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孫權爲什麼偏安一方,沒有統一三國心思?

蝸牛的世界


其實孫權還是有一定大志的,相比於劉備、曹操(曹丕)而言,孫權的志向確實有點小。劉備、曹操志向在於蕩平天下,建立統一王朝,那麼孫權呢?從吳國後期的表現來看,孫權的志向僅限於

長江以南的地區,換句話說,孫權的志向頂到天是劃江而治,至於統一天下,他沒有這個心思。為什麼呢?

孫家的基業開創於孫策,孫策臨死時其實對孫權並不看好,當時孫策託孤於張昭,曾經對張昭這樣說:我弟孫權如果不能擔當重任,那麼你可以取而代之。如果江東不保,你可以返回老家,不必有什麼心理負擔!

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由此可見,孫策其實對孫權繼任是沒有什麼信心的,孫權年幼,而孫策是靠家族起家,一旦孫策病故,孫權未必能夠震得住局面。

果然,孫策死後,孫家開始有人內訌,手底下將士也開始有人叛亂。孫暠在烏程起兵,想擁兵自立,後被虞翻勸阻。孫輔勾結曹操,欲投降曹操,後別孫權發現幽禁。

(孫輔)遣使與曹公相聞,事覺,權幽系之。

吳軍將領媯覽和戴員起兵殺了丹楊太守孫翊和前來視察的孫河,一時之間,吳國大亂。孫權在張昭的幫助下,親自領兵平定叛亂,漸漸穩住了局勢。

赤壁之戰後,大都督周瑜勸孫權向西發展,奪取益州地區,將長江以南都納入東吳領土。孫權有這個打算,於是派周瑜前去。可惜的是周瑜剛動身就病死在半路上,後魯肅接替了周瑜的大都督之職。

魯肅勸說孫權援引劉備來防備曹操的進攻,因此,從魯肅接替周瑜開始,孫權的策略就由攻變成了守,這樣的政策延續了好多年,直至孫權死去。那麼為什麼說孫權沒有大志,只想霸佔長江以南地區呢?

孫權心裡很清楚,吳兵善於水戰,一旦上岸,則戰鬥力極具下降。吳軍攻城,很少有能夠成功攻下的。當年周瑜率領5萬吳軍攻取江陵,硬是攻擊了一年也沒有攻下,而且周瑜還在戰鬥中負了傷,最後周瑜帶傷親自擂鼓激勵吳軍將士,才勉強拿下江陵城。

因此,孫權只能帶著吳兵在長江以南地區站穩腳跟,然後再徐圖發展,於是孫權定下兩個目標,一個是佔領整個荊州,一個是佔領整個揚州。為什麼沒有把益州考慮進去呢?因為後來劉備入益州,擊敗劉璋,佔據了益州之地。

劉備佔據益州之後,孫權開始考慮奪回荊州南郡的問題。只可惜此一時、彼一時,劉備此時已經是實力大增,根本不可能返還借去的荊州。於是孫權根據呂蒙的建議,後期發動偷襲,斬了關羽,佔據了荊州。

佔據荊州之後,孫權和劉備成為了仇敵,沒有辦法,孫權向曹魏稱臣,求取支持。夷陵之戰後,曹魏想趁機奪回南郡,孫權又和曹魏翻臉,在南郡和江夏郡地盤上頻頻交戰,雙方互有勝負。

此時的孫權政治立場極其不穩定,向劉備求和,向曹丕稱臣,孫權夾在此二人之間,用盡了能用的政治手段。劉備死後,孫權和蜀國重修於好,從此,主要對手變成了曹丕。

因此,夷陵之戰後,孫權的主要力量用於防範曹魏的進攻上。曹丕曾經兩次親征伐吳,雙方互有勝敗。孫權也多次領軍親征合肥,也是無果而終。孫權的政治意圖為西邊攻取襄樊,佔據南陽郡,將整個荊州七郡全部納入版圖。東邊攻取合肥,繼而攻佔壽春,佔領淮南地區,將整個揚州地區納入版圖。這樣的話,長江以南,除了益州,其他都屬於吳國的領土了。

孫權雖然這樣想,但是現實是很殘酷的。襄陽由魏國名將胡質鎮守,在胡質鎮守的十多年裡,襄陽固若金湯。合肥新城雖然小,但是距離洛陽較近,因此每次合肥出事,魏國都會出兵援救。所以孫權終其一生也沒有攻克這兩座城池,實現吞併荊州以北和揚州以北的夢想。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孫權的才能還是很有限的,如果有像周瑜這樣的人輔佐,還有可能北上平定天下。但是周瑜死後,東吳的國策開始變為防守,再加上吳國將士只擅長水戰,拙於陸戰,所以孫權將目標定在了長江以南,具體是佔領整個荊州和揚州地區。可惜的是,終其一生都沒有實現!


每日趣評


說這種話的肯定是不懂孫權!我們仔細看看,雖然孫權沒有北上爭霸,可是吳國的國土增加速度並不低,孫權把領土擴張放在南方及海外,對中國歷史的貢獻甚至影響到現在!

在呂蒙襲取荊州以前,呂蒙與孫權曾有這麼一段對話。當時孫權說要趁著曹劉荊州大戰期間襲擊徐州。可是呂蒙提出了反對意見。呂蒙認為徐州之地奪之容易失之也容易,孫吳的實力尚不足與曹魏抗衡,奪之無用。因此,吳國不北上實際上是因為他們有自知之明!孫權到底是富二代,行事更有分寸,沒有像劉備一樣突然當了暴發戶,唯我獨尊樣子。

孫權認知自己的實力以後便以擴充實力為目標。他要先把自己吃胖,等到實力充足以後再北伐與曹魏爭雄!而他吃胖的方法就是向南發展。

在孫權掌政期間,由於開發出了側帆技術,使得孫吳政權擁有了海上航行的能力,從此水軍變海軍!巔峰時期的吳國擁有一支高達兩千多艘戰船,七千多艘貨船,三萬多名戰士的海軍。這一點在遼東公孫康反覆孫權的時候,孫權曾有打算派兵討伐,足見其實力之所在。孫權派著這支艦隊出澎湖,往南佔領了夷州,呂宋,爪哇蘇門答臘,馬來以及越南老撾。浩瀚南海第一次成為中華內海!


優己


三國時偏安江左的孫吳是否有問鼎中原的可能性?吳主孫權是不是個小富即安守成之主 ?他究竟有沒有一統三國的遠大志向?

縱觀三國曆史,魏、吳、蜀三分天下各據其一,其中魏國佔據了天下的十之七、八,實力最強;吳國佔據了富庶的江南和荊州,實力次之 ;而蜀國僻處西南一隅的益州(今四川),實力最弱。不過,魏、吳、蜀三國雖然佔據的地盤有大小,經濟和軍事實力有強弱,人才儲備有多寡,但卻各具特色,從理論上看,三國都有問鼎中原、統一天下的可能。以西蜀為例,假如當初關於沒有丟了荊州,假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採納魏延的“兵出子午谷直搗長安”的奇計,歷史老人或許就會將勝利的天枰傾向蜀漢的一方。

那麼,獨霸江南的東吳是否也有逐鹿中原、一統天下的可能性呢?吳主孫權是否有統一三國的心思與謀劃呢?答案是:有!

孫權的江山和白手起家的曹操、劉備不同,他繼承了由其父、兄浴血打拼下來的江左之地。嚴格的說,他不是創一代,而是坐享其成的“官、富二代”。《三國志》記載,孫權在位52年,長達半個多世紀。東吳所在的江南地域,在漢晉時期尚屬偏僻落後地區,地方雖偏,但其國內政局相對穩定,保證了政策執行的連續性,這也是魏、蜀兩國不具備的優勢。孫堅、孫策都是能征善戰的梟雄,尤其是其父孫堅,在率部討伐董卓時曾經殺進東都洛陽,熟諳中原的人文、地理與軍事部署情況,具備問鼎中原的實力與經驗。所以說,有父兄打下的牢固基礎,孫權絕對有本錢和曹魏一決雌雄,甚至底定天下, 但是東吳最終卻落得個偏安江南、碌碌無為的尷尬境地,確實令人為之扼腕嘆息。

和佔據了中國廣袤北方的強大曹魏比,東吳是典型的小國寡民。但是,孫權上位後,能發現、攫拔並重用年輕才俊,他執掌朝政時也不過二十幾歲,沒有那麼多的陳腐偏見,因此培養並倚重了一大批年輕人才。周瑜、呂蒙、陸遜等智勇雙全的將領被委以重任時年紀都不大。

孫權這人,雖算不上雄才大略,但大局觀還是有的,也就是說他大事不糊塗。孫權沒能入主中原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其主要原因很多,主要有:當時的江南屬落後地區,經濟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與開發,國力不算強;東吳位於水網密佈的江南,因此他的常規軍隊以水軍為主,周瑜之所以能在赤壁讓曹操的數十萬水陸大軍灰飛煙滅,依靠的就是其強大的水軍。但若想問鼎中原,就必須要有一支能騎善射、善於攻城拔寨的強大陸軍,而且要征服強大的曹魏,就必須有大規模的軍隊以及雄厚的財力,這顯然超出了東吳的最大載荷量。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孫權遇到了一個貌似忠厚但又心思複雜的戰略盟友——劉備。

劉備從新野撤到江南後,與東吳成了一江之隔的近鄰,此後,東吳的地緣政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劉備一直有興復漢室的政治主張,然而他十分清楚,僅憑自己這點人馬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的,於是,他接受了諸葛亮提出的“東聯孫吳,北拒曹操;先據荊州,後圖益州”的戰略佈局,而這些主張也是孫權日思夜慮的重中之重。

孫劉兩家都把佔據荊州、謀奪益州作為自己短期的戰略目標和最終統一中原的基礎。也就是說,兩人的近期發展目標與長遠發展方向是重合的,因此兩家雖然結成了盟友,但玩的卻是一場“零和遊戲”。

這一對貌合神離的盟友,只有在面對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才會抱團取暖,共同禦敵,而一旦太平無事時,只會相互提防、相互掣肘、互相拆臺了。

荊州問題不用多說,孫劉間為此曾爆發過兩次戰爭,最後以關羽喪命、孫權全取荊州告終。其實,不論是東吳還是西蜀,僅憑單個的力量都無法抗拒強大的曹魏,只有聯合對敵,才是問鼎中原、討平天下的王道。傳統觀點認為,東吳和蜀漢兩國結成同盟共抗曹魏是三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軍政特點。其實,仔細在《三國志》、《漢晉春秋》等歷史文獻裡搜尋蛛絲馬跡,你會發現,這觀點雖並無大錯,但過於籠統,嚴格的說,孫劉兩家從來沒有真正結盟過。

從曹操討伐荊州劉表時起再到赤壁之戰最終三國歸晉,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期內,蜀漢和東吳明爭暗鬥是主線,相互妥協、共同抗曹是支脈,結為戰略同盟更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幌子。

孫權一直有北伐中原的打算,但在江淮平原上,面對來去如風的曹魏騎兵,東吳以水軍和步卒為主的軍隊機動性就會大打折扣,作戰效率更是談不上,即便戰爭初期因出敵不意能取得一些小勝,奪佔一部分土地,但面對曹軍一次大規模的反擊,就會讓東吳費盡心力取得的勝果瞬間化為烏有。

劉備是一個意志堅韌、目標明確、權謀老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強硬角色。他攜民渡江,依附孫權後,又打起了荊州的主意。曹操兵敗赤壁退回北方後,他為荊州不惜和孫權翻臉並大打出手;他還極力阻止孫權、周瑜進取西川;接著他還忽悠孫權遷都到建業(今南京),攛掇他向東發展,孫權沒有預料到,南京除北邊有一道長江天險外,其他方向都沒有要隘,無險可守,更談不上戰略縱深,假如北方曹魏的軍隊隨便在哪裡渡過長江,攻取建業就如囊中取物一般容易。孫權數次發兵北攻,或因盟友蜀漢陽奉陰違,拒不配合,或因他遷都後將戰略重點轉向長江下游,吳軍長於水戰、步戰的特點無法發揮,終成強弩之末,總是功虧一簣。孫權因為聽了劉備的忽悠,草率的將國都遷往長江下游的建業,最終只能對中原望洋興嘆,東吳也因此淪為一個區域性的小政權,偏安東南一隅。並不厚道的劉備讓“睦鄰”孫權吃了個啞巴虧,賢明的吳主孫權竟因此永遠失去了入主中原、掃平天下的機會。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文丨super

說孫權集團沒有統一天下野心的小夥伴,應該是被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了,演義中重點描寫劉備集團,而曹操集團是死對頭,也會重點“抹黑”,孫權集團最吃虧,和劉備集團是友,筆墨難免少了許多。


孫權

孫權雖然年齡比劉備與曹操小,但他的野心完全不比這倆人小!簡單來聊聊孫權一生的經歷吧。

公元200年,19歲的他繼承父兄遺志,執掌江東政權。幸運的一面是他大哥孫策已經打下來了一片基業,即江東幾郡之地,不幸的是他還太小,手下必定有很多人不服氣,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征服他們。當時就有兩個孫氏宗室欲起兵謀反,比如孫權的堂哥孫暠等等。

孫策

孫權很厲害,首先信任並重用一些老臣,其次是要提拔一波自己招來的人才,比如魯肅、諸葛瑾、甘寧等等文臣武將,既展現自己的用人之才,又用以制衡老臣班底。

當時江東一帶賊寇很多,這是制約東吳發展的一部分原因,孫權執掌江東後,合理任用將領平定盜賊。

數年後,孫權便基本穩固了江東內部,但他並不滿足,因為謀士魯肅的《榻上策》中說,第二步是佔據荊州

魯肅

從孫權對江夏郡的黃祖發動了多次戰役就能看出來,孫權絕對不是一個想偏安一方的人。相反,他一直在努力實現魯肅為他規劃的政治藍圖。第一步穩固江東,第二步謀取荊州,第三步佔據長江以南全部地區建立霸業,第四步奪取天下

可惜的是,孫權多次征討失利,直到曹操攻過來,才拿下約半個江夏郡,成果並不理想。

赤壁之戰,孫權親定周瑜為大都督,統一指揮作戰。雖說孫權自己作戰確實勝少敗多,但他親自認定的大都督都基本是勝多敗少的啊,看人賊準。

周瑜

孫權敢於和曹操幾十萬大軍對抗,足見其英雄膽略。

赤壁大勝後,趁著曹軍需要“療傷”之際,孫權趕緊擴大地盤,霸佔南郡部分地區,江夏郡部分地區。公元210年,還佔據了交州(今廣西一帶)幾郡之地,這你還敢說他偏安一隅???

其後,孫權並沒有坐以待斃,他多次主動征討曹魏的合肥、濡須等地,可惜戰果並不理想,但也沒有讓曹軍佔得絲毫便宜。

曹操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正是在和孫權對戰時說的。


曹操

當然,孫權還一直在盤算著劉備集團佔據的荊州。

第一個機會來了,劉備攻下益州,只留下關羽守荊州,吳軍遂進攻荊州長沙郡等地,劉備迫於漢中郡的壓力。公元215年,孫權和劉備平分荊州,孫權基本不動兵就白拿到了兩個郡,賺不賺?

第二個機會來了,關羽主動出擊襄樊之地,荊州三郡空虛,呂蒙白衣渡江,又基本不動刀兵拿下了荊州三郡,爽不爽?

於是,孫權佔據荊州六個郡,除了南陽郡,孫權會沒有一統天下之志???

呂蒙

之後,孫權集團勢力變大,遭到了曹丕的進攻,又遭到了劉備的進攻,雖然都打退了,但國力損失不少呀。

接下來,孫劉再次結盟,孫權集團,並沒有安居一方,而是在響應諸葛亮的北伐,可惜曹魏勢大,吳蜀雙方都沒有取得理想的進展。

所以,孫權集團一直在奮鬥著,儘自己的努力去平定天下,只不過三國鼎立形勢穩定,不好突破呀。


小刀文史


答 | 江隱龍

說孫權偏安一方的人,可能不知道孫權稱帝的地方並不是建業(南京),而是鄂州(武昌)。229年,中國大地上並行著三個年號:曹魏的太和三年、蜀漢的建興七年,以及孫吳的黃龍元年——就在這一年,孫權登基,以吳為國號,改元黃龍。幾年之後,孫權與蜀國簽訂了《中分天下盟文》,盟文中雙方約定了併力北向,平分魏國,甚至對九州進行了明確劃分:“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士,以函谷關為界。”

這還不是孫權野心的終點。又幾年,鄧芝出使吳國,孫權與其曾有過這樣的對話。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鄧芝沒有順著孫權的話說。他的回答是:“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

鄧芝奉命聯吳,說的卻是伐吳的話,這犯了國家交流的大忌。然而孫權不怒反喜,當下說道:“君之誠款,乃當爾邪!”從這個回答可以看出兩點:第一,孫權對日後與蜀爭霸天下有著清楚的認識,鄧芝的表述也正是他的想法;第二,孫權氣魄非凡,心中早有一統天下的志向,鄧芝的話雖然說的是蜀國,其實也是吳國。

所以,這也正是孫權在鄂州稱帝的原因。鄂州位於九省通衢、三國交匯之地,孫權將首都定在鄂州,比朱棣定都北京還危險,這一著棋何止是“禦敵於國門之外”。定都鄂州之後,孫權的戰略態勢也非常主動,後期三國較大的戰事,幾乎盡數發生在魏吳兩國之間,蜀國才是“跑龍套”的小國了。

當然,隨著北伐功業漸漸落空,孫權也難免有些英雄氣短了。加上張紘上書雲“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氣,可速遷於此,以為萬世之業”,最終決定遷都,可能難免讓人誤解孫權開始不思進取了吧。


隱語


三國中孫權為什麼偏安一方,沒有統一三國心思?其實孫權也想一統中原,從他決意聯合劉備在赤壁與曹操決戰,就可以看出孫權也想統一中原,後來孫權也多次發動對曹操和劉備的戰爭。孫權年輕的時候也是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只是到了晚年開始出現享樂主義,偏安一隅。個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猇亭之戰後,東吳在荊州已經站穩了腳跟,三國的局勢更加明朗,蜀漢的勢力被大幅削弱,東吳只有聯合蜀漢才能勉強和曹魏抗衡。所以東吳不能進攻西蜀,否則只會便宜魏國坐收漁利。而吳國自身也沒有足夠實力大敗魏國,就算偶有勝利,也很難守住勝利的成果。

2.曹操,劉備死後,孫權開始放鬆了警惕,加上後來太子早死,周圍值得信賴的文臣武將都已經離他而去,導致孫權在晚年政律頻出昏招,濫殺無辜。


Shaw1


沒有偏安一方,相反孫權還積極進攻了。如果孫權僅僅偏安一方了,那麼孫權由原來孫策留下江東地區到後來的交州、荊州的地區,難道是充話費送的?

作為一名軍閥,擴張才是唯一的生存法則,對於孫權也不例外,題主有孫權沒有積極進攻的印象,我想主要是三國演義造成的影響。因為三國演義主要尊劉貶操,劉備佔據益州,卻是漢家正統,孫權成了配角,所以歷史上沒有濃墨重彩的描述孫權的進攻。如果歷史上孫權僅僅是偏安一方,那麼也不會趁著關羽在襄陽北伐時,背後搞偷襲了。

問題來了,孫權一生打過那些著名的戰役呢?孫權到底有沒有擴大地盤呢?

  1. 攻佔交州。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大敗而歸,元氣大傷,無法發動大規模的南征戰爭,孫權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開始擴大地盤。如下圖所示:孫權剛開始地盤僅限於江東地區,交州就是今天的廣東、廣西地區,那裡的原來的太守叫士

    燮,士燮剛開始依附於孫權,後來兒子叛變,被孫權吞併了。

  2. 奪取荊州。荊州剛開始是屬於劉表的,後來劉表病死,劉表的小兒子劉琮繼位,曹操南下征伐時,不爭氣的劉琮望風而降,曹操失敗後,荊州就出現了權利的真空,兵家必爭的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孫權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得到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後來,劉備佔領了益州後,孫權開始打小算盤,他想著如果把劉備的勢力趕出荊州,那麼東吳不僅鞏固了長江中游,還能向巴蜀發展;然後以整個南方與曹操的北方對抗,進而統一中國。後來就趁關羽北伐時,把荊州吞併了。

    孫劉瓜分荊州 孫權霸佔荊州

  3. 聯合公孫淵。 公孫淵世居遼東,但是害怕魏國討伐,公孫淵在掌權不久後便開始與吳國往來。聯合東吳,以求兩面夾擊,公孫淵向吳稱臣以為外應。孫權派了兩位使者帶著大量的金銀珠還有1萬東吳士兵,結果,公孫淵害怕魏國討伐,公孫淵忽悠了孫權一把,把使者的腦袋送給了魏國,孫權大怒,後來準備出兵討伐,結果最終無疾而終,但是側面說明了孫權的統一全國的雄心壯志還是有的。所以,孫權從開始就沒有打算偏安一方。


管窺歷史


孫權有統一天下的志向,可惜沒有統一天下的正確戰略。

孫權有一次很好的統一天下的機會,被呂蒙給敗家掉了。


關羽攻打襄樊,與曹魏集團相持不下。此時的孫權集團正確戰略是攻擊淮河方向,而不是在背後偷襲關羽的荊州。

所謂守江必守淮的戰略經歷史證明是正確的。所以對於孫權集團而言,淮河流域的重要性要大於荊州。拿下了淮河地區,就有了進攻中原的跳板。

在曹魏集團實力佔有優勢的情況下,其大半力量被關羽牽制,孫權集團全力以赴,很有希望完成這個戰略。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當曹魏沒有了關羽的威脅後,孫權既拿不到襄陽,也無法得到淮河地區。

失去了這次機會,東吳滅亡就是個時間問題了,還談什麼統一天下。


棒棰島的棒槌


首先說,在整個三國時期,東吳的實力遜於曹魏,而強於蜀漢的,所以在貫穿整個三國曆史,因為實力被其他兩國夾在中間也是很少收到襲擊的,蜀漢的諸葛亮繼承劉備的遺志,為了防止因時間的推移而使曹魏慢慢地做大做強,拉開蜀漢和曹魏之間的差距,所以對曹魏進行了多次北伐,當然北伐的代價也是非常慘重的,蜀國民生凋敝,蜀漢所產糧食除了本國僅供日常維持外,幾乎全被用於軍事和北伐戰爭上面了,所以為了防止蜀漢在北伐期間因戰力在曹魏戰線而被趁虛而入,對東吳就採取安撫和好的政策,所以東吳除了因劉備為關羽報仇而引發的伐吳之戰外,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戰事。觀望曹魏方面,因為蜀漢不定期的騷擾也是頗為頭疼,雖然不傷根基,但是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把主要注意力和進攻點都放在了蜀漢,當然也是不希望東吳在這個時候插一槓子,而且東吳統治者孫權也是能屈能伸,以時機不同對曹魏多次稱臣,致使曹魏一直對東吳沒有過太大的動作,尤其是經過黃初3年魏文帝曹丕親征東吳無果後就再也沒有東征東吳,自此,北方戰船再次肆虐江南已是西晉時期,王濬樓船進攻東吳,那時曹魏已經滅亡。說這麼多後事就是為了解釋前文,東吳統治者孫權為何偏安一隅,首先,這個事情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時期,諸侯割據軍閥混戰,各路諸侯憑藉搶佔人口地盤發展自己的實力,時為長沙太守的孫堅也諸如此類,在吞併會稽太守豫章和被曹操打敗在壽春稱帝的仲家帝袁術,憑藉曹操上表漢獻帝封其為車騎大將軍,總領荊揚軍事的大好時機,在江南逐步鞏固了自己的力量,武有周瑜,太史慈淩統韓當祖茂黃蓋程普等武將,文有魯肅張昭顧壹諸葛瑾出謀劃策,也成為了當時割據一方的霸主,孫堅死後傳位給孫權的哥哥長沙桓王孫策,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力量。孫策被仇家許貢的門客射傷眼睛後不治身亡,臨死之前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孫權,這時候的東吳已初具規模,所以孫權偏安只是因為他的宗族實力和家底都在江南,只有在江南,他才能發揮自己的實力。關於孫權有沒有吞併天下的野心,我認為還是有的,首先,東吳孫權偏安是無奈之舉,因為他的實力還不足以在全國範圍立足,但是他的志氣卻不小,就連當時的曹操都評價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也是對他的肯定。孫權在蜀漢皇帝劉備繼位後,也在當時的東吳國都建業稱帝,史稱吳大帝,通過他稱帝的行為,也是對他的志向窺知一二,多次向曹魏稱臣,是為了順應局勢的需要,自己國力衰弱了就稱臣,強大了就翻臉,也是東吳獨樹一幟的外交手段,雖然這有些無賴之舉,但無傷大雅,國與國之間就是如此,東吳子弟兵的吞併天下的骨氣猶在,就連魏國出使東吳的使者邢貞在侮辱完東吳將領後,聽到吳國將領徐盛的一番話後,發出了“江東將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也是對東吳氣概的高度表現,希望這個回答能滿意。


藏在工科的歷史小公舉


孫權有實力為什麼選擇安居一方,孫權繼位後,成了一方霸主,建安十三年與劉備結盟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奠定了三國基礎,魏蜀吳三分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是不想統一天一,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問題,恐怕是因為吳國存在感太弱了,三國後期魏吳之爭才是真正的主站,孫吳在歷史名不副實,曹丕來自漢獻帝的禪讓,劉備血脈的正統,相比孫權既無禪讓,又無血脈,在文化傳承中扮演著亦正亦邪的角色,自然沒那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