國學:《道德經》論人生的良性循環


《老子》的人生的良性循環,最主要的便是對老子形上範疇“道”的感悟與實踐。人生的良性循環就是修德、自強與利他的循環,修德至聖,聖人自強。“德”便是對“道”的正確踐行,依照“道”的標準去踐行人生,可達到聖人的境界。聖人利他,總是無私對待外物,這樣聖人又總是能夠達到“道”的標準,從而更近一步的領悟“道”的本性。人生的循環便是道用的反覆循環,因為“道”是自然而然的,人生的循環也要遵循自然無為,便能夠無不為,進一步接觸天地長久之“道”,仰觀人生之真諦。老子也在《道德經》第七章中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為天地的運行從沒與其他事物爭生存,故能長久存在。天地長久便是“道”的長生,這些都是因為遵循了“道”的特性——利他,不爭,自然無為,這是老子關於人生良性循環最原始的揭示。

國學:《道德經》論人生的良性循環

一.良性循環及其衡量標準

(一)德交歸——人生的良性循環

老子認為,“道”生萬物,“德”養萬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元德。”(五十一章)萬物呈現各種形狀,環境使萬物成長。因此,萬物沒有不尊崇“道”並寶貴“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寶貴,就是因為道德對萬物從不干涉,總是聽任萬物順其自然發展。所以,“道生萬物,德育萬物”,使萬物得到生長,得到培育,得到養成,得到結果,得到保護。生育了萬物而不佔有,推動了萬物發展而不恃功,成就了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最本源的“德”。也就是“元德”,“元德”是生育之德、發展之德、創造之德,宇宙中正因為有“元德”的作用,所以才能有萬物生長的多姿多彩。在德蓄萬物的過程中,“元德”為其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不妄加干涉,總是順其自然。此外,“元德”還是無私之德、大公之德、無名之德、無形之德,在冥冥中默默起作用的德。這些都遵循了“道”的本源性和利他性,這種“元德”,是宇宙最本源的“德”,是由“道”形成的“德”,是天地萬物均應具有之“德”。人乃萬物之靈,也理當應具有“元德”。

所以在老子看來,“德”是指人和萬物稟受了“道”的特性。“道”貫穿於萬物,作用於人生,便叫做“德”。“德”是“道”的顯現和作用。“道”雖然恍惚不明,但其中有物、有象、有精、有信。“道”是真實的存在,“道”通過物(人)表現它的作用,顯示它的功能,凸顯它的特性,所以,通過物去認識“德”,從而便可認識“道”。老子認為,誰掌握了自然無為的“道”,誰就能讓天下之人嚮往來歸。“孔德之容,為道是從。”(二十一章)大德的樣子總是依著道的規律而變化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由此反觀人生,人生的良性循環必然遵循“道”,遵循“德”,自然而然地生存發展。猶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六十章)統治者如果以無為之道君臨天下,鬼就不靈驗。不但鬼不靈驗,神也不會傷人。不但神不傷人,聖人也不傷人。神、人互不相傷,聖人、民眾互不相傷,因而整個社會上上下下全都歸之於德,化之於德。君循道治國不擾民,又使神與聖同合於道而不擾民惑民,則人民自然歸服於德,社會自然大治。社會如此,人亦如此,人生的良性循環便在於遵循道的自然本性,道之法則即人之法則,且人要修養內德,不強求,不妄為,那麼一切便會自然而為,從而能夠無所不為。因為人是遵循道去實踐的,所以人不會互相傷害,天下便會平安康泰,生活在平安康泰的社會中,人之道德便更加接近道之大德,這是“道”與“德”的良性循環,也是使遵循如此“道、德”的萬事萬物呈現出一種良性循環的基礎,這便是“德交歸”的意義。

(二)人生的良性循環衡量標準——符合“道”

“道”範疇是老子哲學中最高的範疇,也是老子人生哲學的建構基礎。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早在人類出現之前,“道”就存在,它是天地的始源,待到有人,才有命名,才給萬物命名,也就有了萬物的各種名稱,而“道”是萬物之母,是不依賴於人和名而客觀存在的,是宇宙的始源。“道”範疇在這裡兼有本體論和生成論的意味。在老子的哲學中,宇宙生存論和宇宙本體論是混而不分的,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曰之為大”(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這是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對“道”做的解說,先天地而生的,又產生了天地萬物。老子的“道”既是“萬物之母”又是“萬物之宗”,是天地萬物的根源,也是天地萬物的存在依據。”

但是老子的“道”又具有本體論的意思,如他所說“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四章),“道”作為萬物之母,產生了萬物之後並沒有消失,而是存在於萬物之中,成為其成長髮展的內在根據。老子又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道”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它卻是客觀存在的。它又是“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二十五)“道”是永恆的、普適的,在天地出現之前,它便已經存在了。“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支配著萬物週而復始的運轉。“道生之,德蓄之。”(五十一章)在大道的約束限制下,天地萬物產生了,然後依靠著各自的規律健康的、安全的、自由的運轉。道創生萬物,為萬物之母,但他自己卻無形無象,不為任何事物所生。具體的事物都是有限的,可變的,需要依賴他物才能存在,而“道”則是獨立的、無對待的,不會因外在的力量有所改變。它雖“無名”,卻是所有“有”的開端和本源,存在於萬物之中。

老子認為,人和宇宙都是由作為本體的“道”派生的,“道”和宇宙萬物是“一”與“多”的關係。“一”產生“多”,“多”迴歸於“一”,“多”中之一的人道是天道中重要的一環。在大道這個總綱下,提出了“萬物循環論”這個具體的規律。老子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二十五章),老子從其對自然社會現象的觀察之中看到了循環性,萬物都有興起、繁盛、死寂後又興起的循環。萬物的這種自然循環便是迴歸到自然之道上。這是老子樸素的辯證思想,生之柔弱,死之剛強,事物的存在是有兩面性的,而且這兩個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變的。由此,老子闡發了他的人生態度,“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二十二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二十八章)。在他看來,人的自然淳樸本性作為人之所以為人,作為至善至美的人生價值觀的內在依據,自身正是本體的“道”、宇宙發展的普遍法則的延伸,天道和人道本來就是內在的統一的,天道內在的要求人道與之相符合。人道復歸於原初的道又是人道運動的必然趨勢,只有實現了人性的復歸,達到天與人,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生的合一,才能進入至善至美的境界。

老子表面上看是現實人生的冷眼旁觀者, 實際上是一位熱愛人生的智者。他十分關注人的命運, 特別講究人生存的方法和策略。他從極其超越的高度審視世態人生, 建構了一套獨特的人生觀。他的人生觀不僅奠定了道家人生哲學的基礎, 而且對中華民族的為人處世和行為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以下人生良性循環的實現途徑便是老子的人生智慧的體現。

國學:《道德經》論人生的良性循環

二.人生循環的實現途徑

(一)以利他性對待外在事物

老子所建造的人生良性循環系統是以利他性為起始的,老子是非常贊同利他思想的,而且老子認為利他的同時也是利己。由此將以利他性對待外在事物作為實現人生良性循環的第一步,便是猶如首先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老子將“道”作為自己形上學的最高範疇,統領著他的一切思想與理論,“道”的特性也使得利他成為老子對待外物形式的必然選擇。老子說“道”生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道”生出了原始的混沌之氣,從原始的混沌之氣中又生出了相互對待的陰氣和陽氣,相互對待的陰氣和陽氣相互激盪產生了陰陽和合的和氣,陰陽和合的和氣生成了萬物。也就是說“道”作為宇宙的本源,它的不斷變化,先是分化出陰陽二氣,從而分化出天與地,繼而產生萬物,產生人類,形成人類社會。萬物在發展過程中,均是背陰向陽,促使陰陽兩方面相互激盪,從而產生新的和諧體。正是因為“道”的這種本源性與包容性,使得萬物的生長與碰撞也具有一種來源於“道”的包容性。

1.“道”之母性

在老子的哲學系統中,“道”是萬物之本源,“道”生養萬物。《老子》一書中說“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 大“道”廣泛得很,無所不至,無所不適,可左右一切。他在天地間廣泛存在,萬物依賴它生存,它不辭勞苦上下左右周旋無所不至,萬物依他而生它從不拒絕,然而大功告成卻也不標榜自己之功,它無名無有。它養育了萬物卻不主宰萬物,永無私慾,可謂微小。而萬物都歸附於它,它又不為物主,可謂偉大。正因為“道”始終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造就了它的偉大。這裡是對“道”的讚頌,讚頌了“道”的平凡與偉大。從物質層面來說,“道”這個哲學範疇,充滿了宇宙,充滿了天地間,充滿了世界,充滿了人類社會,無處不在。是它的發展變化造成了萬事萬物,造成了空間與時間,造成了一切客觀存在,而“道”對其創造的結果卻從不干預,從不佔有,也無私慾,不居功,不爭名,看起來很微小,實則非常偉大。這也就是“道”的母性對於“道”利他性的表現,“道”作為萬物的本源,生成天地與萬物,萬物也依賴“道”而生,“道”生成萬物而又滋養萬物,“道”順應自然的一切對天地萬物進行無為的干涉,“道”的這種循環運動也促成了萬物的生生不息。“道”能主宰萬物而不主宰,萬物依附於它,它卻從不以統治者自居,因為“道”是順應自然的,這一切自然而然,“道”為萬物是由於“道”之自然本性,猶如母性的包容本性,包容萬物自然而然,雖然一切都是利他的,但是卻也是自然而然的,由此看來,以利他性對待萬事萬物在“道”這個終極本源便已經顯現。

2.虛靜不爭

在老子的思想中,不爭是一個很重要品格。不爭處下,是依“道”行事的原則,是一種高尚風格,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姿態,是求真守樸的表現。只有這樣才能復歸於“道”,復歸於“道”才能長存。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十六章)這是說如果能以“致虛極,守靜篤”的客觀態度,注意觀察事物循環往復的變化過程,就會發現,芸芸萬物在發展變化的過程中,都將會回返到起始狀態。返回到起始狀態,就進入變化過程的相對靜止。這種相對靜止,是本性的迴歸。老子認為,與永恆絕對的“道”相比,任何具體的物都是相對的存在,都是有限的,都有生有滅,有始有終,最後走向寂滅。對這種自然規律,老子稱之為“歸根”,“靜”,“覆命”。認識到這種特殊規律,就叫做明白。如果不知道這種規律性,從而輕舉妄動,則必然危險。從這裡可以看出就“歸根覆命”這一點來說,於萬物而言,從榮到枯,最後終歸寂滅;就人而言,從小到大,最後終歸死亡。“歸根覆命”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常態,所以老子要求人們“知常”,不“妄作”。在有生之年,“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常德乃足,復歸於樸”。遵循生命的常德便是“知雄守雌”,知道剛強、躁動、居上、好鬥、搶先對於社會生活的意義,但是寧願處於堅守柔弱、鎮靜、處下、不爭、甘後的境界。不爭處下正是從萬物和人的生命規律所得來,最初最弱小的時候才是生命強大的起始,柔弱卑下是最有生命力的,這也是萬物本性的迴歸,“知常德,復歸於樸,復歸於道”才能永恆,而這需要做到“致虛極,守靜篤”。從老子看來,“致虛極,守靜篤”是一種人生涵養,虛靜的生活蘊含著心靈, 凝藏著心態。唯有這種心靈才能培養出高遠的心態和質樸的氣質,也唯有這種心靈,才能導引出創造的靈感和蘊藏的潛能, 所以他認為:“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人們只有重視自己內在生命的培養,恬退自養,靜定待心,才能轉入清明的境界。猶如靜止的水,外無水波,內裡透明,人心亦應如此,如果內心保持平靜, 便不會被外物所動搖。保持虛靜的涵養, 是老子人生哲學追求的目標。“靜為躁君”, 只有安靜自然才會萌生親善之心;只有遇事冷靜, 才不至手足無措;只有專心致志, 才能寧靜淳樸、嚴謹審慎。欲成就大事,“虛靜”之涵養必不可少。以無求有, 以靜求動,“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利萬物而不爭”, 不必為名利而爭奪不休,用自己有餘的力量去幫助不足的人們儘自己所能去貢獻社會。

由此可見,以利他性來對待外在事物是人生良性循環的第一步,只有做到認識老子“道”的本然特徵,才能夠正確認識外在事物,才能給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對待自己品格建立才能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達到自立自強的目標,人生才得以長存。

(一) 內修以自強

老子的人生哲學是內修的哲學,通過內修達到人的自立自強對人生的良性循環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做到自強,人生的主動權才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過內修,達到人生的理想品格,獲得自立自強的生存之道,便可以提升個人的品質,在自己的社會生活和人生道路中達到善存與長存。

1.不爭之爭

老子的不爭之爭來自於他生活的時代,老子的學說看似清淨無為實則蘊含了人生許多的生存之道。老子的學說中有許多相互轉化,相輔相成的例子,不爭之爭是其中的體現之一,而以不爭達到自己的生存目的便是老子的智慧所在,以不爭達到自強也是來自老子人生哲學中的大智慧。老子說“不尚賢。 使民不爭。” (三章) 這裡雖然說的是聖人的治理之道,而將其放在人生領域中,也可以把“不爭”作為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就個人而言,“不爭”是指不與人爭地位、爭功名、爭利益, 不與人發生正面衝突。老子十分推崇“不爭”的原則,認為“不爭”是一種高尚的德行。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八章) 道德完善的聖人就好像水那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但老子講的“不爭”並不是字面上的與世無爭。他是希望通過“不爭”來取得比爭更好的結果。他反覆強調“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二十二章);“以其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六六章)。說的是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人就沒有人與它爭。實際上老子所要表達的便是通過“不爭”的方式獲得你想要的結果或者達到目的。老子是以“不爭”為爭,“不爭”是爭的一種特殊形式,老子認為“不爭”是獲勝的有效途,“天之道, 不爭而善勝。” (七十三章)“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 (六十八章) 天的規律是這樣的,它不爭但善於取勝;善於做將帥的人不逞勇武,善於作戰的人不輕易動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與人面對面相鬥,善於用人的人甘居人下,這就是“不爭之德”。老子的“不爭”實則是更為高明的“爭”,是“不爭之爭”。老子倡導“不爭之爭”可以理解為避免與人正面交鋒,通過隱蔽、迂迴的道路達到目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達致目的的阻力和障礙。如此我們就需要發展自身,壯大自己的實力,使自己擁有寬容對手,遷就對手的品德,不與他人爭,對手便無法與自己爭。“利而不爭”,通過利人,默默奉獻,以德服人,得到社會的擁戴,贏得崇高的地位。老子言:“天之道, 利而不害。聖人之道, 為而不爭。” (八十一章)這是自然的規律,利物而不害物,聖人的法則,施與而不相爭。“為而不爭”就是“利而不爭”,不與人爭名奪利,默默奉獻。在老子看來, 通過“利而不爭”,能夠“不爭而善勝”。通過“不爭之爭”達到內自省而自強,促進自身的進步與發展。

2.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是老子哲學思想體系中極其重要的內容,源於老子的形上最高範疇“道”,是順應天道自然法則的產物,老子的“無為”不是“不為”,強調的是不妄為,是順應自然規律的“有為”,如《道德經》中“無,名天地之始”(一章),“無有入無間”,“無”表示天地的原始狀態,“無”這種力量不僅創生萬物,而且在任何事物中都起作用。所以老子的“無”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無為”便可以認為是一種無所不做的“為”,一種“無不為”。這是老子“無為”實則“無不為”的人生智慧。

“無為”作為老子倡導的人生原則,有其深厚的宇宙本體論根據。老子的“無為”思想的精髓都源自於“道”。老子認為,“道”生萬物,“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是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生養萬物,這並不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 而是一種無目的、無意志、自然而然的行為,因此他說:“道常無為, 而無不為。”(三十七章)“道”經常順其自然而無為,但卻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為,順其自然而為,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功。老子將道的這一特性落實到人生層面要求人用無為的方式處世,他認為真正高尚的東西並不是有意做出來的,而是“無為而為”,自然呈現出來的。既然天地萬物都是自然化生,有著其自身的客觀規律,並不是人為產生的,因此,老子的“無為”思想強調的是不著人為,順應自然規律,不強加個人意志於自然規律之上的不妄為。老子的“無為”思想是在“無為”形式的外衣下,通過對自身道德修為的提升,實現其積極上進、有為的發展。對於人的人生修養,老子還說“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三十八章)要不以德為德才真正有德。在老子看來,講德的未必有德,不講德的反而有德。“無為”便是有德者的行為方式,用“無為”的方式處世,擺脫功利慾的束縛,保有一種平淡超脫的心態,不斷消減人的功利慾望和追求,達到“無為”即“無所為而為”、順其自然而為的超功利境界,照著“道”的樣子去生活,便可做到“無為而無不為”。所以老子又說:“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 這樣“無為”就產生了“無不為”的結果。“聖人終不為大, 故能成其大。” (三十四章) 聖人不為其大而最終能夠成其大,不為成功而取得成功,有意的目標可以通過無意來達到,以出世的心態入世,便是老子無不為的人生準則,做到“無為”,就可以實現“無不為”。

老子的“無為”思想的精髓是“道”,是順應天道自然的,也是道家對於自然、社會和人生進行反思的結果。我們要善於發現、學會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控制好個人的私慾,不強為、不妄為,自強不息、勇於進取、適時而為,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無為”之事,達到“無不為”的目的。

通過“不爭”與“無為”的內修之道,達到個人的自強自立,從而做到“不爭之爭”,“無為而無不為”。這是實現人生良循環的第二步,只有通過內修使自己強大,增強自我的影響力,才能更好的促進人生向“道”發展,遵循道法之自然本性,同時發揚“道”的利他性,使人生進入“道”的循環,從而實現人生的良性循環。

(三)自強與利他的良性循環

內修以自強,人們便更深一層領悟“道”的特性。完成了自我的修養之“道”,自我便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人生之良性循環便進入到“聖人之道”的修養上來。人們在已經可以對外在事物做出影響的前提下,再次通過把握外在事物達到自我的提升,使自己向老子的理想人格更邁近一步。老子人生循壞的第三個實現途徑便是對“聖人之道”的體悟。體悟“聖人之道”,促成自強與利他的良性循環。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八章)修身養性達到了最高境界以後,人就會像水一樣,對萬事萬物有利卻不與它們競爭。它甘心處在大家都討厭的位置,因而水是最接近“道”的。我們都喜歡追求密度和亮度,都喜歡高的,站得高也就容易顯示自己的光芒。只有水,水具有克己性,它可以以最低的姿態服務大眾,以最低的要求來規範自己。接下來老子列出了七個人得以成功的步驟,從簡單到複雜,從可把握到不可把握。“居,善地”就是把自己擺在合適的位置,人生當中我們要學會自己定位,找準自己的座標,處理好自己的社會角色,把自己擺在合適的位置上。就好像水把自己擺在最低的位置,是因為水是沒有具體的形態的,它只能依靠一定的外在形狀才能積蓄自己,所以它甘處低下,我們人也要學會這個道理,這是第一步。人生要想要無悔,首先得定位好自己,有一個紮實的基本點,然後才能將生命射線發射出去。第二步“心,善淵”是說人的心性要善於沉積、積累,也需要我們心性開闊。心性決定著你的眼界,決定著你未來的平臺。當我們把眼界放長遠了,很多難處和鬱悶的情緒會被稀釋或淡忘掉,我們要堅定我們的心性才能去做“與,善仁”。第三步我們就要帶著有利性和周圍的事物交往,因為我們對人家做出了很多有利性的東西,關鍵性時刻這些有利性的東西就成了成功的助力。第四個是“言,善信”。這要求我們守信用。猶如水一樣,它永遠往低處流,日夜不息的流,這是它的一種信念。人要想受人尊重,對他人守信很關鍵,但最關鍵的是對自己守信,對自己守信是強大意志力的體現。第五是 “政,善治”。我們要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我們人是處在整個人際交往中的一環,在老子的思想當中,“共生”原則很重要,要想在這整個人際網中突出,就必須要做出一些優秀的行為。第六個是“事,善能”。我們要善於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優勢,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那麼一切都會隨之而來。這也是道自然而然的體現,順其自然,就會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第七個是“動,善時”。這是最難把握的外部機遇,它不受控制,我們最好的控制他的方法便是以不動制動,更多時候要保持積蓄的靜態,不要隨意做無謂的動。要懂得積蓄力量,以厚積薄發。

這七個步驟從容易到難,從內到外,一層層的揭示人生真諦。如果前六個步驟都做到位了,那麼第七條自然而然也就容易做到。提升自己的內在修為到可以影響或者把握外部條件,營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就又有利於促進個人的提高,這是一種相互的促進作用,一種良性循環。

國學:《道德經》論人生的良性循環

三.理想人格的養成——《道德經》中人生的良性循環的意義

老子哲學,雖以天道自然為宗,但本意仍在於人生,即欲求得一個理想的人格。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個極為深奧幽深的境界,他也稱之為聖人,老子所追求的聖人品格是“尊天道”、“法自然”、清靜無為。老子心目中的聖人是自然無為的道的最完滿的體現者。所以老子認為,天之道,即人之道,即聖人之道。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人是天道自然的產物,應當服從於道,故道的本性怎樣,人的本性亦該怎樣。可是,普通人為私慾所矇蔽,失去了道的本性,唯有聖人尊天道以明人事。老子以“天之道”和“聖人之道”——對應的用心,就在於為人生確立一個不容懷疑的最高標準,即“無為”。無為就是順其自然,順其自然便是道的最高境界,也是老子對理想的人與社會的最高要求。

於個人的理想人格與人生境界而言,老子做了“嬰兒”和“水”兩個設定。“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老子認為理想的人生境界只能是自然如原始的嬰兒般天真未鑿,“恆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說的也是理想的境界在於嬰兒的狀貌,猶如透明真純的白板。而嬰兒的淳樸天真,柔弱精純,混沌至極,自身圓滿的性質是最接近於道的人生狀態,也就老子倡導的人生的最高境界。“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在老子的人生哲學中,“嬰兒”幾是近於道的聖人,嬰兒的狀態是最原始本真的狀態,不為外物所累,不因外物移其性。而老子的另一個設定“水”則通過對水的不爭柔弱處下虛靜博大等的描寫論述了老子對人生價值哲學的追求。認為最高的善人士人應該象水一樣,具備水的所有善性,與而不取。有容納百川的度量,善利萬物的品格。隱隱不爭,虛懷若谷。學會“水”柔之勝強,柔之勝剛的志氣,在老子看來,柔弱不是懦弱,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大。“弱者道之用”,說明柔弱是對道的踐行和應用,是一種執著堅韌之志,是人意志力的一種體現。“水”還具有虛靜博大之氣,老子虛靜的虛靜不是痴呆愚笨,而是去欲玄覽,是對自己心靈的觀照。這是老子呼籲人們重視自己內心生命的培養,“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之徐生”只有虛靜恬淡才能達到“天人合一”“與道齊一”的清明的境界,而這種境界就是博大。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不僅能擁有質樸,清新,快樂的生活,而且還能不斷突破自我的藩籬,淨化自己的心靈,開拓日新。

於社會集體而言,則通過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而對社會產生影響。老子的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就是達到聖人的境界,聖人之德行會影響他們的處世之道。聖人之德如《道德經》所言:“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聖人總是順應自然而為,總是順道而言,任憑萬物自然生長變化而不干涉,生養了萬物而不佔有,做了好事而不自恃,成就了功績而不自居。聖人可以剋制人自身的貪慾,尊重自然規律,尊重社會規律,與自然和社會建立和諧的關係。人和諧,社會亦和諧。又有“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六十六章)聖人因“善下”而受到人民擁護。聖人善下,所以聖人處在統治位置,而人民不感到是負擔;聖人處在前頭而人民不覺有任何妨害。所以天下人民樂於推崇聖人而不厭棄。聖人的成功在於他不與人爭私利,所以天下人莫能與之相爭。不相爭天下便能安康和諧,社會就會穩定平和,人民也就安居樂業。故此,老子在《道德經》最後一章說道“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八十一章)聖人不謀取私利的積累,既以為百姓謀利益為己任,自己就會愈來愈有;既以給予百姓為宗旨,自己就會

愈來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之道”指自然法則,“聖人之道”指聖人的人生準則。自然界的法則,是利物而不害物;聖人的準則,是幫助別人而不與別人爭利。若人德以利他為準則,處事以無為為用法,那麼便是順從了天道,順從天道,人與社會自然而然會和諧安泰,這是“道”自然本性。

結語:

老子整個的人生良性循環實際上說的就是萬事萬物都要遵循“道”的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順自然而為,便可使人沿著正確的道路前行,天道促進人道,人道效法天道,那麼人生的良性循環就是天道的順理循環,相輔相成,相互影響。《道德經》八十一章,處處閃耀著真、信、善、智,博大精深,它是是修身齊家的哲學,是建功立業的哲學,是執政治國的哲學,是和平外交的哲學,是制止戰爭的哲學,是使人睿智,使人道德高尚的哲學,是一部為人處世的哲學經典,其世界觀,其方法論,可使人的靈魂得到淨化和昇華。

公益國學:遊楠 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