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五年生存率20%vs 80% 中日篩查有何不同?

胃癌的致死率在癌症中位列三甲,全球五年生存率僅10%。雖然中國胃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有20%,但較之日本胃癌80%的五年生存率可是有不小的差距。這個差距中的關鍵因素在於對胃癌的早期診斷。

那日本是如何進行胃癌的篩查呢?對比指南,中國和日本的篩查有何區別呢?

篩查人群有何區別?

胃癌五年生存率20%vs 80% 中日篩查有何不同?

在最新版《日本胃癌篩查指南》中,推薦篩查的起始年齡為50歲,並未規定終止年齡。依據過去日本和韓國的相關研究,將篩查間隔設為2-3年。據報告,日本人口有1.27億,而每年總共約完成1500萬例胃鏡檢查。也就是說每年大約有11%的人去做了胃鏡檢查(包括但不侷限於50歲以上人群)。平均每五年就相當於有50%的人至少做了一次胃鏡檢查。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日本將胃鏡檢查納入到40歲以上國民的體檢項目中。

我國由於人口基數過大,現有的醫療條件並不能支持胃鏡普查;如果全部普查完畢,大概要過六十年。所以現在國家提倡高危人群提前篩查。根據《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年齡≥40歲且符合以下5條中任一條者建議作為胃癌高危人群建議作為篩查對象:(1)胃癌高發地區人群;(2)幽門螺桿菌感染者;(3)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4)胃癌患者一級親屬;(5)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但實際上,我們自己包括身邊的親朋好友,有幾個是在五年內做過一次胃鏡的呢?即使是一些高危人群,有沒有按照指南的推薦去進行篩查呢?

篩查方法有何區別?

胃癌五年生存率20%vs 80% 中日篩查有何不同?

其實具體的篩查方法大同小異,中日胃癌篩查指南種主要包括了下列篩查方法:上消化道造影、內鏡篩查、血清學檢查(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PG)檢測、幽門螺桿菌(Hp)抗體檢測以及PG檢測聯合Hp抗體檢測)。但是推薦等級和程序上卻大有不同。

《日本胃癌篩查指南》中提出了五種方案,並帶有不同的推薦意見:

注:推薦等級B:由於降低死亡率效果高於缺點,建議用於普查和個體化檢查。證據等級1+/2+

推薦等級I:尚無充足證據來判斷降低死亡率的效果,無法進行效益與缺點之間的比較,因此不推薦用於群體。根據具體情況和充分解釋的情況下可在個人層面考慮。證據等級1-/2-/3/4

實際上,根據2018年在JJCO上發表的日本胃癌篩查綜述來看,目前日本基本捨棄了上消化道造影,而直接使用內鏡作為主要篩查手段。

而在我國,初步篩查主要依靠血清學檢查,項目包括PG檢測、Hp檢測、血清胃泌素17檢測以及結合年齡、性別因素進行危險評分。根據評分再進一步檢查。而內鏡因為依賴設備和內鏡醫師資源且費用相對較高、具有一定痛苦性,尚未採用內鏡進行大規模胃癌篩查。一般在危險評分為胃癌高/中危人群時才進一步進行內鏡檢查。

與2014版共識相比,新版刪除了上消化道造影的檢查方法,否定了上消化道鋇餐的價值,不再推薦於胃癌篩查。

不難看出,內鏡檢查已成為主流。在胃癌的檢查上,我國已用內鏡檢查代替了鋇餐作為高危人群的進一步檢查。而日本更是將內鏡檢查直接作為首選的篩選檢查。胃鏡檢查是胃癌診斷的「金標準」,但因其屬侵入性檢查、費用較高、需投入大量人力資源、人群接受度較低,目前仍難以用於我國胃癌的大規模普查。

對比日本胃癌早期篩查,中國早期胃癌診斷率相對較低,最主要的原因可以歸納成兩點:

胃癌五年生存率20%vs 80% 中日篩查有何不同?

(1)人群對於胃鏡檢查的重要性的認識尚有不足,甚至可以說人群對於自身身體健康重要性的意識較弱,對胃鏡的接受度較低。即便每年進行一些常規體檢,鮮有將胃鏡檢查納入其中。

(2)我國人口數量龐大,醫療資源分佈較為不均,內鏡檢查費用較高,若進行大規模普查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人力、財力,目前尚不可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