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突圍:還我一個乾淨的信貸圈

信貸在當初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出現的時候,確實開啟了小額貸款不抵押的先河,也迅速搶佔了民間高利貸的市場,一時風光無量。

雖然利率普遍較高,整體水平等額本息2.5分左右,但相對於傳統高利貸來說很多人還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當時銀行除了信用卡之外幾乎對外中小企業全面封閉的情況之下。記得郎鹹平曾說過中國中小企業主的融資成本普遍在兩分以上,也為信貸公司後來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雖然信貸公司玩起了等額本息的文字遊戲變相提高了利息,但反過來說每月本息同還確實減少了部分企業主的壓力。

信貸突圍:還我一個乾淨的信貸圈

之前的業務人員也都非常刻苦,基本都是在尋找一手客戶,通宵展業,拉條幅,白天一打就是200有效電話,意向客戶都記了滿滿幾大本,每個人都在努力,那時候的信貸員都是最努力的銷售。

不敢跟中介合作,話說當時好像中介也很少,不敢跟同行串單,因為公司不允許。每天上班,哪怕自己每月可能只是拿著可憐的底薪,也必須西裝革履還必須打著領帶,身邊的同事領導每天都在跟我們打氣,我們也相信堅持就會勝利。

外出考察客戶,我們不敢吃客戶的飯,偶爾拿盒客戶給的煙,也都提心吊膽,記得一次客戶硬塞給100塊錢給我,讓我路上別坐公交車,打車回去吧,結果回公司之後緊張的不得了,左思右想坐立不安,最終還是跟主管坦白,最後也在主管的指導下給客戶衝了100元花費。

信貸突圍:還我一個乾淨的信貸圈

記得之前一個12萬的客戶來公司準備簽約的時候問我,要是我晚還了一天,你們會不會把我家給抄了,當時我都被問懵了,還是我們經理出來幫忙打的圓場,最後經理因為這一句話把客戶額度也從12萬直接調到了20萬。還有一個客戶因為利息問題在公司糾結了一天,跟我聊完覺得我做不了主,直接去找我們經理又聊了倆鐘頭,最後簽了12萬6期。

那時候不止信貸員單純,客戶也都很單純,良性的環境也為信貸行業後來的爆發性增長奠定了基礎。

現如今信貸早已天翻地覆,因為這幾年的爆發式擴張,缺人就造成入職門坎的無限低,什麼三教九流,紋龍畫虎的只要願意來,公司就歡迎,天天干活多累啊,每天去溜達幾個同行,你把你做完的客戶給我,我給你反一半的提成,什麼條幅什麼單頁,找個中介不就都結了麼。覺得來錢太慢就收點客戶的點位,反正客戶最後還不還跟自己也沒啥關係,各個公司都在招聘,大不了再換個公司白。

信貸突圍:還我一個乾淨的信貸圈

一個客戶在信貸圈轉過來轉過去,慢慢也都摸透了信貸的命門,當然其中很多同行中介也都功不可沒,又不抵押擔保的我不還,你最多騷擾下聯繫人,上幾趟門,我只要咬牙堅持一兩個月,以後就安生了。就此整個信貸圈開始腐敗,從信貸員到客戶都慢慢被腐蝕。還是那句話,跟錢打交道就是跟人心中最黑暗的地方打交道。

信貸公司的應對之策

其實就我個人在信貸圈6年多的工作經驗來看,各公司逾期率都程直線上升模式,多數逾期在8%-15%之間,其實按照我個人的測算,80%公司都是在衝量,不斷用新的放款來沖淡逾期,以使自身表面數據漂亮些,以便更好的融資,真是情況下多數信貸公司都在虧損(今年來看),感覺像龐氏騙局的變種。

總有一天,當你融不來錢的時候就是崩盤的時候,或者說當你放款量衝不動的時候,真實的逾期率就會暴露出來,那麼信貸公司究竟應該如何突圍?

信貸突圍:還我一個乾淨的信貸圈

​目前很多信貸公司採取的策略無非是加息和裁員,加息就是用高利潤覆蓋高逾期,裁員就是節約運營成本。然而這不過是一個惡性循環,利息越高,逾期只會越高,暫時的加息確實能夠覆蓋逾期,但長期來看不過是個惡性循環。至於裁員個人覺得也只是暫時降低運營成本的一種手段,試問如果每個月公司能減少一個4萬逾期客戶,應付一個普通員工半年的工資就綽綽有餘了,在人力成本上下功夫也不是上策。

首先要談的必然是風險把控,大多數信貸公司利用的是線上的大數據來審批客戶,那麼真的建議你去轉型走網貸模式,畢竟可以節約很大部分的運營成本,搞什麼線下門店呢還。風險把控必然是未來信貸的核心,而首先就是自己做好內控,即提高門店人員素質,明確高壓線,對違規情況進行嚴懲,把每個越過紅線的業務都送進監獄。

內控做好的基礎之上做好外控,根據個人測算。所有公司中只有ipc系能夠把逾期有效的控制在8%以內甚至更低,至於什麼叫ipc在此就不再敘述,指的是一種考察技術,有興趣的可以去百度下。

另外網貸畢竟可以節約很大部分的運營成本,真正可以做到最少的人去服務最多的客戶,隨著信用社會的推進,也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

信貸面臨困境,急需突圍,能否突圍成功,全看各位信貸掌舵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