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武之父!中國核武幕後最神祕的男人!三次錯失諾貝爾獎!

他中國核武器發展幕後最神秘的男人之一,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一位研究成果被外國人剽竊抄襲,三次遺憾錯失諾貝爾獎的科學泰斗,中國當之無愧的“核武器之父”“原子彈之父”,

他的名字連蘇聯專家聽了都聞風喪膽!但國人卻很少有人提及。他,就是王淦昌。

中國核武之父!中國核武幕後最神秘的男人!三次錯失諾貝爾獎!

今天,我們必須解讀這位科學巨匠,

1907年5月18日,王淦昌出生於江蘇常熟縣楓塘灣。先讀私塾,1916年轉入太倉縣沙溪小學,13歲到上海,就讀浦東中學。1924年高中畢業,進入外語專修班。隨後進入一所技術學校,學習汽車駕駛和維修技術。

1925年8月,考入清華大學。1929年6月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留校任助教,在吳有訓教授指導下完成論文《清華園周圍氡氣的強度及每天的變化》,這是中國第一篇有關大氣放射性的實驗研究論文。

中國核武之父!中國核武幕後最神秘的男人!三次錯失諾貝爾獎!

1930年王淦昌考取江蘇省官費留學,到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讀研究生,師從著名的女核物理學家L 邁特納(Meitner)。

1931年,王淦昌在德國就讀研究生期間,提出可能發現中子的試驗設想,1932年英國科學家查德威克按此思路進行試驗發現了中子並獲得諾貝爾獎。

1932年,王淦昌在邁特納指導下,發表了《關於RaE連續β射線譜的上限》的論文;同年12月完成了關於內轉換電子研究的博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曾去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等國做學術訪問,訪問了卡文迪許(Cavendish)實驗室等歐洲著名科學中心,會見了盧瑟福、查德威克、埃利斯等物理大師。

中國核武之父!中國核武幕後最神秘的男人!三次錯失諾貝爾獎!

1934年4月,王淦昌回國。先後在山東大學、浙江大學物理系任教授。 王淦昌在這一時期,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青年物理學家,其中包括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

1941年,王淦昌在《關於探測中微子的一個建議》的論文中提出,通過輕原子核俘獲K殼層電子釋放中微子時產生的反衝中微子的創造性實驗方法。1942年1月,美國《物理評論》(PhysicalReview)發表了這篇短文,此項成果榮獲第二屆範旭東先生紀念獎。

1947年9月,王淦昌作為訪問學者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研究工作,他與S B 瓊斯(Jones)合作研究有關宇宙線中介子衰變的問題。

中國核武之父!中國核武幕後最神秘的男人!三次錯失諾貝爾獎!

1950年,調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2年,王淦昌與吳恆興、林傳騮赴朝鮮戰場,完成了探測美軍是否使用原子武器、投擲放射性物質的任務。同年,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9月,王淦昌作為中國的代表,到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員,從事基本粒子研究,並被選為副所長。在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間,他領導的物理小組首次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首次觀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帶奇異夸克的反粒子。

1959年,王淦昌在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中,從4萬對底片中找到了一個產生反西格馬負超子的事例,發現超子的反粒子,引起國際學術界轟動。

中國核武之父!中國核武幕後最神秘的男人!三次錯失諾貝爾獎!

1960年12月王淦昌從蘇聯回國,1961年4月,受命秘密地參加到原子彈的研製工作中,負責物理實驗方面的工作。指導設計實驗元件和指揮安裝,於1962年,基本上掌握原子彈內爆的手段和實驗技術。

1964年12月,王淦昌獨立提出激光驅動核聚變的建議,中國激光核聚變研究開始起步。

1978年,王淦昌調回北京,任核工業部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在其直接領導下,先後開展強流電子束慣性約束核聚變和氟化氪(KrF)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的基礎性研究工作,為後來的慣性約束聚變獲取核能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982年,王淦昌因發現反西格馬負超子和研製、試驗核武器方面的工作,榮獲兩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中國核武之父!中國核武幕後最神秘的男人!三次錯失諾貝爾獎!

1984年,王淦昌在聯邦德國駐華使館接受柏林自由大學授予的榮譽證書,以紀念他在柏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50週年。這是專為獲博士學位50年後仍在科研第一線工作的科學家設立的。人們稱這樣的科學家為"金博士"。

1992年,在王淦昌、于敏等人的推動下,激光慣性約束聚變作為一個獨立主題列入了國家"863"計劃,獲得了國家長期穩定的支持。

1998年6月,王淦昌被授予中國科學院首批"資深院士"稱號。

1998年12月10日21時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中國有太多這樣貢獻極大,但又默默無聞的科學家,他們才是我們這個國家最值得尊敬的人,他們才是我們民族的脊樑,他們才能代表中國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