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讓僅有43戶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學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山連山,嶺接嶺,山山不斷,嶺嶺相連,這裡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徐龍鄉莫丁村。莫丁村距得榮縣城約120多公里,位於海拔2600米的山坳裡。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從村民澤仁擁忠家中望出去,群山環抱。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澤仁擁忠有兩個外孫,一個6歲、一個4歲,都在莫丁村教學點上學,其中4歲的斯朗尼瑪在莫丁村教學點上學前班。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離澤仁擁忠家幾百米外的村東頭就是莫丁村教學點。和城鎮小學相比,這裡顯得有點“寒酸”。沒有校門、校牌,二層藏式校舍是十多年前村民投工投勞修建的,一小片水泥操場上擺放的一個籃球架、一張乒乓球桌是僅有的大型體育器材。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這學期有9名孩子在這裡讀書。年齡從4歲到8歲不等,被分為學前班、一年級兩個班,所有課程由44歲的扎西曲批和80後老師土登降錯一起教學。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扎西曲批在給學前班的5名孩子上音樂課。

莫丁教學點是得榮縣僅存的一個村小教學點。2012年前,該縣共有12所村小。之後,在調整學校佈局、重點辦好鄉鎮寄宿制中心校的思路下,“一師一校”及“複式教學”的村小被撤併。

建於1960年的莫丁教學點,一直是村裡孩子開啟人生啟蒙、接受教育的場所。莫丁村有43戶267人,均是藏族。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聽不懂、不會說普通話,但他們的兒孫就是在村小,學會了說拼音、寫漢字,繼而走出深山到外求學。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莫丁村村支書洛絨達瓦介紹莫丁教學點的情況。

規模很“小”的莫丁教學點並不“弱”。其教學質量在村民中有口皆碑,學生成績在鄉里屢屢領先,在各級藝術比賽中多次拿獎。村民們將這些成績歸因於——老師的付出。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今年秋季,在縣城讀幼兒園的丁真羅布被接回村子上一年級。回到熟悉的環境,他和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玩得特別開心。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丁真羅布的母親洛絨志瑪說,“阿批老師教得好,我妹妹畢業於西南民族大學,是村裡走出的第一位大學生,也是阿批老師教的。孩子交給他,我們放心。”

村民們口中的“阿批”老師——扎西曲批,是土生土長的莫丁村人。高中畢業後,他在莫丁教學點教了24年書,5年前通過甘孜州代課教師公招考試,轉為公辦教師。在莫丁村,“阿批”老師可謂桃李滿村莊,從80到00後,都是他的學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就讀四川省天全職業高級中學的昂嗡洛絨說,自己從小在村小讀書,在這裡學會了打籃球、乒乓球、下象棋,覺得自己的童年很美好。

昂嗡洛絨說,阿批老師的語文課講的特別棒,聽他講課文像看一幕幕電影是種享受,讓他喜歡上了語文這門課。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畢業於四川民族學院的洛絨米蘭小時也在莫丁村教學點讀書。他說,村小學生少,老師能因材施教、進行針對性輔導。放學後,孩子們喜歡留在學校寫作業、玩耍,阿批老師就陪著,一一進行補習、講解。

教書有“幾把刷子”的扎西曲批卻並非師範科班出身,是“誤打誤撞”走上三尺講臺的。教了三年書後,他愛上了這個職業:“教書特別實在,就像是種莊稼,你付出多少汗水心血,都能在學生的進步中得到體現。那時我終於明白這輩子喜歡幹什麼了。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扎西曲批慢慢摸索出一套“土方法”:學生不願寫作業,就從最簡單的佈置起,循序漸進,培養寫作業習慣。學生厭學,就採取鼓勵法,找到身上長處,慢慢引導、激發對學習的興趣。語文實施“口語化”教學,從字詞入手,多讀生詞、多背詩詞,提高漢語表達能力。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扎西曲批介紹語文教學方法。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學校缺少文體器材,為豐富學生課餘生活,他上山砍櫟樹做成二胡,帶孩子們唱歌、跳鍋莊、旋子舞。他還自學下象棋、打乒乓球、寫毛筆字,然後教給孩子們。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扎西曲批當代課教師的19年裡薪資微薄,最初每月工資只有150元。為了補貼家用,他暑假上山收松茸,自己醃製加工後,再背到縣城去賣。扎西曲批的家,是建於30多年前的土坯房。雖然日子過的清苦,他卻捨不得丟下孩子們:“如果我走了,這些孩子怎麼辦”。

扎西曲批說,他在莫丁村小教了24年,曾經幾任中心校校長想把他調到條件更好的中心校去教書,他都拒絕了。他捨不得丟下村裡的孩子們。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斯郎扎西的家和莫丁教學點一路之隔。每天割完草、餵飽豬後,這位72歲的老人最愜意的事是坐在自家院壩裡喝著酥油茶,望著孩子們在學校裡嬉戲打鬧。47年前,他從雅江縣中學畢業後被分配到莫丁村教學點,執教8年。

那是莫丁教學點最熱鬧的時期,隔壁魚波村的孩子也被送來讀書,最多時有50多名學生。魚波村在山谷另一側。每週六一早,斯郎扎西裝上乾糧走40、50公里山路,護送學生們回家,星期天再把他們帶回學校。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斯郎扎西介紹自己教書時,接送孩子的情景。

莫丁村處於高山深谷中,交通閉塞,村民2017年人均純收入4100餘元,主要靠務農和外出務工。兩年前,山腳下建起的跨金沙江石橋,讓這個小村莊與外界的聯繫方便多了。但在這之前,村民出山或溜索過江,或從半山腰的羊腸小道穿行,翻過一座座大山。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 ■■■■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從老一輩鄉村教師手中接過“教書棒”的扎西曲批,每年新學期開學前,要牽著騾子走4個多小時山路到徐龍鄉中心小學取回教材教具。山高路險、坡多彎陡,最窄處僅容一人側身而過,遇到雨天,常有滾石落下。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扎西曲批卻對此習以為常,“山裡人,走慣了。看到孩子們拿到新書充滿求知的眼睛,再苦再累也值。”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徐龍鄉中心小學校長居勉介紹說,徐龍鄉中心小學負責管理兩個教學點,其中一個就是莫丁村教學點。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今年暑假,居勉到村裡動員,希望把師生一併轉入硬件設施更好的中心校。沒想到,家長們一致要求保留村小,留下兩位老師。居勉說,除了家長捨不得讓孩子從小離家住校外,兩位老師的教學能力,給了家長留在村裡上學的信心。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徐龍鄉中心小學的老師帶領學生們在操場唱歌、活動。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徐龍鄉中心小學校長居勉說,扎西曲批工作20多年來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從未打罵過學生,教出的學生成績普遍很優異,是教師們的榜樣。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如今在莫丁教學點當了8年老師的土登降錯,也是扎西曲批的學生。雖然右腿裝了假肢、行動不是很利索,他卻樂於跑前跑後地照顧孩子們,和他們打成一片,一起打乒乓球、下棋。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下午放學後,土登降錯送孩子們回家。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在一位位鄉村教師的接力下,近20年來,這個僅有43戶人家、偏僻落後的小山村走出26名大學生,老師們用知識把一代代年輕人送出了大山。傍晚,村裡升起裊裊炊煙,在斜陽夕照的操場上,孩子們打籃球、下象棋的歡笑聲響徹山谷。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學生們分別用漢語和藏語祝天下所有老師們節日快樂。

一心一意教書,兩袖清風育人,韋編三絕治學,四書五經通閱,六塵不染授業,七步成詩才氣,八方桃李遍地。祝天下所有默默奉獻的教師們節日快樂!

他们,让仅有43户人的藏村走出26名大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