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慶、貴陽和昆明四大西南省會城市,哪個發展模式最值得借鑑?

交粗小魚乾來


本人常年居住在貴陽,昆明每年也經常去,因為研究相關課題的原因,對成都、重慶的規劃也比較瞭解。

其實,對這幾個城市發展模式的評價,平時應付交差的文稿和報告都比較官方和專業,現在這裡就簡單談一下一般公眾很少見到的、深藏於我們內心自己的看法吧:

1、成都

△成都高新區

先說說成都,成都很多人都說它是“大城模式”,成都的省會城市首位度,在西南板塊是數一數二的,很多人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贊同,也有人不贊同。因為很多資源都集中到了成都這一個省會城市,其他的地市州和省會的差距很大。

但是,必須要看到的是,現在成都的常住人口已經達到1600多萬(2017年末的數據),而且,已經成為和北京並肩,全國唯二擁有“六環路”的城市,可想而知,這個蛋糕做得有多大?就連國家級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都是“成”在前,“渝”在後。


所以,暫且不論模式如何,就看結果,四川和成都,在交通不那麼便利的西南邊陲,能夠打造出一座像成都這樣的大都市,能夠在全國城市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可以說,這不僅對成都,更是對四川知名度和存在感的極大提升,在外省人眼裡看來,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不得不說,如果用結果來檢驗模式、道路的正確性,那麼,成都的“大城模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2、重慶

另外一個,就是重慶,重慶別稱“山城”,因為城區被幾大山脈縱向分割成幾片,有點類似於貴陽城南花溪的地勢格局,因此,也限制了重慶模仿成都的“環狀”擴張。

△重慶渝中

所以你如果到過重慶會發現,城市略顯得有些擁擠,有時候你逛街,以為自己站在一層地面,但實際上,你腳下還有更多層樓,這就是山城重慶的寫照。

重慶的城區佈局,可以拓展的空間畢竟有限,從規劃圖就可以看到,渝中已經相對飽和,而江北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所以,兩江新區也處在原先主城區的北部方位。

△重慶控

其實,對於重慶而言,西有成都,南有貴陽,不妨向西和成都加強聯繫,向南同貴陽、遵義等黔中城市群進一步融合,唯有這樣,重慶處在川、黔中心的區位,可能才會更明顯的凸現出來。

3、貴陽

再來說說貴陽,貴陽最近幾年來,由於曾經受交通等客觀因素制約,被壓抑住的發展勢能,在全省交通等硬件改善後,“血脈活絡通了”,得到了很大的迸發和釋放,所以增速很引人矚目。

△貴陽花果園

無論是貴州全省,還是貴陽一個城市,都有一個共同點:起步都比較晚,底子比較薄,因此,對於貴州和貴陽而言,進入一種迅速崛起、後發趕超的模式,就很重要,因為機遇畢竟是有一定歷史階段的,錯過了歷史階段,就又要等很久,而成都的“大城模式”,顯然是已經被實踐證明正確了的最快的路子。

所以,對於貴州和貴陽而言,提高省會城市貴陽的首位度,集中全省的資源,打造一個至少在西南板塊城市格局中能夠佔據一席之地的省會大城市,可能比區域協調的論調,來得更加具有緊迫性,而現實中,我們也看到,無論是地鐵,還是城建,貴陽在提升首位度方面,也正在發力。

4、昆明

最後談一下昆明,昆明因為曾經“一湖四片”(圍繞滇池,東片呈貢,北片老城、晉城、昆陽等)的規劃,我們現在看來,這個“餅”攤得還是有點大的,資源如果不集中,很容易會被分散。

△昆明萬達雙塔

這一點上,其實貴陽的“大盤模式”,比如花果園、世紀城、未來方舟等新興中產居住社區,對於昆明是很有啟示的。

對人口增長有限的城市而言,如果樓盤過於分散,佔地雖然大,但人口就那麼點,居住人口不集中,就很難形成像如今貴陽市中心花果園CBD那麼繁華的盛況,可以說,在這點上,貴陽顯然是更明智的,不貪多貪全,做好精品社區,資源集中在一小片,做大做強,再通過這一小片,帶動整個城市的一大片。

好在現在昆明一些新的提法轉向了“一核五軸三層多心”,還有“南延、北拓”,至少,“核心”體現出來了,也就是說,有了更明顯的側重點,可以說,還是比較有前瞻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