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補鈣?

80後90後兩代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保健食品開始在中國市場流行,營養的概念開始慢慢普及。在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周圍稍微有點意識的父母,都會有給孩子補鈣的觀念。我記得從最早電視廣告中,非常流行的葡萄糖酸鈣口服液,以及直到今天,我都非常熟悉的廣告詞“新蓋中蓋牌高鈣片,含鈣高,一片頂過去五片”的新蓋中蓋鈣片廣告。我想整個這兩代人,在成長的記憶中,都會有對於補鈣的基礎概念和認識:如果要長得高、長得壯、就要給孩子補鈣。

在接下來整個十多年的過程中,中國的父母嘗試過不同的方式,給自己家的孩子補鈣。有的通過熬骨頭湯,有的直接購買骨頭磨製的粉末服用,或者就是購買高鈣牛奶,以及直接購買鈣片作為額外補充。20多年過去了,醫學營養學的發展,越來越前沿,藥品保健品市場越來越規範,很難再見到,被廣告媒體擴大數倍的誇張營銷,並且消費者也越來越趨於理性和明智,市場和消費者,不再那麼容易被精明的商人,牽著鼻子走。迴歸到健康的本質上,無論這20多年,中國人的食物來源變得多麼豐富,飲食結構多麼多樣化,如果從更加專業和理性的層面來詳細分析的話,我們每個人,到了20多年後的今天,還缺不缺鈣?

到底,要不要補鈣?

首先,還是從基礎營養學,人體材料學的角度,礦物質作為7大類人體必需原材料中,單獨的一大類,包括了鈣、鎂、鋅、銅、錳、鐵、鉀、磷等等在內的20多種微量元素,佔據身體整體體重的5%左右,參與了人體每一個細胞組織的結構組成,例如身體的彈性,必不可缺鈣,血管心臟的收縮必不可缺鎂,一個成熟的紅細胞不必可卻鐵的參與,礦物質在人體內,不能自主合成,必須要依靠外界的食物攝入或者是額外的營養補充。在整個礦物質家族中,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其中99%的鈣,都會沉積在人體的骨骼和牙齒中,剩餘的1%,會遊離在人體血液和各個組織器官裡。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成年人應該每一天攝入800mg的鈣,孕婦、哺乳媽媽、以及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一天的推薦量都是1000mg及以上。實際上,這個建議還是比較保守,因為根據下圖的鈣量(骨量)隨著年齡的變化,實際上在35歲以後,身體就開始吃老本,面臨著整體鈣的流失,這個角度解釋的話,每個成年人,尤其是女性,在35歲之後,都應該額外增大鈣的攝入量。


到底,要不要補鈣?

既然35歲以後,身體就會吃老本,去抽取骨骼中的鈣,用於身體的需要,那麼在35歲之前,每個人都應該,去給身體,儲備足夠的鈣。

我們的一般常識,都知道豆製品、乳製品含鈣量比較高,每100g全脂牛奶的含鈣量在100mg左右,如果人均每天需要攝入1000mg的鈣,換算成全脂牛奶,就是1L。這個數字,幾乎每一箇中國人,都難以做到。即使有其他的含鈣食物,加起來的總量,也很難達到身體的需要,中國營養學會的權威調差結果顯示,中國居民膳食中的鈣攝入量平均為400mg左右每天。顯而易見,每一天,我們都存在在,巨大的鈣缺口,由於缺鈣帶來的亞健康、甚至是疾病,就是必然。

小孩子的枕禿(頭上墊枕頭的一圈掉髮)、抽筋、不易入睡、孩子容易哭鬧、不容易進入熟睡狀態、入睡後盜汗、牙齒排列稀疏、牙齒不整齊、不緊密、牙齒呈黑尖形或者鋸齒形等等,僅僅單純一點點鈣的缺乏,至少會帶給孩子,50種以上的亞健康問題。對於成年人而言,四肢無力、抽經、關節疼、腰痠背痛、水腫、失眠多夢、入睡困難、痛經、身體容易青紫(稍微一碰撞即出現青紫斑塊)、骨質增生、骨質疏鬆等等,不勝枚舉,幾乎所有,帶有彈性的身體組織器官,都會因為鈣的缺乏,而出現功能下降等等、各不相同的亞健康症狀。

到底,要不要補鈣?

除了在豆製品及乳製品類食物中富含鈣之外,實際上,綠葉蔬菜的含鈣量也相對較高,一方面可以通過食物來滿足鈣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額外的鈣片補充,來給身體做儲備。關於補鈣,兩個需要額外注意的關鍵,一是維生素D會直接影響鈣的吸收,由於孩子的體內,合成維生素的D的能力非常薄弱,對於孩子的鈣片補充,應該選擇鈣和維生素D的合成製劑。除此之外,鎂也會直接幫助到,鈣的利用,選擇鈣片的標準應該是,鈣鎂的比例是2:1的黃金比例。

如果我們把身體看成是一座我們私有的銀行,人生的上半程,就應該努力去做投資,持續不斷地往身體銀行內部,存入足夠的資產,人生的下半程,才可以輕而易舉、隨時取款收穫人生的成果。礦物質,就是各種各樣的存款中,至關重要的一類,缺什麼東西,前提都是,不要缺鈣,過了35歲,如果還沒有開始補鈣,必然就是,每一天身體都在吃老本,至於老本哪一天吃完,就真的是靠運氣和造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