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 關註:爲什麼大部分人的職場,總是越努力越絕望?

誰更應該加班?效率高的員工,還是效率低的?

1.救急不救窮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100塊錢,對窮人的價值大,還是富人的價值大?

傳統的回答是對窮人的價值大,因為窮人資產少,所以同樣是100元的增量,窮人增加的比例更高。

這既是傳統道德的基石,也是現代稅收的理論依據。

今天我要請大家多想一步,窮人和富人拿到錢,分別會幹什麼呢?

窮人要麼消費,要麼存銀行,頂多就是買個年化4個點的餘額寶;而富人拿到錢,通常會拿來投資。

別急著罵我。並不是說窮人笨,不懂投資,而是因為投資通常要其他要素配合,比如商業信息、人脈關係、發展思維,富人永遠佔有優勢。

窮人為什麼會更窮,富人為什麼會更富?原因有很多,眼界圈子、階層固化,教育資源,等等,但在中國這個不缺機會的地方,必然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錢在兩種人手中的增值速度不同。

從這個角度講,100元的邊際效益,富人比窮人更高。

這裡我說了一個“邊際效益”的概念,“邊際效益”是指“每新投入一份資源,而新獲得的收益”。

而常規思維認為的“100元對窮人的價值高於富人”,用的是“總量思維”,它考慮的是“新獲得的利益,佔已擁有東西的比例”。

大部分人都喜歡用“總量”思考問題,結果就是富人已經擁有的太多,所以要“劫富濟貧”,必須給富人加稅,這個社會才能更公平。

但受過經濟學思維訓練的人,都習慣用“邊際”思考問題。結論就是:我才不關心富人已經擁有了多少,只要他們的效率更高,我就願意把錢花在他們身上,所以要給富人減稅,社會經濟才能發展得更快。

“邊際思維”是一種“增量”思維,它考慮的是機會;“總量思維”是一種“存量”思維,它考慮的是現實。

把100元給窮人而不是富人,只有一種情況下才符合“邊際效益最大化”原則,就是這個人“窮得已經活不下去了”。這就是中國的那句古話——“救急不救窮”,表面上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其實是做事的效率,翻譯成今天的經濟學觀點:

把資源配套到效率最高的地方。

MBA 關注:為什麼大部分人的職場,總是越努力越絕望?

“邊際思維”未必正確,人們寧願一起窮,也不喜歡不公平的社會。但嘗試用“邊際”思考問題,你會得到一些老問題的新角度,比如下面這個問題:

職場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效率高,另一種效率低,請問這兩種人誰更應該加班?

2.巧者勞,智者憂

有人這樣形容加班的心情:凌晨一點半,我麻木地關上電腦,脫著疲倦地身子準備回家。助理們早就下班了,唯有總監的辦公室,燈還亮著,老闆還在跟他開會討論……

其實加班這件事,最能體現“比你牛逼的人,比你還勤奮”,通常管理層加班的時間要超過一般員工,到了CEO這個級別,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已經很模糊了。

勵志文總喜歡把現象簡單地變成觀點來給讀者“打雞血”:為什麼人家比你牛逼?因為他們比你還勤奮。

但在我看來,這個因果關係顛倒了,其實真正的邏輯是——因為他們比你牛逼,所以他們比你還勤奮。比如說——

健身房裡天天來報道的,都是身材好的;

學校裡成績中下的同學,很多都是嘗試過努力,但看不到效果而乾脆放棄了。

我們通常認為,效率低的人才要加班,其實效率越高的人,越喜歡加班,道理很簡單,正因為工作效率高,所以把時間用在工作上更划算。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把時間投入到最有效率的地方,才是成長的捷徑。那些優秀員工的業績是你的兩倍,是因為一天只有24個小時,要不然,哼哼……

莊子曾經曰過:“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能幹的人就讓他多幹,聰明的人,就讓他多想,平庸的人,就讓他一邊玩兒去。

我估計很多人讀到這兒打算開罵了,不是說“笨鳥先飛”嗎?效率低還不比別人多加班,等著被老闆炒魷魚嗎?

MBA 關注:為什麼大部分人的職場,總是越努力越絕望?

當然不是,完成工作還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如何加班”。

排除審計、廣告、法律、醫生等等“加班等於正常工作”的行業,你首先更要搞清楚:你是因為效率不高而不得不加班呢?還是因為效率太高,工作承擔得太多而加班呢?

如果是前者,你考慮的應該是如何加班,才能提高“邊際效益”;如果是後者,你也要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本來效率很高,可越加班,“邊際效益”反而越低的情況。

這就是經濟學中重要的課題——“邊際效益遞增”和“邊際效益遞減”。

3.不比時間比資源

“邊際效益遞減”是指你的每一份新增投入,帶來的回報會越來越少。

舉個例子,一個肚子很餓的人,吃第一個饅頭最香,效用最大,第二、第三個就只是充飢的功能,效用開始減少,如果吃最後一個饅頭時已經飽了,只是不想浪費,那效用就降到了零。

“邊際效益遞減”是經濟學最基本的現象之一,生產性企業資源投入到一定程度,通常都會出現這個現象。

反之就是“邊際效益遞增”,這個現象在“學習”中很常見,因為學習中的練習一開始往往效果不大,可積累到一定的臨界值,就會加速產生效果。

比如品酒,一開始,你感受到的只有酒精的刺激,好酒壞酒味道幾乎沒區別,這個階段每次學習的“邊際效益”都是非常低的;但通過大量的飲酒之後,你的舌頭開始習慣酒精的刺激,你的味蕾漸漸能體會到酒的各種複雜的味道,每次學習品酒都會有新發現,此時的學習,就進入“邊際效益遞增”的階段。

所以加班效率低不是問題,能不能讓自己加班時間投入的“邊際效益遞增”,才是核心。

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出現“邊際效益遞增”呢?我們還是來看一看,最典型的“邊際效益遞增”現象——通信網絡。

我們當年用微信,一開始就是好奇,搖一搖,或者有好友邀請,後來上面沉澱了越來越多的關係後,才離不開它。

對於騰訊而言,微信一開始的推廣投入還是很大的,但隨著用的人越多,由於服務器一類的固定投入是不會變的,就會現邊際成本(每新增一個用戶的所花費的成本)遞減,則“邊際效益遞增”。

但“邊際效益遞增”不可能無止境的繼續下去,在騰訊早期推廣QQ時,遇到最大的問題不是流量太貴,而是買不起服務器,導致QQ常常掉線,用戶體驗很差。

這就是“邊際效益遞增”的前提——固定投入未飽和。當時的QQ服務器僅能支持一千多萬用戶,那麼,一千萬用戶之前才會出現“邊際效益遞增”,之後反而會出現“邊際效益遞減”的現象。

想要繼續“邊際效益遞增”,唯一的辦法就是買服務器,這就是小馬哥早期沒錢時,最頭疼的事。

從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發現,“邊際效益遞增”和“邊際效益遞減”只是同一個經濟現象在不同的資源投入期的不同反應:

假設生產某一個產品需要A、B兩種資源要素時,A為廠房、設備、技術等“一次性固定投入”,B為原料、人力等“持續性可變投入”。

如果最佳產能的要素組合是投入100個A和100個B生產出100個產品,那麼,在100個A投下去後,B的投入在從0到100的過程,屬於“邊際效益遞增”期,但B在100之後,繼續投入的話,就進入“邊際效益遞減”期。(這個解釋其實不太嚴謹,但嚴謹的表述要用到數學公式,大家就隨便聽聽吧。)

前面說過的100元錢的“邊際效益”,窮人比起富人來說,缺少固定資源要素A(商業信息、人脈關係、發展思維)的投入,所以更有可能早早出現“邊際效益遞減”。

在工作中,資源要素A,相當於你之前在專業、思維、知識面等方面的教育投入,而資源要素B,相當於你的工作時間、專心程度等,需要持續投入的東西。

想要讓加班出現“邊際效益遞增”,明面上比的是加班時間,實際比的是加班之外的資源要素A的臨界值。

(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