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個月銀行代銷保險收4.5%手續費

隨著今年以來銀保銷售持續轉型,各銀行對銷售保險產品收取的手續費變化情況也備受保險公司關注,尤其是一大批依賴銀保渠道的險企,支付給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直接關係其業績。

《證券日報》記者近期採訪多家銀行及保險業人士發現,今年前8個月,銀行代銷保險產品手續費(對不同期限的躉交、期交產品綜合計算得出)在4.5%左右徘徊,不同銀行由於代銷產品的交費期限及產品結構不同,會出現上下浮動。

但總體來看,代銷躉交保險產品的手續費要遠低於期交產品。《證券日報》記者從某銀行人士處獲得數據顯示,該行前8個月代銷保險的手續費平均收益水平為4.7%,但期交產品綜合手續費是躉交產品綜合手續費的2倍有餘。

1年-3年躉交手續費最低

從今年銀行代銷保險的手續費收入來看,總體上依然呈現交費期限越長、手續費越高特點,例如,上述銀行人士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代銷的1年-3年期躉交保險手續費根據不同交費期限在2.2%-3.25%之間;4年期躉交產品的手續費為3.8%;5年期及以上躉交產品手續費為4%-5.5%。

值得關注的是,期交保險手續費最高。上述銀行前8個月的期交綜合手續費根據不同交費期限在5.5%-20%之間。

為什麼期交產品,尤其是長期期交產品手續費與躉交產品相差懸殊?這與產品性質有關,比如一款3年期躉交產品,在第一個保單年度,保險公司通過銀行收取保費後,資金在保險公司最多留存3年,然後通過滿期給付、賠付或退保返還給投保人,大量的短期險不利於保險資金長線投資,也會對保險公司現金流帶來波動。

但長期期交產品則不同,比如一款保障終生、交費期為30年的重疾險不僅可為保險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續期保費,還能使保險公司對保費進行長線投資帶來較高的利差益。

東北證券研報認為:“銀保渠道主銷的躉交業務佔比過大會積聚給付風險,由於缺乏持續的現金流入,導致內含價值偏低,業務結構失衡。加之理財型業務更為激進,手續費高企,對公司業務幾乎沒有貢獻。”

正是由於產品內含價值不同,近年來各險企紛紛削減銀保躉交,加大期交產品。例如,剛剛卸任的國壽股份總裁林岱仁在8月23日召開的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就表示,“長痛不如短痛,今年上半年,公司大幅壓縮躉交保費512億元。”

雖然暫無前8個月銀保渠道發展數據,但今年上半年國壽股份、人保壽險、太平人壽、新華保險、平安人壽5家大型壽險公司的銀保保費增速分別為-40%、-12%、-40%、6%、-45%。除新華保險出現微增之外,其他4家險企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除大型險企之外,其他一些中小險企也在削減對銀保渠道的依賴,並通過發展網銷、個險等渠道,以期加大期交保費收入佔比。

個別銀行依然側重理財險

無論從保險或銀行角度來看,期交產品的價值均高於躉交產品,但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轉型並不容易。目前行業銀保期交保費增速依舊緩慢,尤其是長期期交產品增速緩慢。

《證券日報》記者近期獲得一份某銀行分公司前8個月總結文件顯示:“根據今年1月份-8月份全省保險業務發展情況來看,分行的保險業務仍然側重於中短期、理財型保險產品。這反映了保險業務的轉型發展仍然較為滯後,存在適應監管要求、順應市場形勢轉變的應變能力不強的問題。”

而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在銀行渠道推動長期期交產品也並不容易。例如,根據國壽股份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其雖然大幅壓縮銀保渠道躉交保費500多億元,但其新單期交費收入大部分都來自5年期及以下產品,5年期-9年期、10年期及以上期交產品佔比並不高。

無論銀行、還是險企,推動銀保期交保費,尤其是長期期交產品均不容易,這一方面保險產品固有性質有關,也與銀保產品與銀行渠道其他理財產品存在競爭不無關係。

一家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重疾險、傳統壽險、年金險等長期期交產品設計本來就比較複雜,銷售一款長期期交產品難度要遠高於中短期保險;另一方面,在銀行網點不少客戶喜歡把保險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進行對比,如果是與短期險對比,則有可比性,長期險則由於產品性質不同,根本沒法對比,理財型屬性稍弱的保險產品自然很難銷售。

向保障型和複雜型轉型

正是由於銀保中長期期交產品銷售較難推動,今年三季度以來,不少險企與銀行強化合作,通過各種方式,加強長期期交產品的銷售力度。

例如,上述某銀行分行下發給各分支機構的文件要求,在產品銷售側重點上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躉交向期交業務轉移,要逐步加大期交保險業務發展力度;二是躉交產品中要以5年期以上產品為銷售重點,逐步降低3年期及以下產品銷售比重;三是期交產品中要以長期期交為銷售重點,要從儲蓄型、理財型向保障型、複雜型期交產品轉變。

該分行還提到,接下來將對各分支銀行的保險業務通報督導將突出結構調整的概念,高效產品佔比(期交和中長期躉繳佔比),各分支銀行應迅速轉變發展觀念,及時調整發展方向,發揮自身特色,利用各類產品,實現精準化營銷來留住客戶。

《證券日報》記者同時獲悉,下一步,該分行將中短期保險產品作為戰略資源、優質資源來使用。目前熱銷的保險產品中,5年期躉交保險產品將作為保險規模的發展重點;對於3年期躉交保險產品,一方面要將其作為優質資源來開發空白鄉鎮地區;另一方面要將其作為承接到期客戶防流失和激活睡眠客戶的手段。

從險企角度來看,有壽險公司業務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8年是公司銀保渠道深化轉型、彎道超車的一年。整體來看,躉交是銀保的階段性需求,是公司、機構及隊伍發展的機會;期交是銀保系列發展的根本,也是銀保渠道業務存在的價值所在。今年銀保業務在公司經營需要的時刻迅速調整,以“躉交上規模、期交不放鬆”的指導思想,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的任務。(蘇向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