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在進化過程中有什麼用?

馬欣玉


藝術在進化過程中,大則推動文明進步,社會變革,開一代之風氣,中則移風易俗,教化民風,小則成就大家,改變個人命運。

小篆進化成隸書:先說推動文明進步,社會變革,開一代之風氣

這個我們可以從書法來說,眾所周知,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文字紛繁複雜,風格各異,後來書法大家李斯幫忙用小篆統一了六國文字,這個算是用藝術推動了文明的進步。巧的是沒過多久,一些抄抄寫寫的小官小隸開始了一種“草書”,簡化了小篆的寫法,讓壁畫有而來方折,有了蠶頭燕尾,這樣書寫起來比小篆更為快速,便利,也更加容易學。因為是小官小隸發明的,就叫做“隸書”,隸書發明之後,很好的推動了文化傳播的效率提升和民間學習的速度,也淨化出了一種非常偉大的基於字體的藝術分支。成為漢代主要文字。這一書法藝術在後代一直深刻的影響了中國文明的發展。再往後的章草、楷書、行書、草書等等都開始循著一條這樣的路線淨化下去。


當然,更突出的案例是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那時候一堆群藝術家都在進化,各種藝術門類也在進化,文藝復興之後,歐洲文明受到了深遠影響,這個影響至今仍然存在,甚至連更加全球化。


二、移風易俗,教化民風

《荀子·樂論》:“故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平和,移風易俗,天下皆寧。”荀子認為,音樂可以使民心向善,深深地感動人,使社會風氣和習俗得以改變。因此禮樂兼用,才能使社會安定。荀子強調聲色之慾,與生俱來,只能“心止之也”。但對於心,只能用樂來感染,通過樂促使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進而達到人們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改變,最終實現影響整個民族性格、整個社會風氣的社會功能。

儒家的關於文藝具有移風易俗的社會功能的思想,在中國美學史上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其實,我們後世不同朝代出現了唐詩宋詞元曲,戲劇小說,歌謠,都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在革命年代,紅歌的流行也起到了教化民心,使民心皈依的作用。


三、影響個人或群體創作

我之前寫過一個因為西方照相技術傳入,很多人開始畫瓷板人像,因而誕生了一個行業,養活了許多人,改變許多人創造的路徑,也是這樣案例。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繪畫,梵高的繪畫,達芬奇的繪畫,還有現代藝術的產生,都形成了這樣的作用的。


盛唐豪歌李藝泓


藝術是為追求思想高度和精神自由之人準備的最好的禮物。人們除過從藝術中感受到形而上的美學意義,陶冶人的情操外,藝術還是人們精神力量中不可或缺的審美對象和強大動力。

遠古時期的原始社會,人們茹毛飲血,如果能填飽肚皮,不再忍飢挨餓,不再遭受動物、天災、疾病的傷害,就是最大的滿足。那時,人們對藝術沒有感覺,因為藝術距離人們現實生活過於遙遠了。

布格羅《維納斯的誕生》

但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原始人同樣具有審美能力。他們看到天空飛鳥和水中游魚的形態很美,把它們刻畫在石頭上和樹皮上,看到花朵很美,同樣會把它們用簡潔的線條畫出來,在勞動之餘拿出來慢慢玩味。

只不過,原始人把主要精力用在瞭解決生存問題上,對藝術美的追求並不明顯。

隨著人類社會逐步發展,人們把吃穿住行等生理需求都基本解決後,就開始注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度了。追求精神生活靠什麼?毫無疑問依靠藝術。

喬爾喬內《田園合奏》

可以說,藝術跟人們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是人們對現實生活入木三分的認識後,依靠自己的想象,進行提煉、歸納和昇華後的產物。沒有生活的積累,就沒有動人的藝術誕生,藝術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而慢慢發展起來的。

最開始,人們對藝術的認識停留在描摹日常所見的狀態,比如,原始人描繪各種動物花朵圖形,畫打獵和勞動場面,就是最初級的藝術。那時,文字還沒有誕生,藝術具有記錄日常生活的作用。

提香《鏡子前的維納斯》

又過了幾百年,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們覺得,藝術不但要跟所描繪的對象要像,並且還要美。於是,人們開始在藝術中加入自己理想化的願望。比如,畫一個美女時,把好多美女的優點集合到一個人身上,畫出來的這個美女,無論是臉蛋、身材、氣質等,都是出類拔萃的,美得讓觀者不忍心離開目光。

當這種畫法畫了很長一段時間後,畫家們又覺得這樣畫太甜膩太死板了,應該給畫中物象加入思想和感情,加入擬人化和象徵化的表達,這樣才更能打動人。

唐·韓晃《五牛圖》

於是,歐洲畫家把神話中的各個人物畫不再畫成面目獰猙的怪物,而是畫成情感豐富飽滿的常人形象。中國畫家們則把梅蘭竹菊,高山大川長河等擬人化,託物言志,給它們賦予孤傲、高潔、隱逸、堅貞、樸實、平淡、崇高、堅韌的品質,非常具有人性化。

這樣的畫,因為融入了文化內涵,使作品具有了非常強的凝聚力,代表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品格,因此,能強烈引起共鳴,具有洗滌心靈,教導人們熱愛生活的作用。

高更《我們從哪裡來》

再後來,有思想的畫家,進一步挖掘藝術的表現深度,從其它藝術形式中兼收幷蓄,給繪畫中植入了哲學命題,讓繪畫的深刻性達到了哲學高度,解決了許多人的煩惱和困惑。

到現在,繪畫走到了後現代主義,表現精神和靈魂層面的東西,是畫家們喜歡探索的主題之一。


鴻鵠迎罡


藝術的確不能證明自己在生物進化過程中起到了什麼作用,但藝術能夠證明智慧生物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時代特徵,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生產力水平化石”。

藝術相對於生物的繁衍生息來說並不是主要的,因此要產生藝術,必定要集齊幾個先決條件,其一是創造藝術的生物必須具備基本的審美和理解、再造“美”的能力,其二是這一生物必須有一定的生產物資剩餘。

這兩個條件的意義是什麼呢?動物之中也有具備基礎審美的種類,比如園丁鳥。這種鳥的雄鳥會收集各種色彩豐富鮮豔的花朵、果實和人工材料,來搭建精美的求偶巢來吸引雌鳥芳心,但這種行為顯然並不能稱之為藝術,因為藝術本質上是對於客觀世界的理解與重構,而像園丁鳥一樣,只是為了迎合雌鳥的審美來搭建巢穴,這種行為並不構成對客觀世界的理解,也就談不上藝術一說。

由此可見,藝術對於一個星球的生物種群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因為出現藝術,就代表著這個星球出現了智慧生物。

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藝術形式,是各地考古發掘中找到的巖壁畫和殉葬石器、骨器、陶器等,這些巖壁畫和石器、骨器、陶器拙樸的圖案雖然十分簡陋,但已經能夠基本表現出遠古人類的生存狀態,他們眼中的世界和生產方式,這就是古代藝術對於人類生活的重現作用和考古價值。

而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藝術對於不同地區,不同文明的文化意義會顯得越來越明顯:愛情海文明出土的精美陶器和金銀器;埃及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兩河流域出土的精美石雕和巨型石刻;以及中國出土的陶瓷、磚畫、帛畫等藝術品……均顯示了不同地區文明發展的方向、生產力發展水平、生活狀態和民族心理,這些是僅靠史籍考據不能填補的歷史價值。

當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不斷髮展之際,藝術的創造與演變也在相應發生著變化: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顏料以巖彩、礦石顏料等天然顏料研磨配比為主,因此能夠表現的顏色相對有限;而到了工業時代,突飛猛進的化學工藝讓新古典主義時期的畫師們有了更多的色彩選擇;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後期,照相機取代了部分古典油畫的作用,古典靜物與人像畫家不再有市場,於是印象派與超現實主義繪畫開始油然而生……如今,隨著各種高科技元素不斷湧入我們的生活,各種先鋒藝術、裝置藝術、行為藝術開始進入大眾視線,這些內容無一不在說明著人類生活的變化和視野的提高。

綜上所述,藝術在進化過程中,的確不能顯示出明顯的主動性作用,但她依然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瑰寶。她或許不能改變什麼,但可以證明我們經歷了什麼,創造了什麼,思考了什麼。

更多與神話、歷史、美學有關的問題,請關注本人頭條號,謝謝通讀。


在下翩竹


藝術在進化過程中有什麼用?


題主真的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只是回答這個問題的確很有難度。儘管有很多純粹從藝術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的答友,我還是想從進化心理學的專業角度來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並且以兩幅名畫:大衛的《馬拉之死》和蒙克的《馬拉之死》作為例子進行分析。期望能夠讓題主和讀者能有一個新的視角。

達爾文的進化論:兩種進化的適應器


進化是指有機體隨著時間發生的變化。大家所熟知的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可以說是他對進化生物學的最高貢獻。這個理論包括三種必要成分:變異、遺傳和選擇。所謂自然選擇就是由於遺傳變異的不同繁殖成功率,導致有機體的性狀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除了自然選擇之外,達爾文還提出了另一種進化理論:性選擇理論。性選擇被用來解釋那些有利於擇偶成功的人類特性的進化過程,它一般通過兩種過程來發揮作用,即同性競爭(想想看,因為同性競爭,我們失去了一位才華橫溢的俄羅斯詩人普希金,36歲的他死在了跟情敵的決鬥場上)和異性選擇(知道孔雀為什麼要炫耀它豔麗的翅膀了吧?)。在

同性競爭中,勝利者能夠獲得更多的交配機會,從而更有可能繁殖成功。而在異性選擇中,如果個體擁有異性所偏愛的特性,那它就更有可能繁殖成功。性選擇的這兩種過程相互交織,導致了進化的發生---即由於交配成功率的差異而發生的性狀改變。

進化過程帶來的一個重大產物就是適應器(adaptations)。適應器是由選擇過程所塑造出來的。選擇就像一隻篩子,它作用於每一代,將那些無助於繁殖的特徵過濾掉,而那些有助於繁殖的特徵則被保留下來。這個篩選過程一代代反覆出現,以至於每一個新的自帶都和親代存在少許差別。這種自然選擇過程對於適應器的形成是必需的。在每一代中,通過這一篩選過程而形成的那些特性之所以做到了這一點,是因為他們比群體當中存在的其他(競爭性的)設計特徵更有利於解決有關生存和繁衍的適應性問題。因此,有兩種非常重要的適應器:一是為了生存而形成的適應器(比如對蛇的恐懼,可以讓我們免遭毒蛇的攻擊,而提高生存的幾率);一是

為繁殖而形成的適應器(比如我們都願意選擇孔武有力的英雄作為我們的約會對象)。


死亡焦慮:恐懼管理理論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提出人有兩種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從此,心理學家們對死亡的研究一直在關注。心理學中的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認為死亡同時具有必然性和不確定性。個體非常清晰地認識到死亡的必然性,每個人最終都得去面對死亡,因此在死亡提醒下會引發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感。但死亡又具有不確定性,個體並不知道死亡什麼時候來臨,突發事件、天災人禍等都有可能導致突然的死亡,這種不確定性帶來更多的是一種焦慮感。

死亡焦慮(death anxiety)和死亡恐俱(fear of death或thanatophobia)均可用來表達個體預期死亡時產生的緊張、懼怕、憂慮等交織而成的負性情緒狀態。死亡恐懼會摧毀個體正常的心理功能,只有那些成功管理恐懼並獲得心理平衡的個體,才能生存並繁衍下來


為了“管理”這種死亡恐懼,人類在漫長的進化中發展出了世界觀與自尊來緩衝死亡焦慮。焦慮緩衝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世界觀的信念,相信自己所持有的文化世界觀的正確性,第二部分是相信自己所遵守的價值和價值標準是文化世界觀的一部分,相信自己能夠面對或是超越所遵守的價值和價值標準,例如自尊。

對世界觀的堅守和自尊追求,是人類的兩個基本恐懼管理機制。後來研究發現“建立和維持親密關係”可以作為第三種恐懼管理機制。更為重要的是,親密關係還是自尊與世界觀獲得的最初和主要來源。因此,親密關係不僅可以緩解死亡憂慮, 而且是首選方式。自尊追求與世界觀防禦, 只是親密關係資源喪失後的替代選擇。

《馬拉之死》:死亡的藝術表現

人類有一種求生怕死的本能。如其他動物不同,人類能夠意識到自己時刻面臨著死亡威脅,並且“必死無疑”,這一宿命蘊含著可怕的無意義和徹底的虛無,因此在潛意識層面,死亡極端令人恐懼。儘管死亡是人類個體的必然,卻是藝術家們表現的永恆主題之一。面對同一死亡事件,不同的藝術家們的作品卻千差萬別,但同時都會成為藝術精品。


《馬拉之死》就是典型的案例。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激進的雅各賓派著名領導人馬拉於1793年遇刺身亡。作為法國新古典主義的旗手,雅克•路易•大衛當時就創作了《馬拉之死》,以紀念自己崇拜的政治偶像兼密友馬拉。

而100年後,另一位挪威偉大的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先驅愛德華•蒙克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留下了另一幅傳世名畫《馬拉之死》。“藝術品只能來自人的內心;藝術是由人的神經、心靈、大腦和眼睛所構成的圖像”,蒙克的筆記中揭示了藝術家創作的真諦。恐懼管理理論則提供了揭示這一真諦的途徑和方法。

大衛通過《馬拉之死》把恐懼昇華


大衛的《馬拉之死》完成於1793年,正是鐵血崢嶸的法國大革命歲月,彼時大衛正是一名狂熱的革命者。由此接觸到一些反封建的革命黨人,如雅各賓派的領導人羅伯斯庇爾、馬拉等,他在政治思想和藝術觀念上產生了一些變化,創作了一些富有時代精神的作品。當大革命的風暴到來時,大衛已經不僅僅是畫家,他還作為社會活動家、革命家積極投身於革命鬥爭。這導致他在創作時,表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鮮明的政治立場。他把藝術當作戰鬥武器,以一名勇敢的戰士形象登上了畫壇和政壇。

激進派領袖馬拉成了大衛崇拜的政治偶像和親密的戰友。看到馬拉被刺身亡的現場,當血淋淋的恐怖事實降臨的時候,大衛也感到了恐懼和悲傷。因為就在暗殺發生的前幾天,他曾看望過身體欠佳的馬拉。當時馬拉正頭纏浸滿醋水的白布巾,半躺在浴缸裡,浸泡癢得十分難受的溼疹,那是多年來為躲避保皇派的迫害,長期在陰暗潮溼的地窖裡工作而染上了嚴重的溼疹而落下的疾病。為了減輕病痛,他每天不得不花幾個小時泡在帶有藥液的浴缸裡。浴缸前是一個立放著的板條木箱。上面放有墨水、信紙和鵝毛筆,成為他簡易的辦公用桌。然而,大衛並沒有簡單地把自己的憤怒通過畫作表現出來,而是把這種憤怒轉換成懷念。因為懷念卻能引領人們沉入情感的積澱,走向更為廣闊的生命體驗。大衛在《馬拉之死》的創作中,近乎自然主義地表現一樁可怕的謀殺案現場:馬拉右側鎖骨下被刺的傷口,鮮血已染紅了浴巾和浴缸裡的藥液,握著鵝毛筆的右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左手緊緊地握著兇手遞給他的信,上面寫著:“1793年7月13日,馬麗安娜夏綠蒂科黛,致公民馬拉:我是十分的不幸,為了指望得到您的慈善這就夠了”。浴缸旁立有一個木臺,這是馬拉辦公用的案臺,上有墨水、羽毛筆、紙幣和馬拉剛剛寫完的一張便條“請把這5法郎的紙幣交給一個5個孩子的母親,他的丈夫為祖國獻出了生命。”

但大衛並沒有過分地渲染血腥和恐怖。而是以單純、簡潔的構圖打動人心。除了安詳的人物、白色的浴巾、綠色的桌布、黃色的木箱,再沒有太多累贅的圖像。構圖壓得很低,上方的黑色佔去了大片面積,營造出莊嚴、肅穆的氣息。馬拉如同過度疲勞而靜靜睡去一樣,手中還握著鵝毛筆、刺客遞給他的信,浴缸旁的木臺上擺放著墨水瓶、鵝毛筆、幾張紙幣和一封便條。這一切顯然是想通過道德和人格的感召來襯托謀殺的罪惡。同時,以死者頭部和身體及肢體的傾斜下垂將這一令人震驚、憤慨的事件給人們帶來強烈的壓抑、沉悶和悲痛之感。馬拉工作的木臺有如紀念墓碑一般,使畫面產生了一種凝重、莊嚴的氣氛,畫家精心安排的法文:“獻給馬拉——大衛”恰如石碑上的銘文。


蒙克的《馬拉之死》赤裸裸地表現對愛情與性的渴望與恐懼


在親密關係方面,蒙克沒有大衛那麼幸運。他從5歲開始,就不得不習慣死神隨時抓捕。死神把他好端端的七口之家摧毀成一片廢墟。要麼死亡,要麼瘋狂,他在廢墟之中接受死神的精神凌遲。1902年之後,蒙克壓抑、暴戾的性格終於爆發,捲入到了激烈而富有戲劇性的人生旋渦裡,尤其是與女性的關係。儘管蒙克的繪畫逐漸取得了成功,但無論在德國還是在挪威,他一直過著漂泊、頹靡、困頓的生活。已到了戀愛、結婚的年齡,但與女性交往的失敗經歷所引發的“強迫性妄想”,使蒙克對兩性關係一直抱有一種罪惡感。雖然他外表高大、英俊,卻無法與女性坦白交心,對婚姻則更加謹慎,深怕籠罩在他家族的肺結核病會遺傳給自己的下一代。這使得他和挪威富商的女兒朵那•拉珊那次真正的戀愛經歷產生陰影,他們相處了四年,最後他因精神上實在無法承受朵拉強烈的愛慾而提出分手。當時朵拉竟拿出手槍以死相威脅,受驚嚇的蒙克欲奪下她手中的手槍,卻因槍走火致使他左手中指受了重傷。他的左手因此留下了後遺症,每當拿起調色板,手指就會疼痛不己。因為這些原因,蒙克把女人“視為自然力,不是吸血鬼就是原始的母親,都是些亙古不變的生殖力的偶像”。蒙克相信性除了繁殖的意義之外,本來就具有毀滅性。

蒙克所有表現女性的作品幾乎都反映了這種複雜的心態。他視性愛為嫉妒、絕望、死亡。《馬拉之死》表現的正是男女歡愛以後,女人把男人殺死的情景。被殺死的男人躺在床上,女人則站在床邊面向觀眾木然而立,整個畫面血腥暴力,令人為女人的殘忍不寒而慄。它的創作源於那次手槍走火事件。在畫這幅畫時,雖然他用了模特,但實際上這個女人是以朵拉•拉珊的形象出現的。這幅作品既表現了因憎恨而發呆的感情,也表現了一種似乎永無止境的慾望。畫面中各個部分都可在蒙克關於那次槍擊事件的筆記中找到根據。比如畫面中桌上放著的水果,實際就是朵拉•拉珊在手槍子彈全部打出前端上來的水果,還有圖拉的一頂華麗的帽子也出現在這幅畫中。可見朵拉在蒙克的心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無論是愛,抑或是恨。

蒙克的《馬拉之死》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素是色彩,補色成對地、一組組地安放:藍色與橙色、紅色與綠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在色彩結構上,他運用色彩的對比和床上遺留的鮮紅色的血來傳達毀滅的愛。畫中女刺客科黛的膚色是明亮的,而馬拉的膚色卻是陰暗的,兩人的面部對比尤其明顯。蒙克激活了原本是兇殺的悲劇,表現了馬拉被害時的騷動,他把馬拉浸泡身體的浴缸畫成了短直線構成的床,這些細節的處理有可能傳遞著馬拉和科黛之間存在某種曖昧關係的暗示。同時,畫中使用動盪、扭曲、顫動的曲線,這些線條帶有動感並飽含激情,帶給了人一種不安與恐懼感。更特別的是,他在整個幾何構成形式上的安排,將兩個主體垂直與水平相交叉的方式放置於畫面中,形成了十字形的構圖。這種構圖方式令人聯想到結構簡潔的“十字架”,將視覺上的衝擊做到了極致,有極強的感官和心理暗示,打破了在視覺上保守的構成。畫面的這種結構,使人更強烈、深刻地感受到潛藏殺機的毀滅性之愛。作為悲情寫實藝術家,蒙克通過《馬拉之死》表達他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和恐懼。

同樣的歷史題材,因為藝術家們面臨死亡恐懼時採取的應對方式不同,導致其文化世界觀、自尊和親密關係經歷的喚醒方式各異,大衛的《馬拉之死》把謀殺案昇華成革命英烈的故事,把殘暴的政客塑造成令人肅然起敬的英雄,成為了革命的宣傳畫;而蒙克的《馬拉之死》則把自身內心的對死亡的恐懼與親密關係的渴望赤裸裸地表現出來,成為解讀人類個體面臨死亡時的一面鏡子。他用藝術征服了宿命


這兩幅傳世之作,留給人們更多地對藝術,對生活,對死亡的深思和對人類生存價值的探討。


李同歸


藝術在進化中的作用我們可以把它歸結為藝術的社會屬性,那麼藝術在對於社會的屬性上我們的藝術是如何的作用的呢?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追述到我們的遠古時期,首先我們的遠古時期的話是一種群族性的奴隸社會,在這時候的藝術表現為我們的藝術是服務於人們生活的,那會兒社會上有圖案,也有自己的圖騰文化,那麼意味著我們每個系族之間的文化是有區別的。有著嚴格的區分。這種最簡單的圖案便是那會的一種圖標。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藝術形式也同樣發生了變化,從我們的石器藝術表達形式進入了我們的以青銅器皿為主的青銅器皿時期。

這都是以器皿的藝術形態存在的,那麼文化與藝術是分不開的,我們常說的藝術高於生活,而藝術又來源於生活。所以藝術形態的形式影響著我們的社會意識形態的發展,推動著社會形態的變遷與發展。

而在封建社會時期時的,各種形式的藝術形態,我們中國出現的國畫,版畫之類的,都是藝術形態的發展,促進社會藝術形態的發展。這個是隋朝時期的國畫,從這裡的筆法以及繪畫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藝術形態跟風更加趨向於開放,而且人們的思想意識也更加的前言了。

這個時期思想比隋朝更加開放,這時期的人們生活比較安逸,生活比較富裕,長時間沒有戰爭的侵害,所以人的文化藝術水平在不斷地發展。這個時期主要呈現出的是一片繁榮的景象。在藝術文化上主要表現在文化融合,藝術交流。表現目標主要是以仕女圖,與山水畫為兩個主流。各個地方之間的文化出現巨大的碰撞。藝術在這個時間段中我們說中國的藝術基本上已經達到了相對的水平。
當然在這時期的人們主要是寄情于山水,社會相對而言更加的富足。安逸,統治者一樣處於安逸的狀態。

我們中國的藝術與社會的發展在這個時期就形成了一個分流,一位日本學者曾說中國捱崖後無中國。這就是這麼個意思。這時期的外國同樣也在發展自己的文化藝術。

十四世紀開始意大利開始進行文藝復興活動,這時候的人們思維觀念空前的開放,以宗教藝術慢慢的向人文藝術的方向轉變。這時候主要是以但丁(意)。被譽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所創作的長詩《神曲》,明確表達了自己對天主教會的厭惡,率先對教會提出批評。達·芬奇(意)。他把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創作了許多完美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代表作有《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莎士比亞(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文學巨匠,一生創作了三十多部劇本和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些作品深刻的批判了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和社會陋習,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

這是由宗教藝術向人文藝術觀念轉折的,肯定人的價值觀為主導的人文藝術。後期的提香的作品《沐浴後的維納斯》

由現在的人文主義情懷慢慢過渡到我們的後來的藝術觀念的變化,出現了以莫奈為代表的印象派主義藝術

以及後來的後印象派主義

藝術觀念的發展,同樣也正事社會文明的進步,藝術形態的發展能夠促進社會藝術觀念的發展。以及後面出現的以馬蒂斯為主的

接下來藝術形態出現的以畢加索主要代表的立體主義派,這些不都是以藝術觀念的存在,同時推動著社會藝術形態的發展,所以藝術以社會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到了現在的藝術形態各種各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社會是不是跟著我們的藝術形態的發展而發展呢,其實可以說是的,因為這兩個是一個相互存在的關係。藝術源於社會而高於社會的發展。畢竟藝術是一種意識形態,而我們說實踐要先於意識形態的存在而存在。


有觀點的視覺


謝謝你的提問。很多時候,藝術的作用在進化史上也是科學家們一直研究的問題。對於進化來說,其實藝術並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藝術卻是人類發展文明前進的基石。

因為在古時候,人們不像現在一樣有很多的娛樂方式。藝術的演化發生很大程度的豐富了古時候人們的休閒生活,也進一步的啟發了人們的藝術細胞。

還有另一方面應該就是也和古時候的社會環境有關,就像在中國古代,藝術創作,如寫詩,畫畫、彈琴等藝術方式,都在不同的方面體現了一個人的興趣和當時的社會文化走向。

所以說藝術在進化過程中並非全無作用,而是對人們的思想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豐富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怪怪菜鳥


藝術在進化過程中唯一的作用就用腦,訓練大腦的感知能力、識別能力、把控能力等等。

除了這些,其他沒什麼用。人餓了,難道靠藝術就能當肉吃?面對豺狼虎豹,來哥們,別吃我,咱們欣賞藝術,來來來。可能嗎?當然不可能。

但是藝術會間接的凝聚力量,最常見的就是遠古壁畫,人類通過一定的“藝術”形式來達成某種默契,團結協作,抵禦猛獸,捕捉獵物,這樣就有肉吃了 。只不過那時候他們沒有藝術這個概念。


藝術是基於道德而建立的,在一個沒有道德約束的社會形態下,藝術沒有生存的土壤。

簡單來說就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只有滿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才可以談其他的,否則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在人類最初的生存環境下,一天的的主要內容就是繁衍、捕獵、防禦、休息,活命都是問題的情況下,其他都沒有意義。

後來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生存所佔用的時間越來越少,大量的空餘時間,總要找點事幹啊,於是沒事就在地上、牆上寫寫畫畫,億萬年後,就是我們看到的壁畫。

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始終伴隨著三大問題:疾病、飢餓、戰爭。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消滅。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宗教這一藝術形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面對疾病,人類無力抵擋,便向所謂的“天”來求救,為啥都和天聯繫呢,我估計是人一抬頭只能看見天,所以咯

打仗更是如此,用所謂神的指引來激勵戰士的鬥志,打垮對方的士氣,取得勝利✌。

所以人類發展到今天,和文化藝術密不可分。

不少歐洲中世紀油畫的誕生,最初就是為了帝王享樂所用,皇帝選妃也是通過畫作這一途徑。

這是歐洲宮廷的貴族夫人。
這幅也非常唯美,人物很好的融入到環境之中。

主題是新生,地上有許多蛋殼,表現了對新的生命的美好向往。
非常典型的歐洲中世紀男子的裝束,看起來應該是宮廷守衛,或者是將領。

明顯的宗教活動,似乎在投票或者是競拍,看手指就知道。不過也能明顯感受到蹲下男孩的沮喪。

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藝術史。


金小主666


藝術在進化過程中有作用,就是對藝術的褻瀆和退化。好比人的進化論一般,許多人都認為人是進化而來的,其實恰恰相反,人是在退化的。


關於人類的起源也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是人是猩猩猴子進化而來的,或者什麼超自然的神創造的,這是無知的表現。中國文化認為道者萬物之宗,生天地,育萬物,也就是人是天地合而生來的。道生了萬物,包括人,人從開始就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要不然早被淘汰掉了。

有什麼樣的文明造就什麼樣的文化,天地合萬物生,生了我們,所以我們從古至今自稱是天地之子,龍的傳人。蠻夷認為雜七亂八的版本,正說明它們不懂人類文明,理解不透徹我們的文明。他們認為自己是猴子進化來的,並且還要把中國人拉進去,太可笑了。他們也認為人是不斷進化的,這是無知的表現。



現在回過頭來看藝術在進化過程中的作用,同樣如此。美學和藝術的極致,就在中國。宋朝有最先進的文化,最先進的經濟,最先進的手工業科技。在這期間,湧現出許多的著名詩人和畫家書法家等。現在的藝術呢,再去比比,簡直是不堪入目,是對美學和藝術的褻瀆,同時也說明了藝術是在退化而已。


大家都知道有白天就有黑夜吧,白天黑夜來回循環。一年四季也在循環交替。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曾經我們的文明,美學藝術的極致,現在變成如此。也不是不能理解,但隨著新時代的開啟,相信我們的藝術,少點西方元素,迴歸中國美學藝術的神韻等內涵的美,定會有更出色的作品出現。

文化自信,從己做起。原創不易,謝謝支持。


崇儒


我說一下我的觀點!說起來有些荒唐但是還望海涵!

我認為藝術本來就存在,是一個完整體,從人類誕生到現如今,只不過是對於藝術探索過程罷了😁藝術好比一個球體,我們不斷的發現這個整體的一部分!總有一天我們會認清藝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我還發現不光我們人類懂藝術,大自然很公平,將藝術分散到個個領域,個個物種上,我們畫的動物畫可以稱為藝術的!那畫中物體的實體更加具有藝術性了!這毋庸置疑的!所以說啊人類想要全面瞭解藝術,就得了解所有生物!那還是很漫長的過程!

就拿小鳥來說他們的巢穴那可是藝術品,包括蜜蜂的巢穴那可是藝術品!許多建築大師都模仿的,所以說藝術發展!根本就是一個發現過程!並不是我們創造了藝術!我們就是負責發現不參與創造的!

從遠古的石刻,象形字,圖畫!到千年前的畫,雕刻,好像就是傳承發展,從簡單像複雜演變,最後又迴歸本真,就是簡單!我們只不過是這個輪迴的見證者!參與者!不是創造者!

我們就是這個作用!歷史會莫名的相像!我的一點淺薄意見!











相魄


藝術作為生活中的調劑品,可能並不是必需品,但是在人類歷史進程中,藝術是起到促進作用的。


上古時代,人類處於矇昧階段,但是,從出土的歷史遺蹟不難發現,古人是懂得美的,他們留下了古老的壁畫,簡單古樸的飾品,這些就是原始的藝術品,這些東西的存在,證明了藝術是人類對美的一種原始的追求,就是這種對美的追求,促進了人類文化的進步。

無論是東方藝術還是西方藝術,所追求的美是一致的,從原始的藝術進步到當代藝術,正是這種對美的不懈追求,才有了當今社會上琳琅滿目的藝術品,從繪畫到雕塑,從園林到建築,從城市到鄉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藝術元素無處不在,其實藝術作品已經融入人類的生活的每一個點點滴滴中,大到城市的設計,小到一個牙籤,都是一件藝術作品,其實通過這些事例不難看出,藝術對社會的發展是有很大關係的,與科學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