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做領導的天賦嗎?

作者:李秀娟 來源:《意林》  國外做過一個社會學實驗。研究者從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中隨機選了100個不同職位的人,將這些人帶進一個偏遠、落後的小村落裡,考驗他們的野外生存能力。其中50%的人完全聽從研究組的安排,進入村落後就各自去想生計了。40%的人向研究組詢問,以爭取一些更好的設備,在得到否定的答覆後,也搖頭離去。只有10%的人沒有被研究組輕易打發掉,他們反覆向研究組詢問各種可能爭取到的便利條件,直到將研究組問得不耐煩,最後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或是一個指南針,或是一個打火機,或是一盞探照燈。這些普通的小東西在野外特別有用,更重要的是,這種積極爭取合理利益的態度並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的。  研究者後來調出這10個人的資料,發現這10個人中有8個是團隊中的領導者。沒有進行過任何“討價還價”、看似很順從的那50個人幾乎全是基層工作者。這個實驗證明,有積極爭取精神的人更容易成為一個領導者。  我在做心理輔導時接觸過不同行業、不同階層的人,談到對一些模糊利益的爭取,比如餐費補助、年假、婚假天數、公積金繳費額度等,好多人都表示從來沒有爭取過,老闆給多少就是多少。  我問:“為什麼不嘗試爭取一下呢?”一部分人說害怕一爭取就丟掉工作機會,一部分人說沒有意識到還可以去爭取這些福利,還有一部分人說是因為不好意思。你去爭取了,哪怕只是嘗試了一下,也有實現的可能。如果你連試著問一下的舉動都沒有,那正中老闆和HR的下懷,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埋頭苦幹且不問收益的員工。  積極爭取的背後是一種談判和協商的意識。  我有一個山西朋友,大概受晉商祖輩的影響,他天生具有談判和協商的意識,總是能在爭執中找到雙方利益與心理的平衡點。比如你對他說:“明天是星期六,去你家吃晚飯吧。”因為他是個非常小氣但愛熱鬧的人,希望有人來找他玩,但讓他白白請別人吃頓飯,又覺得太吃虧了,於是他會想一想,然後說:“那你提著肉來吧。”他總是能在糾結的關頭想出一個折中的方案。我們不探討這種對待朋友的方式是否正確,但這無疑是一種積極爭取的談判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