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真實存在的 「魔幻」 動物,我們的祖先到底走了多遠?


《山海經·中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四角羚羊,現實中真有,主要分佈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恆河平原以南的地方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四百里曰洵山。其如多金,其陰多玉,有獸焉,其狀如羊而無口,不可殺也,其名曰䍺。像羊而又沒有嘴,高鼻羚羊與其描述最為相似,長鼻子遮住了嘴

《山海經·東山經》: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長著獠牙的豬,那麼非洲疣豬就長著又長有尖的大獠牙

《山海經·大荒南經》:“驩頭 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吃海中的魚,憑藉著翅膀行走,現代普遍認為這個說的是企鵝

《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從外表上看頭部是白色的,有虎一樣的花紋,尾巴有些紅,現代人多認為是非洲的霍加狓,

《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很多學者認為可能是非洲的斑鬣狗

《山海經·南山經》: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長著角的雕,是不是跟南美洲的角雕非常接近呢

《山海經·南山經》:禱過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首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赤魟就是魚身蛇尾

《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描述的是某種靈長類動物,但是白頰長臂猿與其最為接近

《山海經·西山經》:觀水出焉,西流注於流沙。是多文鰩魚,狀如鯉裡,魚身而鳥翼,蒼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遊於東海,以夜飛,會飛的魚,現實中還真有,不過不是飛,而是跳躍或者滑翔

《山海經·南山經》: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現實中,叫起來像是鴛鴦的魚倒是少見,但是長了一張人臉的魚並不是沒有,比如水滴魚

《山海經·東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虎文,其音如欽。其名曰軨軨,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水。圖為極其稀少的肯尼亞林羚,它和《山海經》中的描述是不是很相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