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釵》:娉娉婷婷萬種風情,誰能否認她們是真正的英雄

作家張純如曾說:“忘記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南京大屠殺作為所有中國人心頭永遠的痛,當年的南京是如何慘烈的人間煉獄我們只能從僅存的少量照片和冷冰冰的數據記錄中窺探一二。2011年,一部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的戰爭史詩電影《金陵十三釵》面世,直至今日,每逢12月13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時,仍會被不少人提起。

《金陵十三釵》:娉娉婷婷萬種風情,誰能否認她們是真正的英雄

電影以抗日戰爭時期大屠殺下的南京為背景,講述1937年發生在這裡的感人故事,一個為了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躲在教堂中不諳世事的女學生,14個因為戰火流離失所的風塵女子,陰差陽錯之下來到了一所教堂,在已經被日本軍佔領的南京僅存的一處避難所苟且偷生,原本應是不可能有交集,性格迥異的一群人,在那個特殊的時期產生了血脈相融的情誼,當最後一片綠島也被喪心病狂的日本軍攻陷時,危難時刻,12名秦淮河畔的妓女與1名捨生取義的男學生將生的希望留給女學生們,用自己的血肉鋪就一條生的通道。

《金陵十三釵》:娉娉婷婷萬種風情,誰能否認她們是真正的英雄

儘管有不少“槓精”質疑用風塵女子的命換女學生的命這種價值觀,但大多數人還是將其理解為少數人自願拯救多數人,在國難面前,生命尚且平等,職業就更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當瑰麗的教堂彩色玻璃投影下,妖豔嫵媚的女子們洗盡鉛華,脫下綺麗旗袍,換上女學生的粗布長衫,抱著琵琶用吳儂軟語唱起那曲熟悉的《秦淮景》,儘管昏暗的地下室平添幾分悲涼,但姑娘們依舊笑得耀眼奪目,去赴那場註定悲壯的死亡之約。

《金陵十三釵》:娉娉婷婷萬種風情,誰能否認她們是真正的英雄

有人說,只有在亂世才能看出人性的不堪,但在一片瘡痍之上,總會有人成佛成聖。和平時期,她們是倚門賣笑的娼妓,沒有人看的起她們,即使是尚在象牙塔內讀著眾生平等的女學生們一開始也不願接近她們,誰也沒有料到,生死麵前,她們遠比世人更高尚,人性的光芒在她們身上盡情綻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