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 爆雷,小米和雷軍也別想跑

P2P 爆雷,小米和雷軍也別想跑

最近P2P行業的連環暴雷,小米也很難摘乾淨干係。

多位小米用戶爆料,因在小米的相關app 中看到了管家金服、秋田財富等 P2P 理財平臺而購買的理財產品,這些平臺現如今人去樓空,數萬元打了水漂。

以下是不完全統計的一些平臺的情況

P2P 爆雷,小米和雷軍也別想跑

大量用戶的錢被坑走,除了P2P平臺的問題外,作為推薦平臺的小米本身是否有責任呢?

如果是信息流廣告還好,大家可以識別出來廣告,但是,小米用“每日任務”的形式,變相的為這些P2P平臺做背書,大大提升了用戶的信任度。

小米辜負了用戶的信任。小米最主要的責任在於沒有好好審核監管平臺的廣告推薦。

小米到底有沒有盡到審核的義務呢?這個現在還說不好,小米官方也沒有有回應。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則故事:

P2P 爆雷,小米和雷軍也別想跑

花費一些時間和 360 塊錢的會員費,就查到了“國資背景”背後的貓膩。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對於小米來說,審查資質絕非難事,成本也不會太高。

有意思的是,小米 IPO 招股書中曾提到金融業務的佈局:

2015 年小米開始涉足互聯網金融業務,涵蓋供應鏈融資業務、互聯網小額貸款業務、支付業務、理財產品分銷業務、互聯網保險服務等。公司通過應用程序推廣知名金融機構的優質理財產品,加強產品篩選程序,確保僅向消費者推廣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產品。

這顯然和事實不符。

如果按照招股書所說,小米的“篩選程序”是沒篩出來這些虛假 P2P,還是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這些問題只能小米自己來回答了。

這些廣告也反映出了小米對於自己盈利能力的焦慮。

眾所周知,小米從來都沒有把自己定位成一家單純的硬件公司,以前雷軍總是強調小米是“互聯網公司”,現在則更多地以“新物種”自居。硬件、互聯網和新零售是當下驅動小米的“三駕馬車”。

小米為了講好自己“鐵人三項”的故事,明顯有點著急了。硬件低利潤率是小米的一貫作風,也是起家之本,這方面肯定是不能改了,硬件掙不到錢只能從軟件上掙。要知道,這些打造龐氏騙局的虛假 P2P,在廣告投放上是很捨得花錢的,因為他們壓根就是為了卷錢跑路,無需計算企業運營成本。為了利潤,小米選擇了接受這種沒有保障的第三方 P2P 廣告。

可即便是接了這種廣告,小米的互聯網服務依然沒能鐵起來。招股書顯示,小米互聯網服務的收入佔比為 8.6%,相較之下,來自硬件的收入則高達 70% 以上。如此明顯的對比,不著急是不可能的。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是小米一直在喊的口號。在小米最近公開的紀錄片《一團火》中,雷軍也講了一個拒絕把稻草賣成黃金的面試者的故事。

P2P 爆雷,小米和雷軍也別想跑

圖片來源見水印

對於那些血本無歸的米粉,小米並沒有一份官方的回應,哪怕是單純的解釋與道歉。

反倒是公關的效率非常高。雖然最近大家都在關注某件更重大的事,但微博、知乎搜索結果依然被屏蔽,相關文章被刪除,此外,也有多個相關維權群群被封,群相冊群文件裡截圖和錄音丟失。

P2P 爆雷,小米和雷軍也別想跑

小米的粉絲很多是年輕人,他們由於性價比和口碑而選擇了小米,併成為了忠實的米粉。不能否認,小米確實為年輕人提供了不少性價比頗高的產品。

但是,此次“爆雷”事件的出現,則徹底讓粉絲們寒心。P2P 也許就是瞄準了學生群體涉世未深,容易輕信別人的特點而選擇投放,而小米不但沒能盡到審查義務,保護米粉的權益,反而將其納入到“米粉專享福利”的行列中。對於那些失望的米粉來說,屠龍的勇士,最終變成了惡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