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新酷潮品極速開箱,真機上手一驗便知,解疑釋惑你問我答。

之前我說對努比亞上一臺有印象的產品是紅魔,但這句話其實更偏向大眾角度,說實話我對這樣的遊戲手機是沒有興趣的,遊戲手機終究在內外設計上與普通的手機有所區分,而且我也不認為遊戲手機是個好概念。所以在我的記憶中,努比亞上一個記憶點還是無邊框。

在 nubia Z11 的時代,無邊框設計是努比亞手機最大的賣點,不得不說這在當時是一個很成功的設計,也確實驚豔了一批人,現在全面屏的理念其實也是當年無邊框概念的進一步延續。從無邊框到全面屏,這中間有無數款手機沉沉浮浮,而這不過才短短兩年時間。

所以當 9 月份努比亞推出旗下最新的旗艦機 nubia Z18 時,對我個人來說,這可能是一款闊別已久的手機。

比想象中更好的手感以及過於熟悉的設計元素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Z18 的正面是一塊 6 英寸的全面屏,這塊屏幕被努比亞稱為無邊水滴屏,包括 OPPO 和 vivo 也用水滴屏稱呼自己的新產品,但實際上就是之前的「美人尖」屏幕,頂多是在邊緣切割的形狀上有一些區別。

這塊 6 英寸的屏幕視覺效果不錯,分辨率為 2160×1080,正好是 18:9 比例,而且在 OLED 氾濫的現在,一塊 LCD 的異形全面屏也算是比較難見到了,此外這塊屏幕在豔麗程度上感覺也不輸 OLED。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美人尖」的正中間就是 Z18 的前置攝像頭,像素為 800 萬支持美顏。按照努比亞的慣例,攝像頭周圍還有一圈努比亞特色的紅圈設計。雖然延續設計特色雖然是一個廠商應該做的,不過這都已經 2018 年了努比亞這個堅持還是略微久了點,說的不好聽就是守舊。

在攝像頭上面手機頂部的地方是 Z18 的聽筒,Z18 的聽筒設計的蠻有意思,我個人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聽筒,看起來像是鋸齒形的設計,而且寬度也比常見的聽筒更寬一點。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屏幕的左右邊框雖然不再是視覺無邊框設計,但依然還是超窄邊框,並且採用了 2.5D 弧形玻璃,滑到邊緣時的手感還是不錯的。再往下看,Z18 不出意外還有一個下巴,從視覺上來看可不算窄。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金屬邊框採用了磨砂質感處理,還帶有一定的弧度,有點像 iPhone 的感覺。但是在邊框和屏幕之間有一圈倒角設計,割裂了屏幕和邊框之間的過渡。

其實我很喜歡沒事就用拇指在屏幕和邊框之間滑來滑去,只是很少再有像以前 iPhone 那種無縫順滑的感覺,更多的則是像 Z18 這樣割裂的手感,印象裡三星 S8 已經算是不錯的。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音量鍵和電源鍵在機身右邊,手感很清脆。左邊有一個快捷啟動語音助手按鍵,按住可以直接說話進入識別狀態,按鍵還做了紅色點綴。而在這個按鍵上面則是 SIM 卡插槽, Z18 自然是支持雙卡雙待。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再轉到背後,Z18 採用了 3D 玻璃後背,或者說是四曲面設計吧,算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設計,曲面的一大作用就是手感上會更圓潤,這點 Z18 也算是做到了。

指紋仍然採用了後置的形式。背部指紋識別的速度和識別率都是不用擔心的,甚至比正面的更快。但是努比亞背面這個凹槽有點不夠深,因為識別圈是做了一個倒角,不像別的背部指紋是凸起的,所以手指摸上去有時候找不準位置。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後置採用了 1600 萬 + 2400 萬雙攝方案,依舊是凸起的設計和紅圈的品牌特色處理,此外旁邊還有雙色溫閃光燈。還是建議努比亞可以放棄紅圈這個特色了。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最後談一下整機的手感。在採用了異形全面屏設計後,大多數手機的屏幕尺寸都比想象中大了不少,nubia Z18 雖然是一臺 6 英寸 的手機,但拿在手裡的時候我覺得機身可能只有以前的 5.4 寸不到,反而覺得十分小巧。加上整體的曲面設計,其實 Z18 是一臺手感不錯又較為小巧的手機。只是很多細節太過於堅持舊時代的設計。

界面設計還需要突破,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但是,Z18 默認主題有點「老套」了,還是延續之前的問題,需要更突破自己一點,好在主題商店裡還有不少可以下載的主題,把圖標換一換就會感覺清爽不少。

流暢度方面這次 Z18 表現不錯,本身的旗艦配置加上 Android 8.1 的加持,在使用沒有出現什麼拖慢現象,而且觸控靈敏度也有提高,改進了以前的一些弱項。這讓 Z18 的使用起來很「順滑」。對了,我一直覺得努比亞玻璃的順滑度很好。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操作方面,由於採用了全面屏設計,自然也由小紅圈改成了手勢操作,Z18 的手勢操作有點像 vivo,底部會有三條橫線,中間有斷點來區別三個手勢功能區域。左邊和中間是返回和主頁,右邊是呼出控制中心。多任務界面則是在主頁上滑稍作懸停。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其他功能也不多講了,基本還是和以前差不多,直接進入發佈會上重點講的 AI 拍照環節吧。

在 Z18 的發佈會上,藝術相機是一個被重點介紹的功能,能將照片通過 AI 運算較為自然的「風格化」,所謂的「風格化」就是模擬藝術家獨特的創作手法,比如梵高的「星月夜」,愛德華 · 蒙克的「吶喊」等等。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實際使用中,目前 Z18 提供了一共七種藝術特效,七種比較有意思的包括「梵高」、「哥特」和「郵票」,分別模仿了「星月夜」、「吶喊」和「浮世繪」。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其實這種「風格化」照片的應用我們之前早已經在《Prisma》上見過了,只不過在《Prisma》上你得將照片進行上傳,然後在雲端運算和渲染完成後,再將照片下載回來,一張照片就得耗時十幾分鍾,Z18 則給了一個更為快捷的方式,只不過很少看見有人玩這個應用了。

藝術相機只是 Z18 在 AI 應用上的一個具體分支,被大書特書的實際上是整個 AI 應用,除了語音助手之外,AI 應用在 Z18 拍照上的另一個功能點是 AI 相機。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AI 相機需要在努比亞相機家族的功能分類中啟用,我並沒有找到自動開啟的選項,包括在默認的主界面也沒有找到啟動 AI 相機的快捷方式,相比其他主打 AI 拍照的手機就有點不太方便了。

從實際效果來看,AI 相機在觀感上主要是增加對比度和飽和度提升照片的觀感。確實有效,不過在使用過程中也出現過幾次飽和度加的太過導致偏色和過飽和的現象,導致用力過猛了。在夜景拍照上,自動模式則有點寡淡。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比如在這張照片中,粉色呈現要比肉眼所見寡淡不少,在打開 AI 之後粉色則明顯變得更加鮮亮。

更多樣張: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配置上也沒啥好說的,我手上這臺 Z18 採用了驍龍 845 平臺,6GB RAM+64GB ROM 組合。跑分上倒是挺猛的。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再說一個比較好的設計,長按側邊的 AI 語音鍵直接說話這點基本上做了獨立按鍵的都支持,但是識別完畢後能直接分享的就很少見了。Z18 可以直接分享給微信好友,也可以分享到記事本保存起來,還是相當方便的,不過當我說「後天飛成都」時卻無法給出直接添加日曆行程的選項。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總得來說,nubia Z18 給我感覺良好的部分有前後玻璃邊緣滑動手感以及整機的握持手感。一般的部分有背部指紋和下巴的寬度,不太好的部分則是部分設計細節沒進步,UI 方面急需「現代化」設計。

TA 們說

作為愛範兒全新的輕評測欄目,「驗貨」欄目重在分享我們對產品的初步感受。為求全面,我們特別加入了 TA 們說環節,邀請大眾用戶談談他們對產品的第一印象。

還在用 iPhone 6s 的某設計師:

外觀不多評價了,感覺一般般。所謂的 AI 拍照,感官上只是拉了對比度和飽和度,確實比原片好看,對夜間成像的提升幫助很大。在 AI 對場景的識別度上,恍惚不定,就算機位不變,AI 也會在兩個成像風格之間猶豫不決,也會像手錶定律一樣,讓用戶尷尬。
努比亞 Z18 上手:手感不錯,相機想做大藝術家

你問我答 ifanrQ:

Q:遊戲性能怎麼樣?

A:驍龍 845 平臺再不濟也不會差,主流遊戲不用擔心。

Q:屏幕邊緣有沒有彩虹紋?

A:這次沒有做視覺無邊框的折射,所以沒有彩虹紋啦。

Q:下巴是不是很寬?

A:經過對比,下巴寬度和小米 8 幾乎一樣。

Q:配置怎麼樣?

A:有 6G+64G 和 8G+128G 兩個版本。

Q:續航怎麼樣?支持快充嗎?

A:續航比想象的好,3500 mAh 可以撐兩天,支持 18W 快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