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推出全國首條碳纖維「輕量化」產品批量生產線

2018-09-07 11:34 | 紹興晚報

柯桥推出全国首条碳纤维“轻量化”产品批量生产线

“看,這是我們新生產的‘輕量化’輪轂,用碳纖維和高分子材料複合而成,今後批量生產,單價不到70元。”9月6日,浙江來福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偉潤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們已和滴滴共享單車、愛瑪電動車達成長期合作,今後將每年提供上千萬個“輕量化”輪轂。

市面上,碳纖維“輕量化”產品量少價高。潘偉潤拿出一個高端山地車的碳纖維輪轂,重量的確很輕,但單個價錢在400—600元。“它貴就貴在製作工藝上。”潘偉潤解釋道,國內約80%的碳纖維複合材料製品都採用手糊工藝,即一層碳纖維布、一層混合著膠水的高分子材料,在模具上反覆疊加、烘乾後製成。一個山地車輪轂的生產週期為3天左右。

手糊工藝的生產效率低,在高度自動化的工業時代,直接導致了碳纖維“輕量化”產品未能實現普及。而“來福模具”最新研發的一套生產線——超長碳纖維複合材料成型裝備,則讓碳纖維“輕量化”產品的批量生產成為可能。

“這套裝備可將碳纖維和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溫度下,以一定比例均勻膠合,最後可通過注塑、模壓、注壓等多種方式成型。”潘偉潤表示,他們製成的首個產品就是滴滴共享單車的輪轂,一個24寸輪轂的生產時間為2—3分鐘,且比市面上應用較多的、同樣大小的鎂鋁合金輪轂還要輕400克左右,而其他性能也不輸。

獨闢蹊徑的創新,註定要面對無數困難,“來福模具”也不例外。碳纖維越長、越多,產品就越牢固,但與高分子材料的融合也越難,怎麼處理?高比例的長纖維與高分子材料混合後,流動性差,容易堵塞注射槍,又該怎麼處理?設備高速運轉中,如何控制好碳纖維、高分子材料的配比?……這些難關,都在數不清的白天和黑夜裡一一攻克。

記者瞭解到,這套新研發的裝備共申請了10個專利,有3個是發明專利。“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的路就好走了。”潘偉潤說,接下來他會不斷改進生產線,擴充產品品類,提高產品性能,拉長下游產業鏈。同時,還會批量“複製”新裝備、新模具向行業內推廣。

(原標題《兩分鐘“塑”出一個碳纖維輪轂 柯橋推出全國首條碳纖維“輕量化”產品批量生產線》,原作者陳松。編輯徐添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