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研究促進「中間羣體」增收 超過3億人將受惠「擴中」政策

国家发改委研究促进“中间群体”增收 超过3亿人将受惠“扩中”政策

9月14日,據國家發改委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組織召開了促進“中間群體”增收專題座談會,研究促進“中間群體”(按收入五等份分組的中低收入戶、中等收入戶和中高收入戶三個群體)增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思路和舉措。

據瞭解,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3億人,大致佔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30%以上。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思路和舉措基本明確,近年來,在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與國際社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還需要繼續發力。

發改委為超3億中等收入群體謀福利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組織召開的促進“中間群體”增收專題座談會上,參會專家一致認為,促進“中間群體”增收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途徑,是應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有效擴大內需、穩定社會預期和信心的迫切需要,目前提出的思路和建議具有較好基礎。

同時,參會專家建議對“中間群體”、“中等收入群體”的定義作進一步明晰,對農民工、中小學教師等重點群體給予更大關注,政策建議方面可區分當前和長遠,突出減輕企業負擔、農民工市民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重點群體收入分配激勵等重點政策舉措。

國家發改委介紹,下一步,就業司將會同相關方面對促進“中間群體”增收的思路和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

2017年9月,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增收綜合配套政策試點以及專項激勵計劃和收入監測試點的通知》,並分別選定3個和17個地區進行試點(下稱“3+17”試點)。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就業司在總結推廣城鄉居民增收試點典型經驗做法時指出,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試點地區積極探索創新激發重點群體活力的政策舉措,努力形成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體制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下一步,就業司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督促和指導,力爭試出成果、試出效益。

據經濟參考報2018年9月14日消息,“3+17”試點滿週年之際,發改委、人社部、財政部、教育部、農業部等多個部門前往多地展開密集調研,更多促居民增收新政正醞釀出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總體部署和重要舉措也將加快落地。

今年1月,國家統計局綜合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據保守測算,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3億人,大致佔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30%以上。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仍需多舉措發力

構建橄欖型社會結構,需要發展起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這是世界上很多國家躋身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政府對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尤為重視。

早在201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首次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2016年5月16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了“六個必須”,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指明瞭方向。

2017年底,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2018年社會藍皮書——《201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中指出,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有效擴大了中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我國中等收入者比重約為24.03%,2016年為34.79%,到2020年將上升到45.01%,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今年9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研究室主任卓賢和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楊修娜聯合撰文稱,當前中國與“橄欖型”目標仍有不小差距,且存在著較大的城鄉差異等結構性問題。

該文章中建議,提高財產性收入在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作用,拓寬居民的財產性增收渠道;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讓農村居民能合理分享土地升值收益;改善營商環境,實施支持創新創業者的稅收政策;抑制資產價格泡沫和高槓杆負債對中等收入者的傷害;減少工薪階層稅負壓力,增加普惠性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支出,支持中等收入者提高人力資本。

蘇海南認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思路和舉措比較清楚,當前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建立工資政策增長機制,擴大居民增收的正常渠道;進一步建立完善社會保障,解除中等收入群體的後顧之憂;推進個稅改革,著眼於減輕中等收入群體的負擔等。

蘇海南進一步指出,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還需要繼續抓好城鎮化建設,城鎮規模越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來源就越多;推進產業結構,讓白領崗位的人員更多;加強教育培訓,中國體改中等收入的著力點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這幾年我們國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工作做得較好,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確實在增加,中等收入平均水平亦在提高,但是,和國際上通行的中等收入群體比重還有差距,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還有很大空間。”蘇海南說。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