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挫折教育的正確姿勢是?

所以,挫折教育的正確姿勢是?

文|喬小麥 來源|喬小麥(qxm20160728)圖|網絡

平時遛娃常聽到一些父母談論現在的孩子不能吃苦:

“生活條件太好了,沒經歷過風雨,都是溫室裡的花朵,一點點挫折就大呼小叫……”

挫折教育是我們自古就信奉的教育,古訓早就說了: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而且也有很多名人都是“虎媽狼爸”式教育出來的“典範”,比如董卿、郎朗、丁俊暉。

然鵝,董卿在談起自己的父親時畫風是這樣的:

所以,挫折教育的正確姿勢是?

“特別特別嚴厲的父親”

“不準照鏡子,不準穿新衣服”

“最痛苦就是吃飯,一上桌就要被父親數落,經常是邊哭邊吃”

“中學以後,每年寒暑假都要勤工儉學……”

“我經常會在陽臺邊寫,活著還有什麼意思,一半是寫給自己,一半是寫給父母看的。”

......

已經四十多歲、功成名就的她,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卻忍不住潸然淚下。

董卿、郎朗、丁俊暉都是被媒體無限放大的“男神女神”,是人群中的鳳毛麟角,他們的出現是小概率事件,在他們背後有千千萬萬個“董卿”倒下了,挫折教育是他們走不出去的陰影,也是不自信的根源。

毋庸諱言,挫折教育是因為我們希望孩子能不懼困難、有堅韌不拔的品格,但通過什麼來培養這種品格卻值得探討。

“生於憂患”中的 “憂患”需要人為創造嗎?

現在的孩子生活中真的沒有挫折?

碰到困難,讓他們獨自面對才能提高抗挫能力?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製造挫折而是一同面對挫折。

父母在孩子碰到困難時,給予他們情感上、認知上、思維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讓孩子去打毫無準備的仗,通過父母的支持、引導,形成抗挫能力,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可現實中是什麼樣呢?

很多父母看不到孩子面臨的挫折,他們會說,這種雞毛蒜皮的事哪能算挫折?

一個兩歲小孩不跟人打招呼,他無法言說自己害羞的情緒,這是不是挫折?

可他媽媽卻跟人說:“這孩子就是膽小內向”,這對他來說是不是雪上加霜?

又,還沒什麼認知的他,也就認為自己的害羞(一時情緒)=膽小內向(永久性格)了。

不是轟轟烈烈的事才是挫折,對小朋友來說,大人眼裡的雞毛蒜皮就有可能是挫折。

我們不用費盡心機地去發現,更不用煞費苦心地創造挫折,因為在孩子的生活裡處處都有這種機會。

同樣的事情,有的父母把它當成培養孩子抗挫能力的機會,有的父母卻折斷了孩子的翅膀。

所以,挫折教育的正確姿勢是?

為什麼說需要父母的全方位支持?

前面幾篇文章都提到過,兒童大腦負責情緒的杏仁核發育比較早,而負責理性思維的前額葉發育較晚。

在困難面前,他們權衡利弊、調節情緒的能力是不能和成人相提並論的。

因此,我們對孩子在挫折面前的決策能力要有現實的期待,對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也要有合理的期待。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對於認知發展成熟的成人是可行的,成人具備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可以越挫越勇。

但小朋友不一樣,他們對自己的能力認識不足,也無法客觀評價目標和困難,更無法自己疏導情緒。

如果經常實現不了目標,又無法開導自己,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很可能造成“習得性無助”。

另外,在孩子遇到挫折時,如果不管不顧,冷眼旁觀,甚至還痛心疾首地指責孩子弱不禁風,這種

冷漠的挫折教育,會讓孩子在情感上孤立無援。

不僅激發不了鬥志,發展不出樂觀的心態,反而對自己沒信心,而且也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即使我們成年人,在有困難時也希望得到理解和幫助,更何況孩子?

不僅僅嬰幼兒需要父母的支持和愛,青少年也需要。

有數據顯示,常得到父母支持、和父母關係良好的青少年,和同伴的社交更好,更有能力調節自己的情緒,心理也更健康。

那麼,怎樣支持孩子呢?

一、情感上:認同、疏導情緒

在遇到困難或者出錯時,誰都難免難過、沮喪,認同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要讓指責給他們又增添一份羞愧。

有的父母會說,“多大點事啊,至於這麼難過嗎?”

“你是男孩子,還哭,羞不羞啊?”……

這不但排解不了情緒,反而讓孩子有“我不應該有這樣的感受”的羞愧感。

情緒是一個人的主觀體驗,沒有誰可以霸道地替別人決定“你不能那樣感受,你應該這樣感受”。

讓孩子明白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有這些感受是正常的

當然,不是每次要像演瓊瑤劇那樣說,“哦!我看到你好難過,我理解你!……”

有時候,摸摸頭、拍拍肩、一個溫暖的擁抱就能表達我們的心意。

二、認知上:讓孩子知道失敗和錯誤是人生的一部分

失敗和錯誤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們都難免犯錯。

有些孩子害怕錯誤,害怕失敗,往往是在5~9歲時受父母的影響。

如果父母害怕失敗,孩子往往也害怕失敗。

有些父母很喜歡糾正孩子的錯誤,一看到孩子做錯了,就不由自主、迫不及待地直接指出來。

這時就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錯誤是不好的事情,我無法容忍錯誤。

孩子從中學到:錯誤是不能接受的,甚至是可怕的、可恥的。

一旦對錯誤和失敗有了這樣的認知,孩子會變得很敏感、好強,甚至完美主義。

不過,小孩都是比較敏感的,好像說都說不得。

比如一個6歲小孩,你指出他有個字寫錯了,他可能立刻就把紙撕了。

你看到他有個數學題做錯了,委婉地提醒他再檢查一下,他可能一聽就跑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很正常,這個時候不如換個說法,

“這個題看上去不容易呀,媽媽來做做看,你看著,如果我不會,你幫幫我好不好?”

這樣讓他看到媽媽如何讀題做題,讓他明白:哦,檢查是這麼回事,也沒什麼可怕的。

三、思維方式上: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排解了情緒,正確認識了失敗,最終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

可以提供給孩子不同的看問題的視角,讓他們變通思維,不鑽牛角尖。

比如,孩子在一次比賽中沒有得到名次,很崩潰,覺得自己很失敗。

父母及時安撫情緒,告訴孩子能進入這個比賽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同時提醒孩子思考自己做了哪些努力和付出,又還有哪些短板,怎樣彌補不足。

給出適當的建議和鼓勵,孩子就不會覺得父母只是在說教。

將孩子的注意力從“沉浸在情緒裡”轉移到“怎麼解決問題”,經過這樣長期的潛移默化,孩子就會學到這種樂觀的思維方式,將來遇到挫折也能獨立面對。

最後,再深入地說說父母們都關心的“學習”這件事,我們對“學習”有更客觀、更理性的認知,會少一些不必要的情緒,多一些“用正確的邏輯做正確的事情”的思維。

現在的孩子不僅要學知識,還要學各種特長,學習領域,技能水平的成長,有兩種不同的類型,即兩種技能增長曲線,一種是對數增長模式

所以,挫折教育的正確姿勢是?

比如體育運動、背唐詩、下棋、學習外語等屬於這種,前期進步快,後期緩慢,很難有突破;

一種是指數增長模式

所以,挫折教育的正確姿勢是?

比如學知識、學鋼琴、小提琴等,前期增長緩慢,甚至看不到進步,到後期才會飛速增長,即俗話說的“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

不論是對數增長還是指數增長,曲線是客觀的,進展飛快或緩慢跟個人沒有太大關係,跟外部環境也沒有太大關係,純粹是這個技能的自身規律所決定的。

選擇了這一技能,就得按照這個技能增長曲線的規律走,

所有情緒都沒意義。

如果遇到對數增長的技能,比如學英語,前期效果顯著,誇孩子聰明瞭不起,

如果遇到指數增長的技能,比如彈鋼琴,進步緩慢,就指責孩子笨,不是學習的料。

這樣會讓孩子也變得情緒化,遇到對數曲線初期的成功就忘乎所以,遇到指數曲線初期的寂寞就顧影自憐。

為什麼小時候總被誇聰明的孩子,長大就不行了呢?

為什麼有那麼多半途而廢呢?

從這兩個曲線和我們“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情緒就不難知道了。

學習任何東西,想要達到出色都不容易,不論是對數曲線後期,還是指數曲線初期,挫折是時刻伴隨的。

所以,用“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來鼓勵孩子吧,有進步就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