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時候鬧蝗災無數人餓死,爲何百姓寧願啃樹皮也不吃蝗蟲?

官馨思


並不是不吃,而是由於種種顧慮吃的不那麼多那麼普遍而已!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首先蝗蟲是活物,而且在饑饉之年的蝗蟲,基本上都是結伴而行,成群結隊,遮天蔽日,並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美好――美味佳餚送上門來了。

蝗蟲過處,寸草不生,並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活生生的現實,確切地說不是寸草不生,而是所有的植被都會被吃光吃淨,包括農民辛苦所得的莊稼,饑饉之年由此而來。

蝗蟲來的快,去的也快,根本不跟人反應的時間,因此,捕食雖然理論上可行,但操作起來難度卻不小,現在還有個天氣預報預報天氣,準不準吧多少是個參考。


古代可沒有“蝗災預報”,只要當鋪天蓋地的蝗蟲飛到跟前才知道蝗災發生了,這都是直觀感受,留給人們處置的時間極短,再一個蝗蟲是隨著植被移動的,就是那裡植被青青往哪去。

大量蝗蟲出現時,一個地方的綠色植物根本頂不了多長時間,蝗蟲也就飛得無影無蹤了。

加之蝗蟲是天災,開始人們怕蝗蟲有毒,不敢食用,還是唐太宗的時候,冒著生命危險,為天下蒼生計,做了第一個吃蝗蟲的人,但即使唐太宗沒死,這些“老天爺派下來懲罰黎民百姓”的害人蟲,還是有很多人不敢吃。

蝗災本已是老天爺降的災禍,如今還要把“老天爺的使者”抓來吃,這不是造孽嘛!老天爺懲罰你兩下,還敢還手了不是。

因此蝗災屬天災但人心卻是人禍,天災人禍,豈有老百姓不遭殃的道理。


歷史三日談


蝗蟲肯定是要吃的,但並不能解決問題啊。

很簡單,那是因為,樹皮比蝗蟲更容易獲得啊。不用消耗太多的能量就能獲得食物,然而遺憾的是,樹皮也沒有什麼能量啊。

捕捉蝗蟲其實是需要工具和技術,以及花費體力的,因為這些東西並不會坐以待斃啊,就算蝗蟲多的時候,蝗蟲也是會蹦的啊。我還記得有一年出野外,在一個山坳裡碰上大發生的蝗蟲。三個人用捕蟲網(實驗用具)折騰了兩個小時,抓了一大可樂桶。這麼低的生產效率根本就填不飽肚子啊。

雖然蝗蟲看起來不小,但是真正的可食用部分並不多,大部分就是外骨骼撐起來的架子。裡面的蛋白質並不很多,脂肪就更沒有了。所以吃蝗蟲被認為是現代人的健康食品,但是對古代的災民來說,根本就不足以填飽肚子。

蝗蟲還會大規模遷徙,比如東亞飛蝗,這片地啃光了,很快就到下一片地去了,但是人沒辦法這樣跟著遷徙啊。

不是說不吃蝗蟲,而是把所有可以得到的都吃了之後,還是隻能吃樹皮了。


植物人史軍


不是說不吃蝗蟲,而是在災荒時期,甚少吃!(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魚叔論古今”

大家都知道,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老百姓們基本都是“靠天吃飯”。如果這一年的風雨都是適合農作物的生長,之後肯定是會個好收成的。當然若是恰好碰上那些不可抗力,如:洪災、旱災,那麼百姓們也就只能自認倒黴了,最後的結果便是沒有糧食,無數人餓死。

同時古代就算是朝廷撥發了許多救災的物資,可是在經過了多道大臣的手後,也是縮減的十不存一了。所以最後分發到了百姓手中的那些糧食明顯是不足以滿足大家的生存所需的。所以最後甚至可能會出現受災的百姓們去吃樹皮,啃草根的場景。當然古代不只有洪災和旱災,還有一種災害,也是大家談之色變,那便是——蝗災。當蝗災來臨,蝗蟲過境,灰濛濛的一篇天空,不一會兒那些綠油油的樹葉和蔬菜還有地裡的糧食,很快就被蝗蟲給啃食殆盡了。如此的話,百姓們甚至連樹葉和草根都是沒得吃了。

不知這個時候,是否有讀者和魚叔一樣產生了相同的問題,便是:為何古代鬧蝗災,會有無數人餓死,難道古人不知道蝗蟲可以吃嗎?

答案是,蝗蟲是可以吃的,並且在我國,關於蝗蟲的食用還有一段非常悠久的歷史了。自從唐代開始,就有一些地區以蝗蟲作為食物充飢。現如今人們在一些農家的特色小吃中也是可以碰到關於蝗蟲的菜譜,如:螞蚱燒湯、螞蚱麵包、螞蚱烤羊肉串、螞蚱雪糕等美食。這些食物在當今也是被稱為綠色無公害食品了。但是為何古人明顯知道蝗蟲可以吃,卻寧願吃觀音土(吃多了可能會導致脹肚死亡),也不吃蝗蟲呢?

首先一點需要申明,蝗蟲災害是持續的,同時通常會造成蝗災的蝗蟲都是一些飛蝗,可以不斷搬家,所以具有遷徙性。大家想必也能知道答案了,蝗蟲飛得這麼快,同時也不好儲存,人們怎麼能夠抓住這害蟲啊?更不用提之後要將它們抓到來吃了。

其次當時有一段時間,人們還懷疑蝗蟲是有毒的。唐太宗在位期間,就發生過了蝗災,而百姓們就算能夠捕捉到蝗蟲,卻是不敢下嘴,因為大家都是怕這蝗蟲有毒。太宗皇帝親自考察了受災地區,看到百姓遭受如此天災,心如刀割。生氣之下,不顧旁邊大臣的勸阻,便是將幾隻蝗蟲生吃了下去,結果當然是李世民還好好的活著。之後雖然百姓們還是很難利用蝗蟲充飢,可是關於“太宗皇帝親嘗蝗蟲”的故事傳開了,百姓們更加愛戴唐皇了。而唐太宗之後也是親自督促了一批又一批的救災物資撥給災民們。

當然對於古人很少吃蝗蟲,還是有一個說法的。那便是“吃了災蟲,會得罪上天”,災民們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去阻止蝗蟲吃食莊稼糧食的,若是要談到將蝗蟲捕捉來作為食物,就更難以想象了。

以上便是魚叔對於古人即使面臨災難,也是很少有人吃蝗蟲的緣由了。不知大家對此,有何看法?請關注魚叔,並在留言區留言,魚叔希望能遇到更多一起探討歷史知識的同道之人。


魚叔論古今


怎麼沒有吃呢?

早在唐太宗時,皇帝就舉著蝗蟲吃掉,說寧願讓你吃我的肺腑,也不能讓你吃我子民的糧食。但大面積吃蝗蟲在過去很難做到。

原因是,一、老百姓認為蝗蟲是上天降下的懲罰。在儒家天人感應學說中,蝗災是上天對皇帝的不滿,主殺太子相(笑死了,中國自秦代開始發生了1000多次蝗災,皇帝都要殺太子的話,都來不及生這麼多了)

二、蝗蟲是遷移式的,掃蕩一處之後迅速飛走,百姓難以捕捉。

三、蝗蟲必須油炸才好吃,生吃或清水煮都是難以下嚥,只能曬乾磨粉做藥。而藥物又用不了這麼多。


四川達州


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沒有見過蝗災,不知道什麼是蝗災.我爺爺是農民親歷過蝗災,我在非洲援建的時候也聽它們講過蝗災.我們看見有炸螞蚱🦗小吃,以為抓螞蚱🦗吃也不錯!實際上,蝗災中的螞蚱🦗不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遇見的螞蚱!蝗災時候的蝗蟲處於一種癲狂的狀態!全身會變色可以迅速吃掉多倍於自己身體的糧食,葉杆全都不剩!連續狂吃不休息!日夜兼程!小規模的蝗災可以治理,蝗蟲一旦聚集成了規模根本沒辦法治理,遮天蔽日,連太陽光線都會被遮蔽住,往往一兩個小時一整片田就什麼都不剩了!連麥稈都沒了!連牛馬的草料都剩不下!它們一旦吃完,就會迅速飛走了十分二十分就會飛走!再尋不到!在非洲蝗蟲一天能行進400公里!根本等不到你抓來烤串就都飛走了!




惜摗勾捏哭躲開吧本教


有吃蝗蟲的例子 。


宋朝的:

時兩浙旱蝗,餓死者十五六。……是歲奏計,上問曰:“如聞滁、和民食蝗以濟,有之乎?”秉對:“有之。民飢甚,死者相枕籍。”
——《宋史全文》

元朝的:

秋,大都、廣平、順德及濰州之北海、莒州之蒙陰、汴梁之陳留、歸德之永城皆蝗。順德九縣民食蝗,廣平人相食。
——《元史》

唐代的這個記載還提供了吃法,蒸曬,去掉足和翅膀,吃剩下的部分。

興元元年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蒸曝,去颺足翅而食之。
——《舊唐書》

人餓急了的時候,當然會把一切能吃的東西填進肚裡。蝗蟲畢竟也是一種優質的蛋白質,把頭去掉就可以吃了,嘎嘣脆,雞肉味,對吧?

(……好像串片場了。)

在《農政全書》中,總結消滅蝗蟲的方法,除了及早撲殺預防之外,還有兩種輔助性的措施:

此外復有二法。
一曰以粟易蝗:晉天福七年,命百姓捕蝗一斗,以粟一斗償之,此類是也;
一曰食蝗:唐貞元元年,夏蝗,民蒸蝗曝颺,去翅足而食之。

蝗災在古代是很難對付的災害。為了充分動員民眾捕殺蝗蟲,於是想出了物質激勵的主意——抓蝗蟲有飯吃。要麼拿蝗蟲來換飯,要麼直接拿蝗蟲當飯。

可見,吃蝗蟲的情況確實是存在的。而且在個別地區,就是不鬧災荒的時候,也有吃蝗蟲的習俗,覺得這東西吃起來跟蝦差不多。

臣嘗治田天津,適遇此災。田間小民不論蝗蝻,悉將煑食,城市之內,用相餽遺。亦有熟而幹之,粥於市者,則數文錢可易一斗。噉食之餘,家戶囷積,以為冬儲質,味與幹蝦無異。其朝晡不充,恆食此者。

(捕蝗圖)

但為什麼我們見到最多的都是各類啃樹皮的記載,很少聽說有人吃蝗蟲呢?

我推測可能有以下原因:

1.捕捉不便。蝗蟲是活物,而且具有飛行能力。而鬧災荒的地區,大多數人肯定在餓肚子,未必有足夠的體力。

2.心理因素。畢竟大多數人的意識裡沒有“吃蟲子”這個選項。

順便說一句,吃蝗蟲在效率上算是相對低的。因為蝗蟲是捕食者,而作為食物,營養級越高,能量攝入的效率越低。

這是因為生物從外界攝入能量是存在轉換消耗的。打個比方。人類生存所需要的能量是100,他對於食物中能量的利用率是0.5(數據都是編的),那麼他要吃下含能量200的植物。

如果他是以蝗蟲為食的話,就要吃下總計含能量200的蝗蟲。但蝗蟲消化食物也有一個效率,假設蝗蟲的能量利用率也是0.5,那麼假如蝗蟲體內能量總計200,這些蝗蟲就要吃下總計含能量400的植物。

——你看,效率只有直接吃植物的一半。

總而言之一句話,吃蝗蟲的情況不是沒有。只是相對而言不多。


北門猿


自古以來,最讓老百姓頭疼的莫過於蝗災,但凡遇到蝗災,幾乎就會出現大量餓死人的現象,畢竟莊稼都讓蝗蟲吃了,百姓只能啃樹皮。這個問題或許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百姓寧願啃樹皮,甚至是人相食也吃蝗蟲呢。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老百姓就算再迷信再敬天,在要吃樹皮人肉的時候絕對不可能放過蝗蟲的 ,那為什麼不吃呢 第一蝗蟲剛開始的時候家裡還有餘糧,老百姓整天在田園裡趕蝗蟲,只想保護自己的莊稼,沒時間想著吃蝗蟲的事情,等蝗蟲走後家裡糧食也吃完了,外面的植物也被蝗蟲吃完了只能啃樹皮 第二點蝗蟲是遷徙生物不可能在一個地方不動,它們最多在一個地區呆個一二天,吃光所以植物然後走人,老百姓想抓蝗蟲吃也抓不了多少,古代老百姓見識少,大部分去過最遠的地方是縣城,他們也不敢跟著蝗蟲跑然後吃蝗蟲,還有古代人口不允許流動,大批老百姓也被限制在一個範圍呢出不去,所以蝗蟲跑了也沒法跟著蝗蟲跑,最多也就吃二三天蝗蟲到最後一點吃的也沒有,只好啃樹皮吃人肉了



口袋先生6


我上的生物課裡,蝗蟲是叫東亞大飛蝗,這東西好吃,我吃過,做這東西吃的地方,管這東西叫“跳菜”收好莊稼的田裡,總有人拿個竹製的大圈,套上塑料薄膜做的大袋子,打點眼,在田裡跑來跑去,然後袋子裡面就能倒出好多跳菜,用開水燙死,煮一開,撈出來晾曬乾了,就是跳菜,油炸最香,烤吃也不錯,以前缺油時候幹炒也挺香的,好吃著呢。



但是古代蝗災時候為什麼不吃著個呢?肯定吃,不會不吃的,咱們國家只要能進嘴的東西,自古就沒落好的,古代不知道,我小時後在鄉下,小夥伴們抓點知了螞蚱烤著吃那是常事。說古代蝗災後,不吃蝗蟲,我是不信的,但我認為沒什麼用,我們常見的那種蛇皮袋,裝米得四五十斤,賣跳菜的也拿那種袋子裝著跳菜賣,一袋子才十幾斤,就是說這東西吃著玩,當菜吃都可以,當糧食吃。


恐怕蝗災時能抓到的蝗蟲,不夠填補糧食損失,本來古代田裡那點糧食收成,地主家都得半年幹半年稀,蝗災糧食都泡湯了,抓的蝗蟲最多能填補小半,所以最後還得吃樹皮,甚至易子而食。農民是最實際的,要是吃蝗蟲能頂上糧食,能比糧食稍多一點,就該種糧養蝗蟲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我國古書上就有“旱極而蝗”的記載。鬧蝗蟲主要原因是,蝗蟲是一種喜歡溫暖乾燥的昆蟲,乾旱的環境有利於蝗蟲的繁殖、生長髮育和存活。

蝗蟲的成蟲將卵產在土壤裡,土壤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成蟲產卵。

造成蝗災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在乾旱年份,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降低,變得堅實,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增加,每平方米產卵可達4 000~5 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為蝗蟲提供了更適合產卵場地。 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卵迅速孵化成幼蟲,成活率提高。

另一方面,蝗蟲以植物葉片為食,生長的較快。 多雨和陰溼對蝗蟲的繁衍不利。蝗蟲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會延遲蝗蟲生長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陰溼使蝗蟲溺死,雨雪多的年份直接凍死殺滅蝗蟲卵。另外,多雨的年份蛙類增多,蛙類喜食蝗蟲,也造成蝗蟲減少。

蝗災和嚴重旱災是相伴而生。常常大旱之年鬧蝗蟲。原來生產力低下,人們基本靠天吃飯,南方用水車澆地,北方用竹子編的篼潑水澆地,糧食產量很低。山區、丘陵地方的旱地基本顆粒不收了。

蝗災一般發生在植物生長季節,蝗蟲飛過之時,遮天蔽日,一次飛過,莊稼就只剩光桿了,糧食基本沒了收成。

說人不吃蝗蟲是假的,飛蝗持續幾天就飛走了,其他日子沒得吃了,只能吃樹皮了。


莫天聾


古代蝗災時,人們不吃蝗蟲主要有三個原因。一,人們普遍人為上天降下蝗災,是君王失德,警示臣民!因此皇帝需要檢討自己。二,大部分人人為有蝗神,是神靈降下的懲罰,所以也不敢吃。三,蝗災剛發生時,大家還有點吃的,吃完了剩餘的糧食,蝗災開始,人們得追的上蝗蟲才能吃啊。普通百姓吃不飽行動不便,只能吃樹皮等充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