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勝利,宰相:天色已晚,不宜再殺人!結果死無葬身之地

公元704年十二月,在位已經十五年的女皇武則天病得非常嚴重,她的兩個面首麟臺監張易之和春官侍郎張昌宗侍候左右,把持宮門,不許大臣探視,甚至連太子及相王都不得進入宮內探望。宰相張柬之、桓彥範與中臺右丞敬暉、司刑少卿桓彥範以及相王府司馬袁恕己等五人決定趁機發動兵變,殺掉張氏兄弟,逼迫武則天退位,復辟唐朝。


政變勝利,宰相:天色已晚,不宜再殺人!結果死無葬身之地

張柬之



在這次政變中,宰相張柬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早就在秘密物色人選,籌劃政變,並利用職權安排心向李唐的桓彥範、敬暉擔任了左右羽林將軍,讓他們掌握了禁軍。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等人率五百羽林軍向宮中進發,並將太子李顯接到玄武門。禁軍見太子出面,鼓譟不已,桓彥範等人遂簇擁著李顯闖入玄武門,直達迎仙宮集仙殿。張柬之等人在迎仙宮的走廊裡將張易之和張昌宗斬首,然後進至武則天居住的長生殿。

武則天非常吃驚,質問各位大臣,並要求太子返回東宮。桓彥范進言道:"太子不可返回東宮。昔日高宗駕崩,將愛子託付陛下,卻久居東宮。如今天意民心盡歸李氏,群臣不忘高宗恩德,故此尊奉太子,誅除逆賊。請陛下傳位於太子,使萬世不絕,這是天下之幸。"武則天不再說話。次日,武則天禪位於李顯,重新改回大唐國號,李顯就是唐中宗。


政變勝利,宰相:天色已晚,不宜再殺人!結果死無葬身之地

唐中宗和韋皇后



這次政變籌劃縝密,行動迅速,成功恢復了大唐,張柬之等五位政變的主謀得到封賞,全部位居宰相。但是,百密一疏,這幾位富有政治經驗的老臣卻做錯了一件事,而最終全被陷害,下場悽慘。

神龍政變時,張柬之陳兵景運門,當時是準備同時剷除武氏家族,尤其是武三思的。當時洛州長史薛季昶也參加了政變,對此極力贊成。當時桓彥範看到天色已晚,政變也已經成功,於是不想多殺人,便道:"武三思現在只是砧板上的肉,留給新繼位的天子處理吧。"薛季昶再三相勸也沒有用,長嘆道:"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了。"

結局果真被薛季昶說中。唐中宗是個昏庸無能之人,朝廷實權掌握在皇后韋氏、婕妤上官婉兒、女兒安樂公主手裡。而武三思與韋后、上官捷妤私通,安樂公主又是武三思之子武崇訓的妻子。中宗復位僅兩個月,武三思就通過韋后的關係,重登宰相高位。張柬之等—看形勢不妙,雖然數次勸中宗殺掉武三思,但唐中宗都不聽。張柬之等知大勢已去,除了憤慨悔恨,已無可奈何!

武三思掌權以後,積極網羅親信,迫害異己。他最痛恨的就是幫助中宗復位的新任宰相敬暉、張柬之、桓彥範、袁恕己、崔玄暐等5人。他首先勸唐中宗給敬暉等5人進爵為王,但卻罷了他們的宰相職務,這其實就是“明升暗降”,表面看來是尊寵,其實是削奪他們的實權。

後來,武三思又暗中宣揚韋皇后淫亂後宮之事,然後嫁禍給張柬之等五人,唐中宗大怒,將五人全部貶黜。五人的下場極其悲慘:張柬之被流放到瀧州,憂愁憤懣而死。崔玄暐流放古州,途中病逝。桓彥範流放瀼州,武三思命酷吏周利貞假傳聖旨,在貴州追上桓彥範,將他綁縛後在竹茬之上拖行,皮肉都被刮掉,然後被亂棍打死。袁恕己被周利貞逼迫喝下野葛汁,疼痛難忍,以手抓地,指甲全被磨盡,最終被周利貞擊殺。敬暉流放瓊州,周利貞追上敬暉,將他凌遲處死。


政變勝利,宰相:天色已晚,不宜再殺人!結果死無葬身之地

武三思劇照



只因這一念之差,一次婦人之仁,五位功臣落得悽慘的下場。桓彥範曾經嘆道:"皇上早年曾封英王,所以我留下武氏,希望皇上親自誅殺。如今大勢已去,這難道不是天意嗎?"真是可笑,皇上曾經封為英王就一定英明嗎?明知道皇上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傢伙,還要寄希望於他,這分明就是自己招禍,怎麼能說是天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