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變職業三個故事看海東「三農」新變化

青海新聞網訊 未來鄉村啥模樣?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詳細闡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句話、20個字,勾勒出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今天我們就去看看海東以前那些靠天吃飯的貧困山村,如今是如何變成城裡人爭相前往、村裡人相繼返鄉創業的美麗鄉村的。

不做白領做農民

趙月靈,樂都區一個貧苦的農村姑娘,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回到養育她的家鄉,脫下一身護士服,換上了破舊的衣服,和父輩們一樣做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她為什麼選擇這條路?她的農民之路是否走得平坦?

2010年,是趙月靈放棄城裡生活回到農村的一個轉折點。那一年,她剛走出校門,父親希望她能從農村中走出去,找個醫院,從事與護理專業相關的職業,安安穩穩地上班。大學畢業後,她萌生了回家養獺兔的想法,卻遭到了父親的反對和很多人的笑話。但因為強烈的創業夢,她還是回來了。

“家鄉人很窮,走出去的很少,如果創業成功了,我可以帶著更多的家鄉人致富。” “情懷”使然,趙月靈帶著最初的夢想回到了樂都,但這份情懷讓趙月靈付出了很大代價,也讓她陷入了困境。

2012年5月,趙月靈在家人和親戚的支持下籌備資金及貸款74萬元,註冊成立了高原靈芝養殖專業合作社,從事生豬養殖、仔豬繁育,育肥豬養殖及銷售的工作。

合作社成立後,養豬場選址就遇到了困難。“因為我剛走出校門沒經驗,村民不信任,不肯把地流轉給我。我跑了一個多星期,最後把廠址選在了離公路、村莊比較偏遠的一個半山坡上。當時因為養豬場沒有路,第一步要修路,我跑到縣上去租挖機,結果把裝載機租回來了,一到村口,村民就哈哈大笑,他們說:“你連挖機和裝載機都分不清,還想創業,這不是笑話嗎?”趙月靈回憶說,那時候若不是咬牙堅持,就放棄了。

由於缺乏科學的養殖經驗,她從其他養殖場買了30頭種豬,空懷期3個月,損失了3萬多元的飼料。吃一塹長一智,她買回了大量的母豬養殖方面的書籍、影碟進行學習,同時向周邊養殖專業戶討教經驗,去獸醫站向獸醫請教。通過學習和摸索,她掌握了生豬養殖技術及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然而,母豬產下豬仔後,由於飼養管理不當,70%的仔豬都得黃白痢死了,損失高達12萬元多。

“後來,父親看到我這麼用心就開始幫著我打理,每天和他起早貪黑忙著餵食、出糞、做防疫。在母豬產仔前五天,我就安置一張簡易的床,睡在了豬舍,直到豬仔出生20天左右,才搬出豬舍。”趙月靈說。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正需要一批愛農村、懂農業、會經營的農村創新創業人才和致富“帶頭人”,用好技術用活資源投身農村建設,解決廣大農村“有新房無新村、有新村無新農民”的痛點問題,趙月靈就是典型。這位新型職業農民從抱著“情懷”回來到一路越挫越勇,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和建設家鄉的初衷,感召了其他有為青年返鄉投身農業,還帶動了農民同奔富裕路。

農業變產業莊稼地裡有“金”可掘

下午2點,海東市“黃河彩籃”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曉軍的手機突然傳來“滴滴”的報警聲。他趕緊拿起手機打開智慧農業雲平臺查看,原來,是蔬菜大棚內溫度過高而發出的警報。他馬上通知工人們打開通風口給大棚降溫。

從接到報警到打開通風口全程用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馬曉軍說,這僅僅是智慧農業帶來的其中一小部分紅利,在“黃河彩籃”基地內,這些日光溫室還具有遠程操作功能,無論大棚工作人員身處何地,打開手機就可以實現對土壤、水分等的遠程控制,這樣的高科技節省了更多勞動力,也使當地更多的貧困戶脫了貧。

然而,“黃河彩籃”從開建到目前4年的時間裡,走過了一段並不平坦的路,它濃縮著海東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探索路,在全市脫貧攻堅的“大合唱”中,它擔當了具有差異性的重要角色。如今,這種模式基本成熟,農業正逐步變成產業。

循化縣有著500多年種植蔬菜歷史,是海東的蔬菜瓜果之鄉,所產的線椒也成為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法寶”。

“小農經濟”觀念嚴重年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當地老百姓擔憂:土地種了菜,家裡會缺糧。通過多年的引導,循化縣委縣政府將目光放在了兩椒和核桃等特色種植上。種植大戶和企業逐年示範和引導,老百姓日漸動心,“種菜才是循化農民致富的法寶。”

幾年的發展讓循化縣線椒、核桃、花椒、羊產業和漁業等特色產業均得到快速發展,形成了川水以核桃、蔬菜,淺山以花椒種植、黃河河谷地段冷水魚養殖為主的格局。2017年全縣六大主導產業的產值達到2.84萬元,佔到上年農業總產值的42.4%,已經成為當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來源。

循化成熟的規模化蔬菜種植模式解放了勞力,增加了收益,讓老百姓從中受益,成“產業扶貧”主力軍。

“我們從循化縣查汗都斯鄉和化隆甘都鎮流轉了3800多畝土地,每畝地流轉費為1280元。當地農民返回來又在基地打工,收入可觀。”馬曉軍說。

馬才牙姑是查汗都斯鄉大莊村村民,這幾天,她和村裡的其他婦女一起到“黃河彩籃”摘西紅柿,據她介紹,每摘一斤報酬為0.3元,一天能摘15箱,每箱45斤。“每天能掙200多元,相比於以前自己種地操心少,掙得多。”

記者在循化縣瞭解到,蔬菜種植已經成為富民大產業,循化縣農牧局副局長馬明成告訴記者,僅循化縣查汗都斯鄉大莊村、中莊村流轉的2307畝土地,受益農戶為583戶,土地流轉收益達到295萬元,戶均收入5065元。其中貧困戶佔到農戶總數的50%以上。

“貧困戶在獲得穩定的土地流轉收益基礎上,積極從事當地群眾擅長的以拉麵經濟為主的二、三產業,拓寬了增收空間,實現了‘一塊土地多份收入’”。馬明成表示。

海東市農業發展委員會副主任保秀萍表示,“黃河彩籃”產業園除了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外,還積極進行了“日光溫室自動化控制系統無線版”等基礎設施的專利研發,進一步加快成果轉化,開展聯棟溫室生產,積極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目前完成總投資近4.4億元,其中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方式解決資金1.3億元。

從過去大田作物到如今集果蔬生產、觀光休閒農業經營與科技示範於一體的外向型高效農業,這一切證明,只要找到適合本地區發展的模式,叫響本地品牌,莊稼地裡照樣有“金”可掘。

農村變花園鄉村遊美了村莊富了民

過去是後進村的互助縣塘川鎮什字村,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成為遠近小有名氣的團結村。更多的什字村人走出了村門,擺脫了貧困。如今,什字村圍繞拉麵產業和運輸車隊,不僅摘了貧困村的帽子,還讓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富,村裡環境也越來越好。

什字村屬於川水地區,全村土地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970畝,林地50畝,;全村5個社304戶1307人,是全鎮唯一一個回族村。

“過去,我們這個村是後進村,人多地少,村裡風氣很差,矛盾糾紛多,駐村幹部都不敢來。”村委會主任馬芝鴻說。

2015年村“兩委”換屆,馬玉成和馬芝鴻分別當選為村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他們上任後,開始大力整治村裡環境,動員全村黨員和村民清掃巷道,同時鼓勵貧困戶到外地打工。經過3年的發展,如今的什字村儼然是互助縣的一個後花園,村子強了,村民富了,有產業支撐的什字村民,日子越來越精彩。

馬佔錄是什字村第一個到外地開拉麵館的村民,在他的幫助下,如今全村已有10多戶村民相繼在山東臨沂開了拉麵館。“我現在想回來在家門口搞鄉村旅遊,現在政策這麼好,村子這麼美,對以後的日子很有信心。”馬佔錄說。

近幾年,海東市突出優勢產業特色,因地制宜發展文化旅遊、農副產品加工、物流商貿等產業,推動鄉村振興。富硒小鎮、文化小鎮、電商小鎮、果蔬小鎮等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鮮明、宜居宜業的具有較強人口和產業聚集能力的特色小鎮正在加速發展,如今的農村已然成為人人嚮往的百花園。

2017年,海東市把文體旅遊業發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中,全市鄉村旅遊業快速發展。目前,全市共有鄉村旅遊接待點840家,鄉村旅遊總收入達9.65億元,帶動就業人數1.5萬餘人。鄉村旅遊已成為全市旅遊經濟新亮點,為帶動農民脫貧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經過多年的發展,海東鄉村發生了三大可喜的變化: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了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如今,海東鄉村發生的這些變化,讓我們看到了鄉村振興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