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新業態:農場幼兒園

幼兒園是對學齡前兒童進行集中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傳統幼兒園管理相對封閉、嚴格。幾乎所有的學齡前兒童都會在幼兒園裡度過長達三年的時光,幼兒園也因此承擔著讓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職責。公立也好,私立也罷,都會對整個幼兒時期的教學體系仔細規劃,既要兼顧幼兒的心性,又要將教學體系設置的知識與趣味性兼容幷蓄,可以說幼兒園在孩子的整個人生過程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時,如何打造幼兒園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幼兒教育品牌塑造的重要一步。

鄉村新業態:農場幼兒園

休閒農場是利用農場景觀資源,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也是國家大力扶持休閒農業的重要產物。每到週末或者節假日,全家老小、三五成群,亦或是公司集體出動,大大小小的各具特色的休閒農場也成了人們所青睞的短途旅遊目的地。

鄉村新業態:農場幼兒園

單看兩個產業也許不會有任何直接的聯繫,但在新的產業模式和創新思維經營理念下誕生了一種全新的產業模式:農場+幼兒園模式。休閒農業的長久發展需要有穩定的體驗群體,那如果針對某一特定族群規劃農場,是否會讓農場的發展更具可能性呢?國外一些開放式的幼兒園就採用了農場+幼兒園的模式,或許能從中給予我們一些行業啟示。

越南農場幼兒園

該幼兒園是由越南知名建築事務所 Vo Trong Nghia Architects 設計,他的作品往往十分強調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這也體現在這個農場幼兒園中。

屋頂上鋪有草坪,種植植物、蔬菜;三個環形又圍成三個庭院,同樣種有草地和樹木。幼兒園佔地面積很廣,達到 1.06 萬平方米,因此小朋友們有很多戶外活動空間,可以非常親近然。在草地上自在地奔跑、遊戲,又能學習農業、參與到農業種植中。

德國農莊幼兒園

2015年4月初,位於加托夫(Gatow)的“四田農莊”幼兒園正式開業,它是柏林首家農莊幼兒園。幼兒園搬到了農場主的大房子旁邊。幼兒園現在有一個班,能容納十五個孩子左右。

農莊幼兒園的目標是,讓城裡的孩子每天都能親身經歷農場的運作,瞭解農民如何耕種土地和飼養牲畜。這就是所謂的自然教育,柏林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受到這種教育。

聯邦自然和森林幼兒園協會的文化教育學者韋卜克·瓦姆博爾德認為:“越來越多的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遠離大自然,特別是那些城市裡的兒童。許多家長認為這是一種缺憾。”因此,像四田農莊這樣的自然幼兒園其實是在家長的倡議下成立的。

美國霍桑山谷幼兒園

在一個乾冷的冬日清晨,霍桑山谷華德福學校的一群幼兒園孩子拿著食物回收桶到霍桑山谷農場探險。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因為他們承擔了一項有趣的任務——將吃剩的早餐收集起來去餵豬。豬每天都能享用到美食,而孩子們實踐了一項健康生態系統的基本原則——營養物質循環。幼兒園的孩子們不需要聽老師用科學術語做解釋,在行動中他們會感受到這是怎麼回事。

通過照顧小牛,每位參與者都學會了尊重棲息在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學生們還會通過繪圖、水彩、粘土塑形來描述農場地形。班上同學們沿著在學校後身奔流的阿嘎沃瑪克溪一路跋涉,探索它曲折的流徑。幼兒園還會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置不同的主題環節,讓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有不同時期的收穫。

鄉村新業態:農場幼兒園

在霍桑山谷學校,就能發現當學習環境建立在一個有很多工作的農場中時,學習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通過40 年的探索,霍桑山谷成了孩子和成人的一片沃土,人們在親自動手的學習實踐中培養了關係,收穫了豐厚的人生意義。多年來,隨著實地學習的價值日益被認可,農場附加了許多教育、培訓和研究項目。農場學習中心提供農夫強化培訓,“農場與藝術”是面向全州孩子的課後項目,通過“孩子會做飯”、“夏日露營”、“農場探險”等多樣化的活動將孩子和成人帶入農場生活。

農場+幼兒園模式的行業啟示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遠離農村、遠離大自然,一些城裡的孩子更是很少有機會去了解平日裡所吃的稻米、果蔬是如何生長、如何收穫的,也幾乎不知道該怎麼餵養小動物,失去了與大自然相處的樂趣。

國外農場幼兒園的自然教育法,無疑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知識、體驗從來都不是在封閉式的環境裡傳與受的,開放式的環境能讓我們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更為感同身受。農場+幼兒園的模式,一方面讓幼兒園的教育品質得到了創新性的升級,增強了吸引力;另外農場中引入幼兒園也解決了農場淡季的經營尷尬,為農場增加了人氣,創造了多元的經營收入,可謂一個模式盤活了兩個產業,讓兩個產業互為驅動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