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九鼎爲什麼放洛陽?

手機用戶756959512


因為洛邑是西周的東都,其地位不在鎬京之下。

我們一般理解,西周都城在鎬京,周平王遷都洛邑開始東周。其實並不是這樣。這種說法來自《史記·周本紀》,裡面太史公提到“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綜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復都豐、鎬”。說明在太史公以前,確實不少學者提到周天子居洛邑,只不過太史公認為,天子定鼎洛邑之後,就返回鎬京居住了。我們當然不說太史公錯誤,不過天子是否可以存在兩個或多個都城呢?

先不說洛邑,岐山應該就是個重要都城。這裡是周人發源地周原,周人宗廟所在地。經考古發現,分佈在岐山附近的貴族墓葬遠多於豐鎬一帶,這說明什麼問題?當然是離都城越近的地方,“權貴”的分佈越集中。所以岐山自始至終應該就是都城。

然後是洛邑,周武王滅商之後,就稱要“宅茲中國”,在中原建宅落戶。九鼎放置在這裡,象徵著對天下的統治。因為這裡是夏商的核心區域,而商在甲骨文就稱“中商”。附近在西周時期也分佈不少貴族勢力,比如蘇國、檀國等。而周天子確實也經常來這裡,比如《穆天子傳》一般認為周穆王從此出發,周幽王的太室之盟也是在這裡。

至於豐鎬,應該就是西方行政中心,連接岐周和洛邑的中點,後來西北戎狄之亂比較厲害,所以周天子也一般居住在這裡指揮,最後周幽王還戰死在驪山。所以,我們認為岐周、豐鎬、洛邑都是西周都城,岐周是宗廟所在地;豐鎬是西方行政中心;洛邑是東方行政中心,在此定都也象徵著對天下的統治。


林屋公子


九鼎,據傳是大禹時,用天下九牧所進貢上來的銅鑄成九尊大鼎,象徵九州。

商代夏後,將九鼎遷至其都城。後來又遷至殷,開始設立嚴格的使用規定,周武王滅商後曾公開展示九鼎。(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隨著統治範圍的擴大,為加強統治力度,周王朝在中原建立新都,選定洛邑由周公負責營建,到周成王五年建成,建成後的洛邑城由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周八師駐守,每師有二千五百人,共兩萬人,用以鎮懾東方。而象徵著王權的九鼎也放在成周城(洛邑)的明堂當中,用以威懾天下。(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春秋時,楚莊王首次於洛邑“問鼎之輕重”,被王孫滿駁回。公元前307年,秦國打通通往洛陽的道路,秦武王直入王都觀看九鼎,在試舉雍州鼎時壓折右足,不久傷重而死。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九鼎不知下落,傳說沉於泗水中,至武則天時,知九鼎難求,遂重新鑄造。神功元年(697)四月,鼎成,置於洛陽明堂當中。


南方鵬


到底有沒有九鼎還是兩說的事兒,假設真的有九鼎吧(反正福陽人都是歷時不夠,傳說來湊的),不然我也沒啥說了。先說,看解釋:(紅線是畫的重點)

上面是基本釋義,如果不過癮,再來一張詳細釋義。

那麼說的直白一點,夏商所謂的九鼎,其實就是九口舊鍋而已……有啥稀罕的呢?

假設,如果,情況真的和福陽人想象的一樣,傳說中的大禹製造了九鼎,從大禹到武王伐紂,也就是大約公元前2070年前後到公元前1044年左右(我數學不好,就算是1000年吧),一口鍋,用了1000年,還能用嗎?

而且,那個時候的人肯定不知道,但是後世我們都知道,如果用銅鍋燉肉的話,肯定是對身體有害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

羊肉以銅器煮之:男子損陽,女子暴下物;性之異如此,不可不知。”這其中的道理是:銅遇酸或鹼並在高熱狀態下,均可起化學變化而生成銅鹽。羊肉為高蛋白食物,兩者共煮時,會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因此不宜用銅鍋烹製羊肉。幾口用了1000多年的舊鍋而已,可能是走的時候覺得累贅吧!隨手丟了而已,竟然有人還當寶一樣供著了,那就供著吧!

這些還是建立在有九鼎的情況下,但是現在九鼎到底有沒有還是兩說呢?估計有也被天下第一神奇的剷剷戳漏了吧?

我是輪迴的刻度,看刻度,有態度!


輪迴的刻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土地都是天子的,陝西周文王建立大周朝,天子想把寶貝放哪兒就放那兒,洛陽只不過是大周的殖民地而已,為什麼不能放?


大秦摯愛詠春


九鼎的傳說由來已久,大禹制鼎就是傳說 ,有些人無腦就知道瞎噴,看看二里頭比大禹晚一千年的青銅器水平吧,連一個碗大的青銅器都造不出來,比大禹晚幾百年的陶寺遺址也就出土了一枚粗糙的銅鈴,大禹時代談何可以鑄造碩大的九鼎!傳說不是歷史,傳說也要經過考古驗證和推敲,年代的技術不可能跨越!大禹九鼎的故事來自唐宋以後,當一個美麗的故事挺好,當歷史會讓人笑掉大牙!有些所謂的歷史問答達人也就是依據民間傳說,牽強附會的找出“定鼎中原”的“傳說依據”,你讓真正的考古學家處於什麼尷尬地位?就當一個好故事吧!


長安畢加索


周天子國都在豐鎬沒錯,周天子因統治需要在洛陽建王城是真的,在洛陽處理東方諸侯國事務也是真的,但是,京指京師,國都,而邑是指城市,周公營洛邑是洛陽城建的開始,洛陽對西周束說十分重要,直至東周平王東遷,直接把國都遷往洛陽,洛陽從東周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都。


靜靜的河16


定鼎中原,宅茲中國。

不要亂摸,容易被砸死。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

先秦時期的國之重器,之前是食器,後來演變為禮器。九鼎是王城,王權的象徵。

秦以後,傳國玉璽代之!

先秦時期,如果沒有九鼎,在那個時候就是得國不正,你沒有象徵王權的九鼎,自己都心虛。

就如同後來的皇帝,沒有傳國玉璽,就心裡不踏實一樣的道理。

西周,洛陽是成周。

另一個說法是周人想把九鼎往西拉,可是到了洛陽九鼎就跟生了根一樣,不動了,怎麼拉都不一路往西了。

這東西很玄。


行者視野


九鼎,傳說大禹把天下分為九州,鑄造九鼎代表至高無上的王權。夏商周三代把九鼎作為國家政權的象徵,高規格供奉。

把九鼎安放在洛陽,大概有一下幾個方面。

一是確保權利集中統一。成王年幼,周公攝政,他不是王,卻要履行王的權利,這在中國曆來社會中都是反大忌的。會引起天下人的猜疑。這就需要來證明。九鼎安放在洛陽,這就證明周公攝政取得了合法地位。擁有了王的權利。周公說,由於洛邑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以後各諸侯國每年都要到洛邑來朝拜。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二是加強對殷商舊民的管理和統治,及時處置突發情況。當下,西安距離洛陽將近400公里,坐高鐵不到2個小時。而在西周交通不大發的情況下已經相當遠了,更何況洛陽以東還有廣大的地域沒有臣服西周,加之後來受封在殷商之地的“三監”和紂王的兒子武庚叛亂,使得這裡需要及時處理各種突發情況,因此周公和召公分陝而治,河南陝縣以東周公管理,並營建洛邑,屯兵殷八師。

二是推行新的管理模式。這就是《周禮》。這是一部通過官制來表達的治國方案。天官主管宮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軍事,秋官主管刑罰,冬官主管營造,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其中禮的體系最為系統,如用鼎制度、服飾制度、禮玉製度等等的具體規制。周武王死後,雖然推翻了殷商的政權,但是,各種部族實力還是很強大的,遠沒有使國家安定下來,這就需要強有力的人物來完成這一使命,而當時,周武王周圍的能人很多,名流青史的人也很多,那是一個家族實力非常強大的時代,要把這些人的關係都處理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遠離鎬京就可以減少阻力,少一些反對的聲音。


關中拾遺


我覺得吧,殷商的後毋大方鼎都能穿越千年流傳於世,各種大大小小的方鼎圓鼎獸鼎都能流傳至今,夏禹王九鼎也並非空穴來風,只是暫時沒重現於世罷了,說不定就埋在那個幾朝古都的沃土之下,早晚而已。


綁架一片雲兜風


儘管周人自稱帝嚳之後,但周人從周文王的爺爺才從“ 戎狄之間 ”遷到西岐,自身的正統性飽受置疑。

周人是帝嚳之後,帝嚳乃河南商丘人。

《史記-周本紀》:“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

……………………………………

周人“自攛於戎狄之間”

《史記》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自攛戎狄之間

……………………………………

而居於天地之中的洛陽,是“有夏之居”也是商朝的“西亳”,重要的是洛陽也曾是周人自認為祖先帝嚳曾經的都城,所以,據九鼎以都洛陽,就顯的無比的正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