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兩副楹聯傳家久

榮昌喻氏家廟有一副喻茂堅所作楹聯:“衍祖宗一脈真傳,克忠克孝;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此聯在川蜀一帶頗為流傳,幾耳熟能詳,然而實際上家廟中柱還另有一聯,少有人知曉,其曰:“事五尺天而天知,存方寸地而地知,為人父母無愧;領千鍾粟以粟養,讀萬卷書以書養,在我子孫自修。”兩副楹聯蘊含的思想大體相同,那就是正身率下,憎愛不偏;貴名節,重家聲;奉公勤政,報國恤民。

喻茂堅是這麼說的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他一生官居顯赫,歷經宦海沉浮,看盡世間滄桑。雖所處時代正值明朝後期,喻茂堅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秉公執法,清廉自守。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對於這點疑問,我們或許可以從他所述為政之要中略窺一二。他曾說,“為政之要有三:謹民政、肅官規、崇教本。”所謂謹民政即謹理民事,肅官規則需謹守本職,凡事有矩,而崇教本乃言心存信仰,以儒立身。或許正是由於喻茂堅嚴守以上信條,方才使其在為官過程中,不至腐朽墮落。

喻茂堅家訓關注的焦點是惟讀惟耕。那麼,讀書的重要性是什麼?《明一統志·喻茂堅傳》載,喻氏細心留察歷朝歷代的世家大族,發現祖輩遠離權力中心之後,家族往往興衰迥異。究其原因,凡後世有繼者,子孫必為讀書之人,而後世衰敗者,則子嗣均無詩書之能。至此,喻茂堅在自己家訓中把讀書提到了關乎喻氏家族興衰的高度上。他認為,“讀書固所以取科名、繼家聲,然亦使人敬重。”讀書之人,從小處說,可以中科舉,取功名;從大處講,更是可以承家聲,為大業。

刘兴亮:两副楹联传家久

《尚書》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喻茂堅飽讀詩書,但也不迂腐泥古,從大處看,他更是將讀書看作頤養人心,使人心胸開闊的第一要事。多讀書,熟知前代賢達之人生遭際和處事態度,然後再思考己身周遭之事。如此一來,榮華富貴就只是鏡花水月的悲喜劇罷了,自然“道心”大增,不以得失進退為念,從而“謹守自身”,當然可成為一個清廉為民的好官。

在肯定讀書重要性的同時,喻茂堅家訓也很重視農事。他告誡自己子孫不能忘本,正所謂“領千鍾粟以粟養,讀萬卷書以書養,在我子孫自修”。作為一個傳統士大夫,喻茂堅堅定認為,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餬口,以立性命。同時惟身體力行,親蒞壟畝,方能悟稼穡之艱辛,從而不至於因端坐廟堂而導致施政乖錯無方,最終殃及百姓。所以,“耕讀傳家”既學做人,又學謀生,真可謂兩全其美。

“為人要有人品、為官要有官品”,“儉以養德,廉以立身”,“人心如秤,稱量誰輕誰重;民意似鏡,照出孰貪孰廉。”這些膾炙人口的名言警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有人認為知易行難,“世道不古,世家子弟難做”。殊不知,時變俗移,當官難,實際上只是“未深明於人情物理之故者”的一些陋見而已。如欲洞察世事,人情練達,最根本的解決之道仍如喻茂堅一樣,在於修身、治家,從自我修養和家風垂範等方面樹立起自己的“品行”,放下官架子,拉近與民眾距離,真正成為一個人民愛戴的好官。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副研究員 劉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