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千呼萬喚終於等到“延播傳”--《如懿傳》開播了。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頂著《甄嬛傳》續集的帽子,又有強大的演員陣容,讓人不期待都難。

然而觀眾反響卻與巨大的噱頭相差甚遠。

原因歸結有三。

首先,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龐大的製作團隊,精美的預告花絮,正片出來之前,觀眾的期許之高,難以想象。

過高的期許也必然承載著過高的審視。

飽含期望與一無所知地進入影院,觀後感是不一樣的。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其次,《延禧攻略》先入為主的優勢打壓。

無論是其服化道的改觀質感,還是劇情人物的設定,都已先在觀眾腦海中刻下印記。

再者,如此短的間隔檔期實在是讓觀眾難以接受,基本處於精分狀態,不由自主的將兩劇中的人物進行比較。

最後,就是周迅的煙嗓,服化道的設計。

迅哥兒年過四十再次挑戰古裝劇,這也是本劇宣發的一大噱頭,演技受到公認的她究竟能帶來多大的驚喜呢?

至少少年青櫻的清澀感是有些不盡人意的。

聯合古裝劇的刻板印象,如此有辨識度的嗓音確有違宮廷畫風。

與之相較,節奏明快,符合現代審美又反套路的《延禧攻略》更能觸摸觀眾的G點。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比起認真宮鬥、深處探討婚姻問題的《如懿傳》,看女主打怪升級、皇帝如何賣萌、各類CP花樣撒糖,貌似更容易一些。

甚至一度被稱為職場進階指南,在觀賞和傳播方面佔盡了優勢。

如今《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劇情和人設都在正面剛。

雙方battle,你選誰?

對不起,我選《甄嬛傳》!!!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豆瓣評分9.0,播出七年的劇,沉澱出了應有的價值和光彩。

無論是配樂、臺詞還是劇情本身,有太多可以值得回味的地方。

層層伏筆,扣人心懸

如果硬是要給宮鬥劇評個等級的話,《甄嬛傳》可算作高級。

與《延禧攻略》的粗淺套路不同, 它邏輯思維嚴密,劇情經得起推敲,每看一次,彷彿都有新收穫。

就如安陵容的舒痕膠一事,初看時只覺得她是個膽小怕事,心思極重的人。

直到後來甄嬛返回紫禁城,查出其中藏有麝香,當年的滑胎之事,才算是真正的水落石出。

再返回去看陵容的動作神情,其實早有暗示,這樣長線的伏筆,可見編劇的功力。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說到《甄嬛傳》,名場面“滴血認親”向來不容規避。

祺貴人告發甄嬛有姦夫,觀眾們都為她捏了一把汗,心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沒想到指向竟是溫實初,子虛烏有的事情,化解困難自然是多了幾分底氣。

從皇帝怪罪到覺察水有問題,以及後來的甘露寺師傅,受人脅迫的家僕,高潮迭起,扣人心懸。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觸碰人心,情節細膩

初看時只覺得各種宮鬥劇情持續高能,現在看對每個角色都充滿感情,哭的時候也跟著哭的撕心裂肺,甚至一些橋段都不忍去復看。

目睹了好姐妹沈眉莊的離世,步履蹣跚走出屋門後,甄嬛撕心裂肺的哭了起來。

當年拍戲時,劇本上只有四個字--“淚如雨下”,沒想到孫儷能如此動情的發揮。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畫面在回憶和現實中來回切換,背景音中盡顯悲慟與淒涼。

可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那個傲然如菊的女子,那個真情實意待她的眉莊,那個雪中送炭的好姐妹,自此,不在了,這深宮中,真的就獨留她一人了。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然而,甄嬛沒有想到接下來離她而去的是果郡王。作為一個皇帝,他怎麼可能容忍有人覬覦自己的女人?

所以果郡王,非死不可。

一杯毒酒,兩難的選擇,誰都甘願赴死,留下的那個要承受的更多。

步履蹣跚的她推開房門,面前的太監正在宣讀聖旨,原來一切都在皇上的算計之中。

心愛的人死了換來的榮權富貴,真是一場笑話。

傷心驚懼,從桐花臺跌下,摔斷了雙腿。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終是,花落了,甄嬛的心也徹底死了。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娘說,驚鴻舞是要跳給心愛的男子看的,我的確是不必再舞了。”

意境優美,古韻繚繞

《甄嬛傳》的製作精良一向為人們所稱道。服裝造型、臺詞設計、動作舉止都細緻入微地展現出清宮劇的古典風韻。

劇毒醬這裡便來悉數一二。

皇上除夕之夜酒後散步於倚梅園,聽到梅花從中傳來的聲聲祝願。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經典的一幕——-萌主嬛嬛倚梅園祈福)

說的是梅花,其實是自己,在這備受拘束的深宮之中,自由恐怕是最稀罕之物吧。

此時畏懼生怯的嬛嬛便以“臣妾的鞋襪溼了”為由,避開了皇上,引得皇上滿宮尋找,最終被當值的宮女給頂替了去。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黃桑,餘鶯兒聽不懂滴)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華麗的天宮哪裡比得上擁醉梅花的洛陽城呢?只可惜皇上這裡是對牛彈琴了。

可似乎緣分就是這樣妙不可言的東西,該來的躲不掉。

杏花樹下,菀常在在鞦韆上吹笛,惹得皇上駐足良久,兩人終於相遇了。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充滿詩情畫意。

深宮中盡是多情的女子,與別人不同,她更是多了一份愛憎分明的傲氣。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

眉莊口中所說的,不正是她自己?

流瀲紫在後記中也提到,比起甄嬛,她深愛的永遠是敢愛敢恨的沈眉莊,人生那樣苦短,總要與傾心之人共度,才不算錯過。

普通的電視劇就算火熱也只是為人稱道,而《甄嬛傳》中別具一格的甄嬛體,諸如“ 那便是真真極好的”、“賤人就是矯情”也引得人們紛紛模仿。

由此,劇毒醬想到一位作家--夏目漱石。普通作家只能說是字詞的重新組合,而他卻創造了簡體,也因此在日本人心中聲望極高。在這裡,甄嬛傳可謂是異曲同工。

古風歌曲,盡顯韻味

今痴男女一曲《紅顏劫》道盡多少往事如風、韶華如夢。

古今痴男女,誰能過情關,一個“情”字道出全劇核心。

片尾《鳳凰于飛》和劇情相應相成,看盡萬千命運嘲弄,造化遊戲。

《延禧》、《如懿》正面剛,還是重溫“嬛嬛”去吧!

望長相思,望長相守,卻空留琴與笛。

嬛嬛和允禮,最終只落得個天人永隔的結局。

願勿相忘,願勿相負,又奈何恨與欺。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句話在帝王身上從來都是失望。

紅顏劫餘音猶在,驚鴻舞點綴人間。

當年看的時候只覺得震撼,如今重溫,更是絲絲侵入心絃。

經典不會被時間遺忘,只會歷久彌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