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演員的誕生》第二季開播了,但名字被改成了《我就是演員》。

與前者相比,新名字更側重於單純地表達一種信念:我就是演員,我相信戲比天大,我想演好。而這個名字也的確更貼切第一季的節目內容。

第一季雖然收視效果不錯,但被吐槽的也很多,最違和的一點就是節目模式和挑戰演員都與這個節目名極不搭調。明明叫做《演員的誕生》,卻請來了一群特別有經驗的成熟演員,如舒暢、黃璐,甚至劉敏濤、於月仙這樣的前輩,以至於節目前後對比下來,看不出參賽者有什麼誕生之類的大變化(畢竟人家已經很厲害了啊),倒有點像參賽者調教嘉賓。

PK 的賽制也導致經驗不足的青年演員留到最後的幾率極低,這演員還沒誕生出來呢,就先被淘汰了。最終觀眾看的,還是那些本就已成熟的演員們施展功力調動情緒。後面演員們在臺上發表的動情感言儘管也有提及學習,但表達的中心思想卻不是“成為演員”,而是“在演員的基礎上變得更好”。

或許是節目組也意識到,單靠一個綜藝節目來塑造演員實在是太難了,因此把名字改為更符合內容形式和參賽者信念的《我就是演員》,準備徹徹底底地痛快飆戲了。

出乎意料的是,新一季的第一期,卻真的讓我見到了演員的誕生。

第一組選手就是青年演員,徐嬌對胡先煦,演的是《臥虎藏龍》中羅小虎初見玉嬌龍生情的片段。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前半段胡先煦演的一直都是一股冷酷的狠勁,眼神裡都透著狠,實在讓人看不出來他到底是不是喜歡女主。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兩個人表達情緒波動的方式非常經典,就是大喘氣。

片段結束之後導師點評都不太樂觀,章子怡和吳秀波都認為他們是在模仿原版,徐崢表示“所有的動作都失控了”,各有角度和道理。接下來陳凱歌發言了,他先是對胡先煦發問。

陳: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胡先煦,你什麼時候喜歡上她的?

胡:呃……她給我上藥吧。

陳:用手絹來給你上藥的時候,已經是整個劇情很靠後的部分。你為什麼要給她雞吃啊?

胡:我覺得是,不想讓她死了吧。

陳:為什麼不想讓她死啊?

陳:你是土匪,死個把人對你來說不是事兒啊。

陳:所以我就不懂了,你憑什麼對她好啊,情節在這個地方斷掉了。

接下來陳凱歌繼續問徐嬌:

你是何等樣人啊,九門提督之女,碧眼狐狸的徒弟。為什麼,他向你走近的時候你會向後退啊?你怕他什麼。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直接點出了胡先煦的誤區,從行動上能看出已經喜歡上對方,但情緒和小動作卻與此相悖。而徐嬌畏畏縮縮的膽怯行為也與人物本身性格特點不相符。

說到這已經很明白了,但這還沒完。接著陳凱歌直接跑上了舞臺現場導戲,向徐嬌解釋說明玉嬌龍生長的環境會導致她恃寵而驕,建議她按著傲嬌小女孩的樣子演。胡先煦呢也別裝深沉了,情竇初開的純情小少年他演起來就很自然生動。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在兩位演員第一次嘗試沒有進入狀態時,陳凱歌及時打斷繼續講解,甚至自己示範了起來: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在他習慣性地說出“再來一次”後,臺下劉天池、章子怡、吳秀波都忍不住笑了出來,章子怡還模仿說“再來一條”。可以看出來,綜藝節目現場出現的這句導演常用經典臺詞,讓臺下的導師們也感受到了彷彿回到劇組一般的熟悉感。

而經過陳凱歌的點撥之後,可以明顯感受到徐嬌和胡先煦的狀態比之前都要鬆弛自然了許多,那種尷尬隔離感也少了,真真是“演員的誕生”了。

第三組是杜淳對宋洋。在前期準備花絮裡可以看到宋洋一直在很痛苦地掙扎糾結,因為他摸不準曹植這個角色究竟是怕死還是不怕死。他四處求教,問劉天池能不能演成對死亡無所謂的態度,最後還是聽取了對方的建議“你如果這樣的話,表演的節奏就很平(淡)”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儘管宋洋餓了三天找尋飢餓感覺,儘管他在片段中表現的情緒也很足,但最後的效果卻讓許多人失望了。這時候陳凱歌又出來了,直接點明宋洋對角色的理解不對,導致後半段整段方向都錯了。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不知道宋洋聽到這話的時候,心裡是不是很懊惱當初就不該聽劉天池的……

其實劉天池演技水平毋庸置疑,也懂得如何引導演員進入狀態,但從花絮裡看她的教學方式總是這樣的: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或許對於悶葫蘆式的青年演員來說,劉天池的教法就是適合引導調動出他們情緒的好方法。畢竟,比起一臉冷漠毫無波瀾,有情緒甚至歇斯底里都要好多了。

但如果後期少了人物解讀和方向把控方面的指導,就很容易讓經驗不足的演員陷入浮於表面的歇斯底里。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不知道歐陽娜娜的名曲“螞蟻競走十年了”是不是跟這有關。

這時候就可以看出劉天池式引導和陳凱歌式點撥的不同了:前者側重細節動作和情緒表達,偏執行;後者從對背景和角色的理解上出發,大局觀更強。

用一句話來描述就是:劉天池作為表演指導,教的是怎麼演下去,而陳凱歌作為導演,教的是如何演對。

編劇鸚鵡史航曾在看完節目後表示:“平時就算有機緣去電影劇組探班,也未必趕得上導演給主演說戲,而且是重場戲。”

而陳凱歌在剛上臺露臉時就說了自己此行目的:

綜藝:一名好導演,真的能造就“演員的誕生”

青年演員們不過是上了個綜藝節目,就既有老道的成熟演員親身指導,又有優秀的一流導演幫忙點撥,可真是太幸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