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了解其中內涵嗎?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

這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多少漂泊在外的遊子心聲。

家,是每一個人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那裡是心靈的港灣,人生的驛站;是感情的歸宿,靈魂的延續。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關於“家”的話題。

“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瞭解其中內涵嗎?

我們先來看一組“家”的字源演變過程:

“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瞭解其中內涵嗎?

從“家”的甲骨文字形上看,上面是“宀”(mián),表示與房室有關,最早的房子是用來祭祀祖先或家族開會。下面是“豕”的中國書法,即野豬,野豬是比老虎、熊還難搞的動物,還是非常難得的祭品,所以古代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豬祭祀。好了言歸正傳,我們先說說“家庭”。

可以這麼說,中國古代的“家庭”,認真地講是父權家長制家庭。

我們知道,中國和西方的海洋文明不同。中國文化是傳統的農業文明,農業的主要生產者是農民,農民靠啥生活?沒錯,土地!這樣一來才能居有定所,食有保障。只要組建了一個家庭,在一個地方安定了下來,那子子孫孫都會在那裡居住,不會輕易搬走。不過這樣相對封閉保守,強調傳承,缺乏創新。

“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瞭解其中內涵嗎?

那家族又是什麼?非專業地說“家族就是家庭的組合”,認真地講家族是由若干個具有親近的血緣關係的家庭組成(自進入文明時代以來,我國古代的家族一直是以父系的血緣聯結的)。而若干出自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組成宗族。

“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瞭解其中內涵嗎?

家族和宗族密不可分,有時甚至合二為一。所以,我國古代的家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由父系氏族社會的家長制演變而來的。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宗法制度逐漸形成,它主要實行於統治階級內部,說白了就是維護貴族世襲統治、治理國家和管理臣民的國家機器的一個代名詞。它是封建社會以家族為中心、按血緣遠近區分嫡庶親疏的一種等級制度,萌生於殷商,定型於周朝。一般人們所講的宗法制度,主要指的就是以西周為典型代表的宗法制度。

“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瞭解其中內涵嗎?

我們用一張圖來看看這種“父系組織法則”,大名鼎鼎的《紅樓夢》賈氏家族來也:

“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瞭解其中內涵嗎?

既然說到宗法制度,那小編不得不提及我國古代君主世襲制度——“家天下”。想必許多朋友都不陌生,“家天下”始於最後一位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禹被兒子啟繼位為“夏後”,開始了“父傳子,家天下”的王位繼承製。簡言之,就是一姓家族統治一個朝代,只要這個朝代不滅亡,這個家族就一直統治下去。

“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瞭解其中內涵嗎?

所以,我國古代封建王朝可以說是建立在家族主義基礎上的,就像父家長領導下的一系列家庭成員組成的大家庭 ,這個家庭的各種職能都有宗室成員來負責 ,皇上便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那麼有朋友會問了,為什麼皇帝不另選更加有能力更牛掰的人去統治這個國家,而是偏要傳給自己的兒子,還建立了個嫡長子繼承製呢?

“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瞭解其中內涵嗎?

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非常注重這個血統的純正的。不管這個兒子是否有才,只管兒子是不是嫡子,就給他做皇帝,由此可見,這個“家”的意識在古代統治者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其實不僅是統治者,“家”對任何一箇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中國人自古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說明“家”與“國”的關係。無論是從家庭到家族、還是到國家、甚至到家國天下,我們都該牢記這個窖藏千古卻意蘊不減的字——“家”。

“家庭”、“家族”、“宗族”,你真正瞭解其中內涵嗎?

你對“家”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騷擾小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