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牯塘鎮打造蠶桑品牌

石牯塘鎮打造蠶桑品牌

石牯塘素來有種桑養蠶的傳統,計劃打造規模2萬畝以上的蠶桑種養基地。

石牯塘鎮打造蠶桑品牌

三齡前的蠶蟲需要分開養殖,以減少染病的風險。

種桑養蠶是英德市石牯塘鎮傳統的農業產業。近年來,該鎮以發展多元化種養、規模養蠶大戶為抓手,推廣集約化、標準化等栽桑養蠶新技術,促進蠶桑產業富民增收、高質量發展,並計劃借高速發展的契機,打造屬於當地的蠶桑文化品牌。

在石牯塘鎮三聯村委上馬陂組,有30餘間大大小小的平房,房裡鋪著厚厚一層桑葉,不時可見白色蟲子在蠕動。這些房子住的不是人,而且三齡至三齡前的蠶寶寶。該處平房是英德市光明蠶桑專業合作社的幼蠶養殖基地,由於養的是幼蠶,合作社的人也笑稱基地為“託蠶所”。

創新思路開辦“託蠶所”降低蠶農養殖風險

合作社負責人李世明介紹,一頭蠶從孵化至吐絲結繭,一般經四次眠和蛻皮,第一次蛻皮為第一齡;第二次蛻皮為第二齡,以此類推,到第四次蛻皮後便可結繭。“三齡以前的蠶蟲非常脆弱,抗病菌的能力很低,養殖的場所必須做好消毒和通風,不然很容易死亡。這也是我們要專門來做‘託蠶所’的原因。”李世明說,合作社將幼蠶養至三齡後,統一發放給養殖戶,這樣既減少了染病的風險,又節省了養殖時間。

李世明是三聯村委上馬陂組的村民,該村有著30多年種桑養蠶的歷史,是石牯塘鎮桑蠶大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桑養蠶,全村種有桑樹600多畝。走在村裡,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鬱鬱蔥蔥的桑葉,成為村裡的一道亮麗風景。

“石牯塘的蠶桑產業曾經遭遇低潮,近兩年才重新有了起色。”李世明說,2010年以來,每斤蠶繭只能賣10多塊錢,而且價格波動很大,勞動力成本又不斷上升,養蠶的利潤不斷下降。與此同時,由於養蠶的規模化、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低,蠶農規模效益上不去,“我們村有不少養蠶人都改種其他作物,年輕的就外出打工,只有老一輩的人還在堅持”。

與省農科院加強合作計劃打造2萬畝蠶桑種養基地

近三年,隨著蠶繭的價格上漲,加之桑葉菜的流行,提高了種桑養蠶的附加值,不少村民紛紛回村重操舊業。李世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自己種了約10畝桑樹,每年畝產繭400斤左右,按照目前行情22元一斤計算,畝產值達8000多元,此外還有桑芽菜、桑葉茶所帶來的收入,畝產值近10000元。“種桑養蠶是辛苦一些,但效益非常可觀。”李世明說。

據石牯塘鎮黨委副書記鄧志文介紹,目前石牯塘蠶桑產業有蠶繭生產、託蠶所、繅絲廠,桑葉菜、桑葉茶、蠶蛹等,蠶繭生產在蠶桑產業佔比最大,2017年全鎮蠶桑種植面積約11500畝。單養蠶一項,一畝桑田的年產值在7000-8000元之間。“雖然目前石牯塘鎮蠶桑產品的數量還是比較豐富,不過在規模種養和品牌打造方面還比較薄弱,也缺乏創業和管理的人才、資本進行深加工和品牌打造。”針對種養的技術不足問題,該鎮也多次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培訓、規模養殖、市場信息等服務性指導活動。

鄧志文表示,下一步石牯塘將利用好土地整合,發展桑葉規模化種植,同時與廣東省農科院加強合作聯繫,提高蠶桑種養的技術,並計劃打造一個規模達2萬畝以上的種養基地,以打造石牯塘蠶桑品牌。“目前我們也在探索打造英德的蠶桑品牌,如去年我們就舉辦了冬菇美食文化節,收到了不錯效果。未來我們也會參考這個模式,進一步深入挖掘屬於本地的蠶桑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鄧志文說。

圖/文:南方日報記者 陳詠懷

通訊員 成次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