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麼情況下才需要檢查幽門螺桿菌?

小敏2578042


臨床醫學觀察顯示一半以上的正常人群以及90%以上患有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疾病患者的上消化道內有大量幽門螺桿菌存活;由此認定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及誘發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要不要檢測幽門螺桿菌,要看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1.只要飲食及消化功能正常,無如何消化系統症狀(發酸、噯氣、上腹痛、飽脹感、消化不良等)是沒有必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的,即使檢查有幽門螺桿菌,數值不超過100,也無需用藥物殺滅幽門螺桿菌,只要注意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避免損傷胃粘膜屏障功能就行了。


2.平時有反酸、上腹痛、噯氣、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食慾減退等症狀反覆發作或已知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胃部良性疾病就應該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顯示陽性或碳13、碳14檢測數值超過100就應該應用三聯或四聯療法殺滅幽門螺桿菌並積極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免病情遷延難以治癒而誘發胃癌等嚴重併發症。


小克醫學


幽門螺桿菌是由兩名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的,研究發現它是胃潰瘍、慢性胃炎、胃癌的最主要危險因素,60%至100%的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但是大多數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並無症狀,所以什麼時候檢查幽門螺桿菌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現在的觀點是有胃部症狀的時候,另外有家族胃癌史的患者一般建議檢測幽門螺桿菌並進行根除治療。


胃部症狀主要指的是:

1.疼痛,比如左上腹、胸骨、劍突後常出現疼痛,有的甚至可以放射到背部,疼痛可表現為隱痛、鈍痛,脹痛,灼燒樣疼痛、飢餓樣疼痛。

2.疼痛的時間可能在進食後,有可能在進食前1-2小時,有的呈現節律性和週期性。這些都可能是胃腸潰瘍的表現,需要及時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


3.其他炎症症狀:比如反酸、燒心上腹飽脹,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消化不良,如果長期有此類慢性胃炎症狀,且營養不良,應該進行檢測。

4.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不論是否有胃部症狀,都應該定期體檢,並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如有感染,一般也是建議根除治療。



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通常使用的是非侵入性的C13或C14尿素呼氣試驗,此方法方便快捷,,患者無痛苦,準確率也較高,可作為首選。侵入性的比如內鏡檢查,胃黏膜活檢可在檢測幽門螺桿菌同時確定是否存在胃、十二指腸疾病,選擇哪一種方法需要根據具體病情,患者情況綜合考慮。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更多的人。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無名藥師


(2018年8月23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曾醫生為胃腸肝膽外科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的胃酸有比較強的滅菌作用,但唯一滅不了的就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在胃酸的環境下生存、繁衍,並釋放出致病因子損傷胃粘膜,引起胃病。

所以,只要有胃部症狀的人,常規要做一下幽門螺桿菌檢查,如下:

①出現胃反酸、燒心:幽門螺桿菌可以刺激胃酸分泌,使人產生反覆反酸水、燒心等症狀,算是比較早的症狀。

②出現口臭:幽門螺桿菌屬於厭氧菌,也比較喜歡寄居在齒縫,分解殘留食物導致口臭。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門螺桿菌。

③出現慢性胃炎症狀:如噯氣、反酸、早飽、上腹脹、上腹部隱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尤其是萎縮性胃炎,與幽門螺桿菌息息相關。

④出現潰瘍症狀:如飽餐後上腹脹痛,飢餓時上腹痛等胃十二指腸潰瘍症狀。

⑤有家族病史者:幽門螺桿菌可以經過食物傳播,家裡有胃炎、胃潰瘍、胃癌等患者,同居的人也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幽門螺桿菌對胃粘膜產生慢性損傷作用,長期以往會造成不可以性損害,有以上類似條件者,建議做碳14呼氣試驗檢查,排除有沒有感染。目前消滅幽門螺桿菌並不是難事,積極治療,可以很大程度緩解胃病。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感覺到胃不舒服的時候,例如胃脹胃痛,飽脹,消化不良等,成人過了40歲,可以做個胃鏡,順便檢測下幽門螺旋桿菌。我4月份是因為大便稍微異常做腸鏡,順便做了胃鏡才檢測到幽門螺旋桿菌的,平時胃倒沒什麼特別不舒服。個體需不需要做胃鏡,應該到正規醫院找消化科醫生診斷!


阿偉WILSON238675822


有胃病的患者,去醫院看胃病時一定要去做一個幽門螺桿菌檢查,很多醫生讓你做胃鏡,看到照片是淺表性胃炎,然後開幾天的消炎藥讓你吃,吃了藥好一點,你就會以為病好了,其實不然,有的普通胃炎的確好了,但有的不普通的因幽門螺桿菌感染造成的胃炎就會復發,還會產生耐藥性,所以應該看胃病時查一下幽門螺桿菌!以便準確治療!這是我的治療經驗之談!


胃病義工



哈哈哈霍霍玩


這個目前沒有定論,各人看法不同,有的醫生認為,沒有症狀不用去查,有的醫生認為應該積極排查積極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