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學-人體使用說明書

【品名】

人、高級動物;生物、精神和文化的結合體

【來源】

35億年前單細胞生物細菌-6億年前多細胞生物-500萬年前智人-15萬年年前現代智人-現代人

【優勢】

高度發達的大腦,複雜的抽象思維、語言、自我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構造】

框架結構-蛋白質、礦物質

填充隔膜-脂肪

運輸載體-水、脂肪

動力能源-碳水化合物、脂肪

代謝運行-維生素、膳食纖維、益生菌

【生性特點】

好動-運動組織發達;

七情六慾-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六慾:眼、耳、鼻、舌(吃)、身(觸欲、享受)、意(意欲、名利)

疾病很多-疾病種類遠遠高於兄弟族大猩猩

社交需求-關係的建立、期望表達自己、獲得認同

思想複雜-情緒多變、思想複雜、容易產生脾氣、性格古怪

營養學-人體使用說明書

【使用方法】

一、飲食層面:基礎、物質層、沒有物質不可談精神

飲食結構的學習,需要額外懂得是身體的主次之分,什麼叫緊急且重要?什麼叫次要不緊急?關於飲食結構的營養,現代人基本都有共識,認為他很重要,但是極少有人真正懂得什麼叫做緊要順序,懂得應該優先滿足身體的哪些需求,導致很多人花了錢,僅僅獲得極少的心理安慰而已。在飲食層面,需要考慮和衡量的標準,包括了四個詞八個字,分別是:全面-通過飲食的一日三餐以及零食填充,可以滿足身體對於7大類40多 種營養師的需求,分別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水。其中又以必須氨基酸和必須脂肪酸、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為最重要且最必須。均衡-指的是40多種營養的來源不可以出現偏差,猶如一個木桶原理、桶內能夠裝的水的量由最短板決定,再如一個非常昂貴的眼鏡,鏡片和鏡架都很貴,但是缺乏了鏈接彼此的那一顆、價值一分錢的螺絲釘,眼鏡也沒有任何用處,這就是均衡的意義。及時-猶如是跳傘原理、跳傘中沒有打開傘,錯過了那個時間後再打開,就沒有了價值,例如在女性妊娠期因為缺乏蛋白質導致的產後皮膚身材下垂,如果在產後康復最佳階段沒有能全面補充修復,錯過了最佳時間就幾乎不可能恢復如初。足量-什麼叫做足量?寧可過量、絕不缺斤少兩,意思就是,在對待身體的營養上,缺少1g與過量1g,在總量上只有2g的差距,但是在身體上呈現出的結果,會完全不同。

二、運動習慣:決定的是養分利用及廢物排出的效率

這裡所指的運動,並不是狹義的運動,我們可以從自然界的所有動物、以及小孩子的生性區學習和模仿,動物和小孩子都有一種天性,就是動不動就運動,餓了就吃東西,吃飽了就休息,休息完就玩耍,這種玩耍其實就是運動的天性。在運動的層面上,可以遵循於4個方向和思路、去進行嘗試和練習:1、自己是不是真的熱愛?還是一時興起?2、運動的過程是否帶來快樂和滿足?3、不可挑戰身體的極限。(如非專業運動員馬拉松猝死、運動過量導致半月板磨損等)4、動靜結合緩急交替,多種活動運動方式結合。

營養學-人體使用說明書

三、休息睡眠:人體最大的開關

之所以是開關,意味著打開和閉合之間,身體內部進行的分工和職能,完全不同。保證每一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以及創造最優質的睡眠環境(空氣質量、床的舒適度、安靜狀態、燈光顏色等),一旦在一個階段,出現睡眠質量不佳、或者難以入睡的情況,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去做調整和修復。

四、情緒模式:應激缺氧狀態身體內部的變化

舉個例子:習慣性面紅耳赤大聲說話、習慣性遇事緊張激動、習慣性抑鬱難過的人群,他本人看來,只是個簡答的習慣而已,但是在身體內部所發生的反應,卻與情緒平穩、性格溫和的人群截然不用。一旦情緒進展、激動、興奮、恐懼、難過……的瞬間,身體立刻會啟動應激機制,呼吸會急促,大腦和心臟等核心器官缺氧,身體內部代謝模式由有氧代謝轉變成為無氧代謝,一方面身體對於糖原的需求會增加19倍,另一方面代謝產物會額外多出19倍乳酸,身體會更容易缺乏能源、且產生疲勞感。

這種情況下,身體為了更好的自我保護,必然就會啟動體內的代償機制,去彌補因為應激導致的養料調度問題,頭髮發白、皮膚衰老、體內炎症等即為常規代償,當外界刺激導致身體應激成為長期持續,升高血壓與升高血糖成為常態,就為高血壓和糖尿病埋下了最大隱患。

營養學-人體使用說明書

五、認知層級:相信什麼即獲得什麼(意念、想法)

我多次講過下雨和游泳的故事,淋一場雨,全身溼透了,冷的打哆嗦會不會導致感冒?很多人會堅信必然感冒,因為我們的認知層中根深蒂固的認為淋溼衣服沒能及時更換、或者及時洗個熱水澡,很大的可能就是引起身體感冒。但是我們換一種方式,那些冬泳運動員,是不是每次游泳都會感冒一次呢?淋浴溼透了跟游泳,本質上完全相同,但是不同的認知,會決定身體內部不一樣的內分泌反應。當你因為被淋溼而產生恐懼心理,害怕感冒的一瞬間,身體開始產生應激行為,即刻免疫抵抗能力開始降低。在心理學中講吸引力法則,越擔心越害怕的事情往往更容易發生,在身體上的疾病上,完全適用。同樣的一頓大餐一杯高營養果汁,因為認知不同,進入身體後被吸收利用的效率完全不一樣,這個層面,研究的是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健康的影響,本質上,同樣是人體使用說明書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

對待疾病或者健康的認知,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把疾病當敵人、把症狀當對手。最低級認知,身體疾病最多、經常跑醫院、把健康責任交付給醫生的人,習慣於運用藥物醫療手段,針對和對抗身體所有症狀。

第二層-和平接受和接納、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中級認知,知道體質的提升、建設健康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願意把更多時間金錢精力投資到自身健康上,接納已經發生,嘗試改變確定性規律的那一部分,把疾病當朋友,把身體當財富。

第三層-享受生命、付出和接納愛、練習愛的能力。健康認知的最高層級,在DNA和身體材料層的基礎之上,享用金錢、創造美好生活方式、享受生命、內心充滿能量和愛、隨時隨地可以給與他人,真正的擁有大智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