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爲爹娘拍照,別等到明天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爹孃在的時候,我怕家裡來電話,來電話大都是爹孃生病的消息,平時,爹孃是不讓家裡人給我打電話的,說怕嚇我一跳;我怕接家裡電話,但我又24 小時開著手機,怕萬一家裡有事找不到我;我想出差又不敢出遠差,怕家裡萬一有事趕不回來。”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 著名攝影師、導演——焦波(中間)與他爹孃的合影從1974年起焦波就開始用照相機為爹孃拍照片。1999年,又開始用攝像機為爹孃錄像,整整30年,為爹孃拍攝照片12000餘張,錄像600多個小時,終於實現了“用鏡頭留住俺爹俺娘”的初衷。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1978年我給爹孃拍了第一張合影。這幾乎是爹孃的金婚照。那時的爹孃一臉嚴肅

我們在爹孃的庇護下,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的幼年時代,到懵懵懂懂的青蔥少年。當有一天,年過半百的爹孃目送我們踏上離家的列車,他們的牽掛便一直追隨著我們的足跡,一刻不曾停息。漂泊在外的我們,會為自己的遠遊愧疚,為他們的健康憂心,也為知道他們過著相偎相依的平靜生活,而感到一絲絲溫暖。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 每天窗紙一亮, 爹孃就起來忙活, 太陽下山,是他們收工的鐘點。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 土地是爹孃放不下的根,家裡夥計忙完了,總要還要去照顧地裡頭的事。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 娘經常在地裡一忙就是一整天,翻土、播種,除草,她樣樣都是好手。有時候,讓人忘了她從小纏足這件事。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爹是木匠,從11 歲開始拉大鋸,一直拉了70 多年。師範畢業,我被分配到離家60 裡的一所山區中學教學。為了給我多攢些錢,57歲的俺爹頂著滿頭白髮,去了城郊的夏家莊煤礦木工組打工。當我聽說爹去打工的消息,揪心似的難受。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 爹幹活手指上紮了刺,娘戴上老花鏡給他挑,扎痛了。爹便嚷嚷:“你這哪裡是在挑刺,簡直是挖坑、刨樹根!” 娘還是細聲慢語:“老了,眼花了,看不清了。”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爹說的“旨意”,娘多半言聽計從,儘管有時不情願。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爹病時,娘用瓢盛上水果、糕點放在爹的床頭,讓爹想吃時隨時就吃到。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娘生了爹的氣,病倒了。在打吊瓶的那幾日,爹又燒水,又做飯,格外勤快。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在孃的病床前,爹俯下身說:“我試試你娘發不發燒。”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清明(4月5日)過後,春暖花開的時候,孃的病慢慢好轉。五月初,竟神奇般地站了起來,出院回家了。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咋這麼愛‘聶影’呢?怪不好意思的。”娘說。看,爹孃笑得多可愛。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每到過年,娘總是坐在家門口的石頭上,盼望兒回家。“出門餃子回家面”,這是家鄉接人待客的習俗。

想為爹孃拍照,別等到明天


▲每次娘送我,我都不讓她往大門外走,她總說:“我不出去了。”但當走遠了猛一回頭,娘每次就跟在身後。

1998年12月,焦波在中國美術館為爹孃舉辦“俺爹俺娘”攝影展,他的爹孃親自為影展剪綵,被媒體譽為“感動京城,轟動全國,是近年來唯一讓人落淚的影展”,觀眾留言:“焦波,你做了一件萬千兒女想做而沒做的一件事,你撥動了人們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其實,他只不過是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卻是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 2001年,爹孃結婚70週年這一天,到北京遊覽。爹深情地拉著孃的手,唸了一句細詞:“咱們手把手兒把話拉……”

朋友們,每個人手中都有手機,手機裡或許有許多你的照片、你孩子的照片、你朋友的照片,但你手機裡有多少張爹孃的照片呢?

焦波說:“我真羨慕別人還有爹孃。想為爹孃做事,不要等到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