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恢復深夜出行服務,安全措施逐步落位

經過一週時間的安全大整治,從9月15號夜裡11點開始,滴滴恢復了深夜出行服務,同時開始試行深夜運營規則。中國之聲記者第一時間進行了體驗,結果發現平臺宣稱的各項安全措施確實已經初步落位,但在保障乘客安全方面,依然有很多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

“一鍵報警”名不副實?

乘客打開滴滴出行的手機客戶端就會發現,頁面有一個名為“安全中心”的標誌。點擊進入之後,會看到“一鍵報警”的紅色按鈕,繼續點擊後就會顯示車輛、司機信息以及乘客的當前所在位置。如果乘客點擊下方的紅色按鈕“呼叫110”,滴滴會把包括車輛、司機和乘客位置信息的求助短信發送給緊急聯繫人,乘客本人也會收到包括這些信息的短信,方便乘客與警方溝通。同時,乘客的手機會自動跳轉到110的撥號頁面。

滴滴恢復深夜出行服務,安全措施逐步落位

實際上,在遇到危險時,除了撥打110報警電話以外,目前全國多地都可以通過“12110”短信報警,部分地方近兩年也在探索微信、手機客戶端等互聯網途徑報警。

至於滴滴為何沒有將“一鍵報警”功能和警方的短信、微信等報警平臺連通,滴滴方面並沒有向記者作出正面回應,但在關於安全整治初步情況的說明中,滴滴出行給出的解釋是,因客觀條件限制,暫時無法將信息自動同步給警方,正積極與各地公安部門探討解決方案。

由於地區發展水平存在差異等原因,各地公安部門的報警平臺建設水平也不盡相同。可以想象,將滴滴的報警功能接入各地的報警平臺也並非易事,需要各地公安部門的密切配合。而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一鍵報警”功能的定位和描述,不應讓用戶產生誤解,滴滴有必要在產品端進行調整和優化。

除了“一鍵報警”功能以外,滴滴本月推出的全程錄音功能和司機安全培訓計劃等措施也引發了公眾的關注和討論。從9月13日開始,滴滴方面在全平臺開啟了安全培訓計劃,司機端強化安全提示,並且每日出車前進行安全知識考核,司機通過後方可接單。但在中國之聲記者的調查中,有司機反映,這種網上考核的全程錄音洩露隱私?

滴滴恢復深夜出行服務,安全措施逐步落位

此外,滴滴方面也按照要求加強了對司機的安全審核,包括每天出車前通過人臉識別後才能接單。這項技術能否解決司機的冒名頂替問題?對此,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認為,應肯定它的價值。該負責人表示:這種前沿的人臉識別技術,有一些技術壁壘,或者是技術問題的,需要一些時間發展。但是,人臉識別技術它既然發展到今天,確實在司機的識別問題上起到了很多積極的作用,不能因為這個技術的缺陷問題,就抹殺它的全部的功勞和作用。

希望滴滴的這些整改措施,不只是應對輿情的權宜之計,而是尊重用戶、重視安全的一個新的起點。本月10號,交通運輸部與公安部已經發出通知,宣佈從當天起到12月31日,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打擊非法從事出租汽車經營的專項整治行動。也希望監管部門能夠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切實提升監管力度和能力,讓民眾出行更便利、更安全。

立信科技是一家專業計算機軟件開發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計算機系統開發、手機Android、iOS APP開發、軟件定製開發、網站建設、微信二次開發等。總部位於河南鄭州。堅持原生技術開發,保障產品服務品質,同時快速實現用戶需求,節省開發時間與技術成本。技術人員具備豐富產品研發經驗,對編程技術有著深厚造詣,架構完善,產品運行流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