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即將成爲發病率最高的肝臟疾病

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將近30%的成人患有脂肪肝。很多人都認為脂肪肝僅僅是“該減肥”的信號,少吃多動就好了。但脂肪肝對人體的影響並不是這麼簡單。

1.只吃青菜不會囤積脂肪?

肝臟是脂肪代謝的重要場所,在脂肪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運輸等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而脂肪肝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脂肪蓄積過多的一種病理狀態。

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即將成為發病率最高的肝臟疾病

脂肪肝(fatty liver)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病理改變,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發病率在不斷升高,且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正常人肝組織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其重量約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內脂肪蓄積太多,超過肝重量的5%或在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時,就可稱為脂肪肝。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症狀,重者病情兇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

當脂肪沉積於皮下時,表現為肥胖;當脂肪堆積在肝臟時,出現的就是脂肪肝。光靠不吃肥肉,只吃青菜就不會患脂肪肝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為了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而選擇禁食,或者完全無碳水化合物飲食以及低蛋白飲食,就像前面提到的只吃青菜。這極易造成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就會導致蛋白質合成減少,而肝臟代謝所需要的各種酶都屬於蛋白質類。酶類減少,肝臟無法正常工作,將間接導致肝臟功能受損,反過來又加重肝臟代謝障礙。因此,當脂肪大量堆積在肝臟內難以轉運時,同樣會誘發脂肪肝。原本減肥是為了更健康,所以減肥的方式需謹慎選擇,欲速則不達。

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是導致脂肪肝的源頭。首當其衝的就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如經常暴飲暴食、愛吃零食和葷食、常吃夜宵等,這些習慣為肥胖和脂肪肝的發生提供了可能。

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也是脂肪肝的主要“幫兇”。臨床情況表明,絕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習慣久坐,且很少參加體育運動。人體主要通過體力活動消耗多餘熱量,沒有被消耗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在體內。在肥胖的形成原因中,“活動過少”比“攝食過多”起的作用更大,後果也更嚴重。

2.脂肪肝有家族遺傳性

酒精的濫用是脂肪肝的另一個主要形成因素。近30年來,中國居民酒類產品的消費量增長迅速,習慣性飲酒群體在不斷擴大,且人均酒精消耗量逐年增加。儘管少量飲酒並不增加脂肪肝的發病率,但過量飲酒一定會導致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最輕的肝臟表現,酒精性肝病還可以表現為肝炎、肝硬化等。目前,酒精導致肝臟損傷的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據推斷,主要涉及酒精在肝臟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可誘發免疫反應,長期酗酒讓肝臟長期處於炎症環境中,使其功能受損,導致脂肪無法代謝,進而誘發脂肪肝。

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即將成為發病率最高的肝臟疾病

過量飲酒的標準對每個人是不一樣的,受到性別、種族、環境等差異影響。一般認為,飲酒超過5年以上、摺合乙醇量男性大於40克/天,飲酒超過5年以上、摺合乙醇量女性大於20克/天,或兩週內大於80克/天,計算大量飲酒。

還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易得脂肪肝,這個跟遺傳易感性相關。這類人群更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以及脂肪肝家族史者,相對容易患上脂肪肝。家族中有上述疾病的成員越多,特別是母親或雙親有上述疾病者,發生脂肪肝的風險越高,發病年齡越小,且發病後疾病進展速度更快。

瘦體形的人也不一定與脂肪肝“絕緣”。外表看著不胖的人,有可能體內脂肪含量很高,全部藏在腹部,這種叫做內臟型肥胖。這類人群的典型表現為看起來體形正常或消瘦,檢驗卻發現甘油三酯、膽固醇顯著升高,可能還合併有其它血糖、血壓等問題。這類人群患有脂肪肝一般也與遺傳代謝因素有直接關係。

3.可能發展為肝硬化

脂肪肝是一種疾病,絕不僅是一種亞健康狀態。它的危害不限於肝臟,常會累及全身。

很多人都是在體檢時才發現得了脂肪肝,因為這種病臨床表現隱匿,沒有特異性。有些患者到了發生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的階段才來就醫診治。當B超檢查提示“肝脂肪浸潤”時,應及時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明確脂肪肝的病因及可能並存的其它疾病。由於影響脂肪肝臨床表現的因素很多,故不能僅憑臨床表現來判斷脂肪肝程度,以及是否併發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

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即將成為發病率最高的肝臟疾病

對於脂肪肝高危人群或疑似脂肪肝患者,醫生需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格檢查、針對性的實驗室檢查和肝臟影像學檢查,甚至肝活檢組織學檢查,綜合判斷有無脂肪肝及原因、有無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以及伴隨疾病等情況,從而制定個體化防治和隨訪方案。

不管什麼疾病到哪個階段,飲食、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防治疾病進展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肝臟疾病也不例外。脂肪肝患者常常合併血壓、血糖等問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起到綜合調理、啟動良性循環的作用。而藥物的作用僅是幫助緩解症狀以及併發症,況且目前並沒有藥物能夠治癒或治療脂肪肝。

4.防止“腰圍增粗”類肥胖

治療脂肪肝記住幾個關鍵詞:減肥、去除誘因、綜合治療、抗炎保肝。

減肥 肥胖不僅可誘發脂肪肝、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還可誘發或促進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無論是健康人還是慢性肝病患者,均應避免脂肪堆積,特別要防止以腰圍增粗為代表的內臟型肥胖。

處理與肥胖相關的轉氨酶升高,比起藥物減重更有效。一般來說,體重每下降1%,血清轉氨酶可降低8.3%;體重下降10%,升高的轉氨酶多能恢復正常。若體重持續增長,轉氨酶往往會居高不下。因此,健康體檢發現血清轉氨酶升高者,若存在超重、內臟型肥胖,以及近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者(大於3公斤),應先進行減肥治療。

重點提醒:儘管肥胖是導致脂肪肝的重要危險因素,但少數患者在快速減肥後,肝組織炎症、壞死及纖維化會加重,甚至發生肝功能衰竭和死亡。因此,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科學控制體重,並且需要監測體重和肝功能情況。

去除誘因 長期酗酒導致的脂肪肝,戒酒絕對有效。肝內脂肪沉積一般在戒酒數週或數月內能完全消退。大多數藥物性脂肪肝在及時停用可疑藥物兩個月至三個月內,可完全恢復正常。長期飢餓及蛋白質、熱量攝入不足引起的脂肪肝,通過飲食補充蛋白質、氨基酸和足夠熱量後,肝臟病變可迅速逆轉。治療肥胖性脂肪肝的關鍵在於有效控制體重和腰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不論病情輕重,一味加強營養和靜養休息,容易誘發脂肪肝。因此,去除病因、控制原發病是治療脂肪肝的根本方法。

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即將成為發病率最高的肝臟疾病

綜合治療 脂肪肝患者常常合併有其它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採用控制飲食、增加運動、糾正不良習慣等非藥物治療3個月至6個月後,血壓、血脂、血糖等代謝指標未能達到理想範圍的脂肪肝患者,需及時使用相關藥物,減少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具體用藥方案需專科醫生根據病情量身定製。

抗炎保肝 對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而言,抗炎保肝的意義在於改善和延緩肝纖維化的進展,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幾率。保肝藥物應結合脂肪肝的病因、病程、合併症以及藥物效能和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合理選擇。通常選用一種抗炎保肝藥物,最多不超過兩種,以免增加肝臟負擔。根據不同病因及病情,用藥療程一般需要一年至兩年。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需定期複查血常規、超敏-C反應蛋白、肝功能、血脂、血糖和血尿酸,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上腹部B超。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根據脂肪變性在肝臟累及的範圍,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時被視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症狀,患者多於體檢時偶然發現。疲乏感是脂肪肝患者最常見的自覺症狀,但與組織學損傷的嚴重程度無相關性。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可有食慾不振、疲倦乏力、噁心、嘔吐、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

當肝內脂肪沉積過多時,可使肝被膜膨脹、肝韌帶牽拉,而引起右上腹劇烈疼痛或壓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多,誤診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術。此外,脂肪肝患者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膚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覺異常等末梢神經炎的改變。少數患者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齦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積液和下肢水腫、電解質紊亂如低鈉、低鉀血癥等,脂肪肝表現多樣,遇有診斷困難時,可做肝活檢確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