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用24年實現「在一張白紙上繪就一張藍圖」

從一片荒蕪之地到現代化產業集聚區,蘇州工業園區用24年時間實現了“在一張白紙上繪就一張藍圖”的夢想。作為國際合作的典範和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蘇州工業園在其發展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理、經濟發展各方面成就斐然,“親商”服務理念更是為眾多入區企業津津樂道。

苏州工业园区:用24年实现“在一张白纸上绘就一张蓝图”

資料圖

規劃先行,打造“花園城市”

從一開始,園區著眼於“既是先進產業集聚區,又是現代化新城區”的定位,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建設模式。在園區規劃展示中心可以看到,園區形成了工廠區、商業區、休閒娛樂區、居民區互不干擾的“花園城市”格局,成為新一代移居者的“創新夢工廠”。

“在這座城市,你能處處感受到美。”田園是飛依諾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的創建者之一。2010年公司入駐園區,致力於通過持續創新,在全系列彩超領域打造世界一流的民族品牌。在田園的眼裡,相比於其他城市,蘇州更具有美學理念和設計觀念,園區更是一個適合工作、生活的地方。

園區大手筆建設綠化景觀,打造了一批生態“綠廊”,建成方洲、白塘等10多個大型生態公園。蘇州是座水城,園區內每個小區都有地下水系,直通金雞湖。週末的時候,約上三五朋友,乘上皮划艇,可以到金雞湖休閒半日,再去逛逛蘇州博物館,喝杯咖啡,生活很愜意。

退休老幹部潘雲官是園區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從中新雙方開始談判到後期的學習培訓,潘雲官曾17次前往新加坡。

潘雲官說,園區發展借鑑了新加坡的很多先進管理理念。其中,最主要的是“規劃先行”。

據介紹,園區動工之前,中新雙方就投入3000萬元用於規劃設計,地下管網、道路交通、水電氣都有詳細規劃。當然,規劃並不是一成不變,上世紀90年代初,蘇州還沒有地鐵,2000年之後,園區增設了地鐵規劃。

“規劃必須具備前瞻性、科學性、擴容性。”園區新聞中心副主任單小輝說,好的規劃應該與時代契合。土地的使用性質、紅線的確定範圍是不能變的,這些都是“硬槓槓”,但建築的形態,道路交通的實施,則要預留下提升和完善的空間。

根據規劃,園區超前建設高水準的汙水處理、供熱供氣等設施,形成了“汙水廠—汙泥幹化廠—熱電廠—集中供熱製冷中心”四位一體的循環型基礎設施生態鏈。目前,園區內每萬元GDP能耗為0.244噸標煤,人均綠地面積29.1平方米,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強化“親商”,當好“服務員”

“親商”服務是“園區經驗”的重要內涵,也是蘇州工業園區主要競爭力之一。

1994年12月,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落戶園區,成為園區招商引資的第一家外資企業。公司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李成春告訴記者,20多年前,在中國註冊一家公司是一件難事。而園區在全國首先提出“服務承諾制”,對政務服務的辦理週期給出了一個時限要求。

“隨著園區行政服務中心、行政審批局的成立,企業辦事更加便捷。”李成春說,園區所有政務服務工作都有公示,企業可以準確地確定工作規劃。

目前,園區管委會層面114項需劃轉事務中已有66項完成劃轉,累計取消42項審批事項,全面取消非許可類審批事項,審批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一般工業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辦理時限已由原先法定的30個工作日減至2個工作日。“學習新加坡經驗,最重要的經驗是‘親商’。”潘雲官感慨地說,這兩個字說來簡單,但真正落實到行動,卻非常艱難。

“飛依諾的成長離不開園區管委會的幫助。”田園說,2011年,飛依諾的第一個超聲產品研發成功,即將進入臨床階段。飛依諾找蘇州兩家三甲醫院,但均被拒之門外。就在田園一籌莫展之際,園區搞了一次“對接會”,把蘇州幾家三甲醫院都請到園區,與園區內醫藥、醫療器械企業進行面對面交流,共同商討臨床相關事宜。飛依諾超聲的臨床問題就此順利解決。

三星電子第一任總經理吳協貴在蘇州工作了7年,回韓國之前感慨地說,在中國的7年,全世界三星項目都在收縮,唯有三星電子蘇州公司擴大了投資,速度最快,效益最好。

開放創新,全球配置資源

產業始終是園區的立區之本。“蘇州工業園區要在聚力創新方面當好標杆。”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說,園區將強化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高水平推進雙方在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境外投資、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合作。開發建設以來,園區積極搶抓全球產業梯度轉移、價值鏈重構等機遇,引進和培育並舉,大力發展高端高新產業。近年來,又立足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兩大千億級主導產業基地,著力培育具有園區標誌、領跑全國乃至全球的特色產業地標,形成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納米技術應用三大特色產業。

2011年,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俞德超博士把夢想的落腳點定在蘇州,在蘇州工業園區建立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7年間,這家年輕企業就在全球生物製藥領域嶄露頭角。2015年,信達兩次與美國禮來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獲首付及里程碑付款總金額超15億美元。

說及信達生物目前取得的一些成績,首席運營官周勤偉說,信達生物擁有世界一流的研發團隊,其關鍵成員均是在美國從事生物製藥行業20年以上的海歸人員。

園區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來實現夢想。

拿起一瓶紅牛飲料罐,蘇州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寧珅告訴記者,飲料罐如果沒有內層塗層,飲料會腐蝕金屬,對食品安全會有影響,而這種塗層的主要成分就是聚酯樹脂材料。除罐聽塗料外,高分子及特種用途的聚酯樹脂還廣泛應用到工業塗料、黏合劑以及工程塑料等領域。蘇州瀚海新材料公司則為生產商提供高性能的聚酯樹脂。

“我們的目標就是做‘進口替代’和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寧珅說,憑藉穩定的產品質量,全球知名的塗料生產企業——立邦、貝格等先後成為瀚海的客戶。

2017年1月,蘇州工業園與哈佛大學韋茨創新中心建立戰略合作;2017年7月,蘇州工業園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魯斯教授簽署合作……

“研發創新永遠是科技型企業不竭的動力。”園區科技局局長許文清說,提升園區發展競爭力,大力發展創新型產業,就要加強創新能力的開放合作,在全球範圍內配置創新資源。

(經濟日報 記者:薛海燕 責編:劉辛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