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3+3」新高考,高一新生應該如何準備?

對於學習的問題,可以分成不同的情況,如果成績不錯能夠衝刺985 211的就要知道自己除了課本學習外最好有課外成果!!!!競賽,語文英語比賽。或者一些專利成果!這樣能夠給你更多的機會!!

如果成績一般,改變學習習慣,更重要的提高認識,深化基礎。最終高考還是比拼成績!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愛上學習工作室


瞭解新高考,做好學業規劃(三年計劃——一年計劃——一學期計劃——一個月計劃——一週計劃,只要把目標細化你學起來會感覺很輕鬆)。

第一:初步確定你未來的職業(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和父母一起來確定)

也就是說你以後要在那個圈子“混”。

第二:初步確定未來專業

專業實際上就決定了你將來會到那個圈層。

第三:確定選考和學考科目。

在確定選考和學考的時候,也是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也就是“揚長避短”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不要滿天撒網、毫無目的,這樣學起來很累還沒有成果。

第四:瞭解其它途徑進入高校(如自主招生、綜合評價等)

現在主流的就是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當然很多學校也比較看中科創類),那麼你適合考什麼競賽,那些競賽對你以後有幫助等等這些都是要早做打算的。

因為學業規劃是動態變化的,會隨著孩子的情況的變化而進行調整,但是我們必須有一個目標,這樣“走”起來才會輕鬆。

因為篇幅有限,所說的東西都是一個大概,總之一句話:高一開始做好學業規劃!家長不懂的話可以多關注學業規劃方面的內容。


AI高考






新高考,俗稱3加3高考 。第一個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第二個3,由考生自己選擇。前者計入高考總分,後者算會考成績,分不同等級。看上去學生的學習壓力減輕,改變了過去一考定終身,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的機會。其實,不然。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這個特性決定了高考永遠是有難度的,永遠是有壓力的。

考生的三大主科,和之前一樣好好準備。改革後,英語可以考兩次,選最高的那次成績計入總分,這個太好了。

但是,考生不要高興得太早。這種高考的變化,看似減少了弱科出現的可能性,其實,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因為,不同的大學和不同的專業,對科目的選擇是有要求的。對科目的成績也是有要求的。

舉一個例子,小明想考北京理工大學化學材料專業,三大主科成績很好。但是,這個專業要求是,後面的3必須是化學,生物,物理。而且,這三科在會考的成績必須都是a.尷尬來了,小明的物理不是很好,物理的會考成績是c.那麼,很抱歉,不錄取。換作以前的高考,只看總分,物理稍微弱點,可以在其它科目上找齊,優勢科目可以彌補弱勢科目的不足,但是,高考改革後,這種情況不復存在。因此,考生必須慎重選擇不同的科目組合,因為這關係著大學和專業。

還有更嚴峻的現實問題。之前的會考真的是“會考”,大部分學生能過。改革後,會考被稱為“小高考”,足見國家對會考的重視。與此同時,會考的難度,肯定會有幾何級別的變化,國家對會考會投以更多的重視,那麼肯定會有一些同學在會考上,必須下很大功夫,因為,有的科目不能得到好的等級分的話,三大主科再好,也不會考上特別好的學校。

總之,我認為高考改革後,學生必須慎重選擇和組合自己的科目,要下更大的功夫在不是很好的科目上。


教書匠2018


近日,繼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公佈了《浙江普通高校本科專業選考科目要求設置指引》(以下簡稱《浙江指引》)之後,教育部也下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教育部指引》)。

與浙江省直接給出“選考科目建議”的做法不同,《教育部指引》只是給高校設了一條底線,給出高校專業選科更大的選擇權限,允許高校同時設置2門(甚至3門)科目為必選科目,同時允許高校在部分專業做專門說明情況下,可以突破《教育部指引》限定的選考科目範圍。

教育部如此規定,也是在解決新高考改革實施進程中出現種種問題的一種嘗試,比如最廣為人知的“物理選考囧境”。

那麼,本次的《教育部指引》中出現了哪些值得各位家長和老師們關注的新要求、新動向呢?

在2017年的上海和浙江高考中,對於高校指定的選考科目範圍,考生只需有一門科目在範圍內即可報考該專業,這對於考生來說是比較寬鬆的。

而在2018年《教育部指引》中,教育部允許高校指定兩門(甚至三門)科目必考(目前山東省的做法)。

那麼,2018年以後進入新高考的各位考生和家長就得注意了:一定要區分選考要求上寫的是“均須選考方可報考”還是“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

例如,上表所示的兩所高校A和B,都是“製藥工程”專業,選考科目範圍也都是“物理和化學”,但是因為要求不同,所以小明、小剛、小紅、小梅四人是否可以報考就不太一樣了。

在《教育部指引》中,一共給出了12個門類下的92個專業類的“選考要求”可選範圍,其中有1個專業類(藥學類)分為了2個子類,所以可以看成是一共有93個專業類。

在93個專業類中,僅有31.2%(29個)的專業類允許“不提科目要求”,對比上海2017年的數據(8404個專業中有49.95%的專業未指定選考科目要求),不難發現,教育部對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做出了更為嚴格的規定。

2017上海高考

2018《教育部指引》

在《教育部指引》中,共有19個專業類必考物理,佔總專業類數的20.4%(對比2017年上海高考的數據:8404個專業中只有8.2%的專業必考物理)。

對於教育部所劃定的底線,各個高校幾乎是沒有選擇自由,除非作專門說明。要求必選物理的專業類如下所示:

從12個門類來看的話,必考物理的19個專業類分別來自理學(5個)、工學(13個)、管理學(1個)。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19個專業類必考物理,這還只是《教育部指引》劃定的一條底線,各高校在制定選考科目要求時,將有更多的專業類被限定為必考物理,尤其是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專業。

在《教育部指引》的93個專業類的選考要求中,提及最多的是科目是物理,共被60個專業類提及(不含允許無要求的專業類),佔專業類總數的64.5%;其次是化學,被58個專業類提及,佔62.4%;再次是生物,被29個專業類提及,佔31.2%。

至於政史地三科,只被3-5個專業類提及,僅佔3.2%-5.4%。

一般來說,《教育部指引》的選考要求中提及物理的專業類,高校在設置選考科目要求時,也會允許選考物理的學生報考此專業類。

所以,對於選考了物理的同學來說,可以報考“要求選考物理”的這60個專業類,另外,允許“不設選考要求”的29個專業類也可以報考,所以一共可以報考89個專業類,即佔專業類總數的95.7%。

以此類推,六門科目對93個專業類的覆蓋率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所示,物理和化學的覆蓋率均超過了90%,生物覆蓋了58個專業類(62.4%),政史地三科分別覆蓋了32-34個專業類(34.4%-36.6%)。

與2017年上海高考的數據對比,不難發現物理和化學的覆蓋率有所提升,而生物和政史地三科的覆蓋率均有所下降,這也反映了教育部規範選考科目要求的方向和目標。

雖然物理和化學的總覆蓋率很高,但如果將十二門類分開看的話,還是可以發現門類之間的很多差別。

*備註:門類名稱後的數字表示該門類下的專業類數量。

如上圖所示,顏色越深表示覆蓋率越高,顏色越淺表示覆蓋率越低。我們發現十二門類可以被大致分為如下3類:

第1類:科目間無差別的門類,包括哲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學、藝術學,對於這五個門類來說,《教育部指引》沒有設置“底線”,所以各個高校可以和往年一樣,自行設定選考科目要求。

第2類:偏文的門類,包括法學和歷史學,尤其是歷史學,非常偏文,要報考此類專業的同學必考歷史或必考地理,在某些高校的要求中,甚至歷史和地理都必考。

第3類:偏理的門類,包括理、工、農、醫、管,其中只有管理學是稍微偏理,其餘四個門類都是非常偏理,尤其是理學和工學,要求必考物理或必考化學,在某些高校的要求中,甚至物理和化學都必考。

由以上分析可見,選科與高考填報大學、專業有緊密的聯繫,因此,各個學科對應能選哪些專業,我們都應提前做了解,以下再給大家一些參考!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來從事上述相關行業,就必須學好物理。

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

思想政治與教育學、文學經管等方面的專業有很大的關聯!

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通過選修課的學習,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興趣,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獨立、學會生存。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歷史+政治+地理

不推薦理由: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傳統的三門純文科組合。這個組合的最大缺點就是專業選擇嚴重受限!

因為不少高校專業和學院的要求是必須要搭一門理科,所以一門理科都不搭的純文科組合在專業上就受到很大限制。

物理+化學+歷史

不推薦理由:競爭太激烈

物理+化學+歷史是一種偏理科的選擇,是很多學生願意選的組合,但也是所有20種選擇裡難度最大的一種組合。

為什麼這3門組合選的人最多?因為物理,化學有中考基礎,初高中學習是一致貫通的;而歷史比之政治更方便記憶和發揮。也正因為如此,很多高中這三門課的師資力量也都是比較強的。

正因為選的人多,無論對於名校生還是對於一般生而言,選這套組合都極有可能因為碰到太多強手而造成翻船的情況。

這是因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成績不是用的原始分數,而是根據考生成績在整個考生群體中的排位換算的等級分。選考的人多,拿高等級分的可能性就越小!換言之,在這3個科目上也是最容易遇到強手的,那麼同時報考這3個科目,就算是再強的學生,要全拿A,甚至拿2A1B,都有點危險!而很多知名大學明確要求3科必須A!

地理+生物+政治

不推薦理由:大學難以銜接

這個組合其實就是把上面那組反過來,也是原來高考文理綜三門裡比較冷門的科目,屬於兩文一理組合。

這個組合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和大學課程很難銜接上,除了一些生物相關類專業外,大學許多理工科專業都需要一定的物理、化學知識,文科類專業都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因為“文史哲不分家”嘛。

此外,由於這三門課比較冷門,好老師幾乎都集中在高中名校裡,一般高中師資都比較一般。因此特別容易撞上名校生,進而形成激烈的競爭。

《教育部指引》的發佈,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扭轉浙江和上海改革中出現的不利局面,但作為毫無選科以及規劃經驗的家長,以及並無太多精力和時間的高考生,在即將面臨的“選科”時,或許會面對更多的迷茫和無助。

新的形勢下,一方面,地方行政主管部門以及高中,必須將改革的新精神、新舉措“新”在哪裡,自己弄清吃透,真正地引導學生和家長理解並掌握;另一方面,可能尤為重要,就是家長和學生,需要也必須更加積極地瞭解新高考政策、大學專業相關知識,並真正樹立起學業規劃的意識。

給各位強調一點,教育部官方給出了高校各招生專業的選科要求指引,只是具有參考性和選擇性;具體的選科要求,一定要以所在省份的官方機構以及選報的大學公佈的選考科目為準。


瘋狂高考


其實說起來也簡單,以一顆平常心認真準備就行了。 除必選的語數外三科,選自己學起來比較容易,答題答起來比較得心應手的科目去考就行了。

但畢竟高考改革之後也有一些需要一些注意的地方。

一個是語文將成為拉分科目,需要強化考生對語文的重視。表現在閱讀和寫作上,閱讀速度、答題速度都要快,要強化自己的對文章內容以及考題、考點的敏感,遲鈍的磨蹭的同學,有可能答不完題,這將成為拉分的一個主要因素。作文將更注重理性思維。體現基本的人文素養。這可能是一些學生的薄弱環節,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邏輯能力比較差,對事物的分析能力不強,在表達上條理性也欠缺。

再就是現代的中學生大部分認為物理的學習難度比較大。在語數外之後三科裡選物理的較少。但大學中特別是理工類大學裡的好多高精尖專業涉及到了物理,他們車錄取上對物理成績有要求,如果你不選物理也就和這些專業絕緣了,也可能造成一輩子的遺憾。所以需要考生們慎重對待物理這個學科。


馬翼鋒老師的工作室


記得新高考英語考試是每學期考試取最高分為高考分,這樣利於學生,不是一次定輸贏,學生可以充分準備自己感興趣的的科目,學習起來也輕鬆,畢竟興趣是自己的老師嘛!這樣高考也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發揮自己的擅長。


用戶84777255375


在理化生政史地這6科中必須要儘早確定那些是優勢學科,那些是劣勢學科。這就必須要求任課教師在高一以開始就要按高考要求進行教學,學生對這科教學適應的就是優勢學科,不適應的就是劣勢學科。只有這樣,才能選好6選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