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砸辦公室?不用懷疑,你有「隔間憤怒」!

在辦公室裡進行腦力勞動的你我為何被稱作“白領”,它從何而來?

每個月都有那麼三十天想砸辦公室?不用懷疑,你這病叫“隔間憤怒”!
現在的辦公室小隔間格局是怎麼形成的?……
小課為你整理了一份辦公室小詞典,帶你瞭解你熟悉又陌生的這個空間背後的冷知識!

No.1 白領

想砸辦公室?不用懷疑,你有“隔間憤怒”!

白領是隨著現代辦公室的出現而出現的。在1850年以前,他們被稱為辦事員,在商貿公司裡,做文書記錄、文件整理、記賬、處理訂單等,什麼都做。他們只是一個很小的職業群體。

當時的媒體經常嘲笑這個群體,稱他們跟體力勞動相比,不是真正的勞動,而且常年在幽暗的小房間裡工作,身體纖弱,膚色蒼白,缺少男子氣概。

辦事員的穿著更是被很多人嘲諷。19世紀中期,辦事員的商務裝,最大的特點是領子雪白,漿得硬邦邦的。但是商務襯衣很貴,一般辦事員買不起,所以,商家就開始賣可以拆卸的假領子,這便宜得多。雖然可以拆解,但依然成為地位的重要標誌。久而久之,“白領”就成了辦公室員工的代稱。

現在,白領泛指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腦力勞動的員工。

No.2 開放式辦公室(隔間)

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美國的辦公室內部設計發生了兩場變革,導致隔間誕生。

先是在德國出現了“開放式辦公室”,然後是1964年,美國設計師羅伯特·普羅帕斯特設計了“行動式辦公室”。“開放式辦公室”取消了牆體隔斷,各個空間變成一個整體。後來,因為隱私和隔音等問題,又加上了屏風和簡易隔牆。“行動式辦公室”是一種空間理念,包括辦公桌、站立式卷蓋寫字檯、小圓桌、隔板等。它是一個模塊,員工可以個性化改造它,任意組合、移動辦公設備。

“行動式辦公室”到第二代時,大受歡迎,競爭對手大量“山寨”它。但它發生了變異:管理者採購一模一樣的辦公設備和傢俱,用隔板隔成了一個個格子間,行動式辦公室變成了隔間,像一個個盒子,塞滿了人。隔間開始成為辦公室標配,得克薩斯州的監獄系統甚至仿照開放式辦公室,設計監獄。

公司管理者並無意為員工提供什麼自主環境,他們不過是想要儘可能小的地方,儘可能便宜地、儘可能地塞進去更多的人。於是,隔間變得越來越小,讓人覺得壓抑、沉悶、吵鬧。老闆們的辦公室卻越來越好。1997年,美國一家公司的統計顯示,93%的人想離開隔間。所以,有一些人開始抵抗隔間,到90年代,在很多人看來,隔間已成為白領受剝削和不快樂的象徵。

No.3 隔間憤怒


想砸辦公室?不用懷疑,你有“隔間憤怒”!

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在很多工作場所發生了槍擊事件。在美國,工作場所和學校發生槍擊事件並不奇怪,人們將其歸因於工作條件,人們稱之為“隔間憤怒” 。在某種程度上,當有人被槍擊時,人們會猜測,兇手身上一定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可能會帶有被解僱的痛苦和不安。

當時,美國上映了一部諷刺電影,名為《上班一條蟲》(Office Space),主角有一段時間從工作中消失然後回來,有人說:“我還以為你會端著槍回來射死我們。”

2008年6月,有人在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上分享了這個視頻,並配著一句話:“一段極致暴力的隔間監控視頻,每一位格子間辦公者的幻想。”視頻中一名身著襯衫、打著領帶的男子坐在辦公桌前,突然變得歇斯底里——向同事拋灑文件,將電腦顯示屏重重砸到辦公桌上,站在桌上用力踢隔板,砸複印機……

這段影像來自監控錄像,因此畫面粗糙、安靜無聲,且視角固定,但我們可以輕鬆認出這裡的場景:這是農耕地一般的地方,只不過充盈其中的不是一塊塊農田,而是一個個辦公格子間,忙碌其中的不是農民,而是辦公者。他們擁擠在格子間裡,眼睛盯著電腦屏幕,一個個窩在一間間由日光燈照明的小小隔間裡。

憤怒在這麼擁擠的辦公室中滋生髮芽是多麼理所當然。

No.4 知識工作者

想砸辦公室?不用懷疑,你有“隔間憤怒”!

1962年,美國奧地利流亡學者彼得·德魯克創造了“知識工作者”這個術語,他認為掌握著最重要資源——知識的員工群體正在愈發壯大,逐漸成為經濟的中心。他們不同於無產階級和管理階層等群體,而是中產階級員工,如技術員、專業工作者等等。

知識工作者指的是過度教育化的辦公室員工,他們的能力遠超於自身崗位所需。他們希望自己變成“知識分子”,可是他們不過只是員工。他們認為自身是有技能、有知識的,這使得他們在職業上可以隨時流動。他們具備力量和敏捷,能夠在不同公司間跳來跳去。不會聽從於人際關係的約束,而在工作本身中尋得滿足感和安慰。他們還希望組織能夠對他們的才能有所反饋:他們追求的是成為精英。

No.5 泰勒主義

泰勒主義指追求極致工作效率的標準化管理模式。直白點說,就是員工在工作的每個環節都有標準時間。就好比,你每天去飲水機前接幾次水,每次多長時間,經理都用秒錶掐著,超時了就會扣錢。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辦公室員工效率低下,散漫成風,在任何工作場所中“磨洋工”的現象都普遍存在。為了優化辦公環境,提高商業活動的效率,必須讓管理成為一門科學。弗雷德裡克·泰勒的應對機制和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大受歡迎。他認為:“只有

強制執行標準化工作方法,強制使用最優化工具,強制塑造最佳工作環境,強制保證工人合作,才能實現高效工作法。這些強制執行工作,也是管理人員的責任。”

最為臭名昭著的是,他為了保證工人最快最有效地工作,僱傭專人用秒錶給每個工人每項操作計時。觀察結束後,泰勒對每項工作進行了分解,然後給分解後的每個模塊設定標準速度,對應這個“模塊標準速度”體系,泰勒還建立了一個激勵體系:工人們的報酬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他完成的模塊數量和模塊種類來算,想多拿錢就要加快速度。

No.6 “追跑”遊戲

想砸辦公室?不用懷疑,你有“隔間憤怒”!

20世紀中期,美國辦公室曾經流行過一個叫“追跑”的遊戲:辦公室有空閒時間的的員工們,會選出一名秘書或者檔案女孩,大家追著她跑,然後抓住她後,脫掉她的內褲。電視劇《廣告狂人》後來再現了這個遊戲,編劇忍不住將遊戲寫進了劇本,但改的不是那麼嚇人。當肯·科斯格羅夫追到秘書艾莉森之後,“只是”想看看她內褲的顏色,並沒有脫掉它。

No.7 IBM家庭

想砸辦公室?不用懷疑,你有“隔間憤怒”!

20世紀中期,美國公司的掌控之手遠遠伸出辦公室之外,進入到他們的家庭之中,將家庭也有了公司的烙印。老托馬斯·J·沃特森這樣的總裁提到“IBM家庭”時,指出IBM僱傭的不僅僅是工程師一人,還有他的妻子和孩子。

這些大公司希望掌控員工的家庭,把白領的工作與生活、社交等等綁定在一起,甚至有些公司招聘高級白領時,還會面試他們的妻子。根據《財富》雜誌1951年的一項調查,一半的公司都對應聘者的妻子進行了篩選,而大約百分之二十因為他們的妻子沒有被選中。

公司員工妻子的整個私人生活都要圍繞公司運行。一方面,要為辛苦工作的丈夫創造一個平靜溫暖的家,另一方面,她們需要永遠保持優雅,參加丈夫公司的各種活動,魅力四射。

本文整理自《隔間:辦公室進化史》,下載精雕細課APP免費收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