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以白瓷窯場著稱,其特點和影響令人嘆爲觀止!

定窯白瓷唐代時就堪與邢窯媲美,宋到金代是定窯的鼎盛時期,定窯的白瓷工藝達到極高的水平,定瓷的燒成溫度一般在1300攝氏度以上,高於一般成瓷的1250攝氏度,所以定瓷比其他窯燒出的瓷胎更堅緻。定瓷的胎料經過精心加工,因此產品燒成後胎質細膩溫潤。定窯燒製以白瓷為主,由於釉料中氧化鈦含量較高,加之用氧化焰燒成,故釉色多白中泛黃,呈現出象牙般的質感,給人以柔和悅目、溫潤恬靜之美感,因此也被世人譽為

“中和之美”。白瓷乃彩瓷之母,定窯除燒製白瓷外,還兼燒白釉黑彩、黑釉、醬釉和低溫鉛綠釉、鉛黃釉兩色釉彩瓷等,還生產三彩器物。黑醬、芝麻醬色釉瓷即是文獻記載的“黑定”和“紫定”,更受時人的歡迎,價格皆高於白定。

定窯瓷器的裝飾手法多樣,主要有塑貼、刻花、劃花、印花和描金花等。此外,定窯模製器物,剔花,黑剔花也有少量生產,以金代的裝飾手法最豐富。定窯紋樣有花卉紋、蓮瓣紋、海水紋、雲龍紋、禽鳥、游魚、走獸等,豐富多樣。其裝飾構圖簡練,線條明快,層次分明,紋樣清晰,圖案佈局富於變化,獨具一格。定窯裝飾技法中,印花最為人稱道,在宋、金時期所有使用的印花裝飾的瓷窯中,定窯以高超的技藝獨佔鰲頭,被推為“印花之冠”。所見傳世的印花花鳥圖盤,內壁上的兩孔雀之間以一枝牡丹相隔,盤心配以鴛鴦牡丹,圖案優美宛如一幅佈局嚴謹的織錦畫。窯址多見印花龍紋標本,造型多數為盤,盤內滿印雲紋,盤心印一條姿態矯健的三爪蟠龍,龍身盤曲,首尾相接,張牙舞爪,栩栩如生。

定窯瓷器的造型很豐富,其高端產品造型精美,有枕、爐、洗、盤等生活用具,也有佛事用具等。如在定州出土的一件白釉刻劃花蓮瓣紋龍首淨瓶,高達60.9釐米,通體刻花,肩部刻三重覆蓮瓣紋,上腹部刻纏枝菊紋,腹中部以下又刻有四重仰蓮瓣,堪稱北宋早期定瓷的代表作。層次明快、飽滿、優美,有淺浮雕之立體感,是國寶級文物。

定瓷以造型精美獨特著稱,最精美的代表器物恐怕當屬世人熟知的白釉孩兒枕。枕高18.3釐米,長30釐米,為嬰孩造型,雙臂交叉環抱,頭側枕其上,雙腿相疊上翹,以背為枕面。嬰孩長褲坎肩,手持繡球,伏臥於榻上。體態豐腴,清眉秀目,若有所思,逼真可愛,栩栩如生。據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曾多次提看孩兒枕,並下令為其配製木座、錦墊,可見對其喜愛。孩兒枕是定瓷中的珍品,已知存世兩件,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各藏有一件,造型如出一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