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農貿市場13年內經歷三場「手術」,最近一次裝修花去600萬

1985年,是鄭州市場歷史上的一個特殊年份。

這一年,43歲的賈常先被任命為集貿市場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帶頭出資,開建花園路、老墳崗和中原三大集貿市場,第一次將露天市場搬到了大棚下,菜農不用再風吹雨淋。

也是在同一年,32歲的範全民,為躲避計劃生育,舉家從漯河“逃難”至鄭州,在中原集貿市場,租了個十五平方攤位,賣牛肉。那會兒,一斤牛肉只掙0.3元,一個攤位月租70多元。正咿呀學語的大兒子範鵬飛,只有3歲。這個自稱從小在菜市場長大的小孩,沒有想過18年後他會接過父親的班,成為集貿市場二代。

同年,31歲的“陳叔”從信陽販來大米,北送至太原、北京,在火車上被查處沒收,原因是犯了投機倒把罪。不過,有時侯這樣的鋌而走險也能掙來百八十元。

那個年代,鄭州燴麵6毛錢一碗,市場經濟的春風剛剛吹起,集貿市場攥緊了拳頭要迎接一個大時代的轟然開啟。

【起源】

一場大雨、工商局長與露天集貿市場的故事

現年76歲的賈常先,雖然常去醫院,不過身子骨依然硬朗,頭髮花白,卻根根挺立。他拄著柺杖,點起煙來,一根接著一根。

在長達16年的工商系統履歷中,他擔任了13年的鄭州市工商局局長一職。也是在這個關鍵時期,由他參與主導了鄭州市集貿市場的改革建設。尤以花園路集貿市場、老墳崗集貿市場和中原集貿市場三大市場的建設為代表,實現了從露天市場到大棚式集貿市場的過渡。此後,他從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上退休。

最早要從1985年說起。那個時候,農村分田到戶政策使得農副產品過剩,國家提出“打開城門迎農民,市場繁榮靠農村”的口號。不過,農副產品要進城交易,卻沒有場地,只能在馬路上,風吹日曬。當時,友愛路市場已經建成開業,卻只是馬路邊露天市場。

鄭州一農貿市場13年內經歷三場“手術”,最近一次裝修花去600萬

讓賈常先記憶最深的是,一次下大雨,城市的人躲進郵電所避雨。賣菜的卻在冒雨交易,一個賣菜的老爺爺帶著孫女想進去避雨,卻被轟了出來。這一幕讓他氣憤和傷心,萌生了要給菜農建設遮風避雨經營場所的想法。

他所在工商局向鄭州市委、市政府彙報,很快有了回覆,建菜市場這個事被當作市政府年度十件大事之一,併成立了一個集貿市場建設指揮部,時任鄭州市常務副市長鄧建民任指揮長,由賈常先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具體工作。

【建設】

群眾集資、推遲婚期建農貿市場

按照規劃,花園路集貿市場主要服務於省直機關單位,老墳崗集貿市場在解放前後就是商品集散地,主要服務於市民,而中原集貿市場主要服務於西區的工人,那裡密佈了國棉廠、機械廠、電纜廠、印染廠等。

鄭州一農貿市場13年內經歷三場“手術”,最近一次裝修花去600萬

河南商報記者蒐集到的一些資料顯示,中原集貿市場改建後由文化宮路、協作路和市場街構成,南至中原路,北至建設路,西至桐柏南路,總長1370米,總建築面積33290平方米。

改建後的老墳崗集貿市場,東至民主路東口,西至銘功路,南至解放路,北至太康路,佔地9560平方米。

改建後的花園路集貿市場,東起花園路,西至經五路,全長350米,寬20米,佔地面積8050平方米,建築面積12313平方米。

三個集貿市場建設,在群眾中激起巨大熱情。沒有資金,工商局就想到“借梯子上樓”的辦法,也就是發動各界集資建市場。賈常先率先捐出500元,普通群眾、工人、農民、武警、政府人員紛紛響應。

“不少人的婚期都推遲了,農民工大冬天下著雪不停工。按計劃3年建成,但是因為群眾熱烈擁護,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就建成了。”賈常先回憶,“開業那天,比過年都熱鬧。當時國家工商局局長一年來了3次視察,評價‘在全國帶了頭’。”

1986年,人民日報以《進城農民與工商局長》為標題發表長篇通訊,報道賈常先事蹟。1992年,全國生產資料、生產要素市場現場會在河南召開,“借梯子上樓”建市場的做法被稱為“鄭州模式”,被要求在全國推廣。

及至九十年代,時任鄭州市市長的陳義初,提出“退路進廳”,馬路市場走至末途,集貿市場又一個時代開啟。

“建得也快,退得也快。”賈常先感慨,“因為影響市容和交通,這些市場後來都不存在了。繁榮與市容、交通與流通本就是一個不好處理的矛盾體。”

【重裝】

一名商戶到集貿市場開辦者的33年轉型路

1985年,32歲的漯河人範全民,因為躲避計劃生育,舉家“逃難”至鄭州。

先前,他在老家當過生產隊隊長,給豬看過病,做過代銷員。抵鄭後,他起先在友愛路市場賣牛肉,後來搬進了中原集貿市場。

“當時年輕人嫌棄做生意丟人。”範全民回憶,“那會兒集貿市場相當簡陋,馬路上搭個棚子,汙水滿地流,蠅子滿天飛。工商所給你規劃的有固定攤位,一個攤點月租30元-50元的都有。”

他是鄭州33年來集貿市場變遷的參與者、經歷者和見證者,及至後來從集貿市場的普通商戶,轉身成了農貿市場的開辦者和管理者。

那是2005年。範全民相中位於中原路上的一個閒置工廠,工廠已經倒閉,工人無法安置。他與另外3人合夥,籌集了近300萬元,租下約2600平米的地方,一口氣簽訂了20年租期。最開始一年租金203元。

這個市場在當時數得著,地面鋪上花崗岩,牆壁貼了瓷磚,裝了吊扇,屬於封閉式農貿市場。

鄭州一農貿市場13年內經歷三場“手術”,最近一次裝修花去600萬

此後的13年中,這個市場經歷了三場大“手術”。2010年,商務部門提出裝修改造,中原中路農貿市場花去一個月時間,進行了重裝,政府給予100萬元補貼。2012年,進行了二次裝修。2017年,為響應集貿市場精細化管理,市場再次裝修,安裝了中央空調,這次裝修花去約600萬元。

【發展】

集貿市場二代接班人

當年3歲孩童範鵬飛,不會想到18年後會接過父親範全民的擔子,扛起建設農貿市場的重任。

他從小在菜市場裡跑著長大,在菜市場附近的伊河路小學、鄭州十六中就讀。從中專畢業後,他做過司機、幹過雜活,最終還是回到了父親一輩子操勞的菜市場。

剛進來,他覺得太困人,老想往外跑。那會兒,他對農貿市場的理解是“老市場走平庸路,大家有錢賺,平時再應付下檢查就行了”。後來,他覺得不行,要創新。

鄭州一農貿市場13年內經歷三場“手術”,最近一次裝修花去600萬

正在這個時候,鄭州市於2016年開始推行農貿市場新建和改建提升工作,倡導智慧農貿市場。

範鵬飛有了想法,他嘗試和一些線上平臺合作,將市場內商戶搬到平臺上,附近居民可以在平臺下單,蔬菜肉類可直接被配送到家。

他甚至想聯合幾家農貿市場,和源產地對接,蔬菜不再經過批發、菜販等環節,這樣商戶也不用每天凌晨四五點採購。

40年來,集貿市場經歷了從馬路市場到大棚市場再到封閉式市場的迭代,無數農民,受益於改革開放的大潮,進城完成身份轉換,甚至財富積累。

以賈常先、範全民為代表的農貿市場的老一代開拓者,漸漸退至幕後。年輕的二代,扛起繼往開來的旗幟。

集貿市場變革的大幕才剛剛開始。(河南商報實習編輯 熊子文 編輯 華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