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民以後大面積種玉米,發展前景怎麼樣?

雪裡紅4326


如果農民以後大面積種玉米,發展前景怎麼樣?

筆者以為,今後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並不會盲目的擴張或者急劇的減少,更多時候會根據市場需求來保持一個穩定的範圍內來回的波動。

畢竟有政府在主導著國內的玉米種植面積,在我國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已經進行了3年,並且取得一定成就,這些經驗足夠為我國今後對於國內玉米種植面積的把控提供參考和依據。

2015年以前,我國玉米種植面積連續十幾年上漲!

從近幾年年國內玉米種植面積的變化趨勢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

自從2005年以來,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實現了聯繫11年的增長,從當年的2635.8萬公頃一路飆升,直接到了我國玉米種植面積的最高值3812萬公頃,創下了歷史最高值。

在此背後,是我國玉米市場需求總量的提高,和國內玉米市場價格的上漲,帶動了農民種植玉米的熱情無比的高漲。也就是從2005年開始,玉米種植效益超過很多秋糧作物,迅速的成為我國第一大秋糧作物。

這一點,從我國的玉米收儲價格標準中也能夠一見其端倪。2008年,一等玉米臨儲收購價格為0.76元每斤,到了2014年,就已經達到了1.13元每斤,上漲幅度接近50%。

2015年以後,我國對玉米種植進行有效調控。

2015年可以說是我國玉米市場價格最後的榮光了,因為好景不長,在此之後,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和市場價格就開始進入了下行通道。

因為從那一年開始,我國醞釀已久的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正式的啟動了。

從2016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這一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出現了近12年來的首降。由前一年的3812萬公頃直接下降至3677萬公頃。

筆者以為,今後,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將會更加理性!連續多年的盲目擴張和連續幾年的持續下降都不會出現,根據市場需求有跌有漲才是科學的主張。


糧油市場報


這個不用“如果”了,國內主產區能種玉米的地方,基本上都種上了玉米。特別是前幾年有臨儲收購和目標價格補貼收購的時候,玉米麵積更是達到了歷史新高,包括第四、第五積溫帶都種上了玉米,玉米總產量也一舉超過稻穀產量,成為我國總產量最大的糧食品種。

2016-2017年,在國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鐮刀灣地區的玉米播種面積下調,其他非主產區也有一定的調減,使得國內玉米麵積出現了連續下降。但由於2017年產玉米價格持續上漲並保持高位,使得對比來看,玉米的種植收益明顯好於大豆,產區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又調動了起來,預計2018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將比去年恢復性增加。

基於這幾年的種植現狀,應該說,我國玉米的播種已經是大範圍、大面積的了。那麼至於發展前景,我個人是比較看好的。

首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的增長,對於肉蛋奶的消費繼續增加,儘管豬肉的消費已經基本上到了一個高位,但這個高位預計還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意味著我國的飼料養殖行業對玉米的需求仍將是穩步增長的。雖然今年生豬養殖效益不佳,但隨著規模化的推進,南豬北養的逐漸“落地”,產區玉米消化能力會不斷增強。

其次,玉米的另外一個用途——深加工的產能不斷擴張,包括玉米澱粉、酒精(燃料乙醇)等在內,隨著玉米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的建立,原料和產品之間的價格關係得到捋順,有利於深加工企業效益的保證。根據澱粉工業協會預計,今年深加工產能還將增加800萬噸,隨著新增產能的不斷投入使用,對於玉米的消耗量也將會增加。

再次,我國臨儲庫存陳玉米經過持續拍賣,庫存水平不斷下降,截至目前,2018年以來臨儲玉米已經累計成交5587萬噸,預計到10月末臨儲玉米拍賣可能暫停之前,總的成交量會達到8000萬噸左右,這將使得臨儲玉米庫存下降至1億噸以下。而這部分玉米經過下一年度的消化,將不再對市場產生壓力,屆時新糧的價格將會更直接的面對供需缺口帶來的上漲動力。

最後,進口玉米及高粱、大麥、DDGS等替代品的數量預計將會大幅下降,對於國產玉米的使用量也將會隨之增大。隨著對美國部分產品加徵25%關稅的實施,以及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使得進口玉米、高粱、大麥等的成本上漲,替代優勢不再。當然,這個還要觀察後期兩國之間關係的變化,如果緩和,那麼國內玉米的高價格勢必會重新引發用糧企業對低價進口糧食的採購興趣。

總的來看,經過這兩年的玉米麵積調減使得產量下降,而玉米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國內玉米供需關係從前幾年的階段性過剩轉變為新增供應和需求出現了缺口,需要通過臨儲玉米拍賣、進口替代等來補充。而一旦臨儲玉米庫存消化完畢,在國內玉米新增產量的空間不大的情況下,隨著市場需求的穩步增長,玉米的價格長期是被看好的。


糧小咖


其實可以看到現在的農業基本上已經在開始慢慢的向規模化發展了,以前的農村一家幾畝地的時代慢慢的要過去了,不管是玉米還是別的農作物現在基本上也要想現代化農業發展了,所以以後的發展趨勢肯定都是規模化,大面積的種植。這個也是大勢所趨。

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只有大面積的規模化發展才能有前途,也才能賺到錢,如果還是和以前一樣一家種幾畝地的話,那麼一家人都是很難養活的啊。

但是可以看到中國的地形複雜,適合種玉米的地區還是隻有北方的平原地區,南方還是以水稻為主。其實不管是種玉米還是水稻或者是別的農作物肯定是平原種植是最好的,因為平原地區比較容易機械化,也更容易發展。

所以可以看到現在的中國的玉米種植地區基本上都是河南,河北,山東,東北一些地區。在這些地方發展玉米種植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糧食不管是任何時代都是需要的。

但是在南方山區的肯定是不合適的,玉米選擇的比較高的產量一畝地也就一千多斤,而現在的玉米基本上也就在八九毛之間,好的時候也就一塊,差的時候六七毛的都有,那麼一畝地滿打滿算也就一千塊左右,還要出去人工,種子,農藥,化肥,租地等等,一畝地能賺到幾百塊就不錯了。所以說只有在北方平原大面積的種植,至少幾百畝幾千畝一年才有一點收入,如果是南方山區的話,首先地沒有這麼多,而且不能機械化你的成本會更大。

其實可以看到現在的糧食種植雖然還是最多的,這個也是沒辦法因為老百姓需要,國家支持,而且糧食種植也是最好發展,管理的。但是糧食的經濟效益其實算是最低的。如果搞種植的話,其實種植一些藥材,蔬菜的效益要遠比糧食的效益高。但是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投資,技術,關鍵是銷路沒有糧食的穩定,所以這個具體怎麼做,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如果你有技術,資金,銷路也不愁的話那麼肯定是發展一些經濟效益高的比較好。


張家界小伍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當前玉米種植面積已經很大了,再擴張的範圍很有限;其次,即便以後大面積擴張種植玉米,效益也不會變的更好。更何況目前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相當穩定,並且還處於產能過剩的時代,也沒有繼續擴張的需求。因此這樣的擴張來說只會導致今後我國的玉米價位下滑而非上漲。

對於農民來說糧食作物的豐富性,他們也不會將所有的寶全部壓在玉米上,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那個方向有利益他們就會想哪一個方向去投入種植耕地。而目前的玉米種植經濟效益不可能驅使中國廣大農民去種植玉米。像花生、大豆、水稻、蔬菜等作物的效益可能還要比玉米更高。

從最近五年的玉米種植情況看,總產量方面基本上維持了穩定。基本上在2億多噸。而這個數量可以說已經超過了我國目前的國內需求了。為此,我國已經連續對玉米進行了調減,縮減玉米和宗旨面積提高大豆種植面積。與玉米嚴重供過於求的情況相反的是,我國的大豆是嚴重的供不應求,如此局面來說有必要縮減玉米種植面積,來提高我國的國內大豆供給情況了。

從經濟效益來說,如果玉米種植面積過高的話,這絕非好事,供過於求的狀況導致我國連續去庫存,比如說今年已經連續拍賣了5000多萬噸的玉米。在如今這樣一個市場經濟的主體之下,玉米供給過量也使得玉米價位難以回升,農民種植經濟效益也無法保證。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隨著我國玉米加工產業產能的提升,我國去庫存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預計今年我國的玉米淨產量將會為負增長。相信未來隨著我國糧食結構日趨合理,糧食價位也會迴歸到一個正常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區間。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鍾情三農以為,今後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如果農民盲目的擴大玉米種植面積,而不考慮國內需求和庫存量的話,最終會重蹈前幾年的覆轍,產量上去了,但賣不上好價錢,收益也不高。

農民已經不會再像前些年一樣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全部土地都種成玉米。雖然他們可以自由的在土地上種植糧食,但是我國的政策導向今後將很大程度上決定農民的種植意向。

我國玉米種植過高不是好事。

大概是從前幾年開始,玉米突然就成了我國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其種植面積也有了突飛猛進,據筆者觀察,在2005年至2015年這十幾年的時間裡,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實現了連續的增加,這背後的原因很是複雜,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有需求才會有供給,我國玉米消費量的不斷擴大是玉米種植面積逐漸增加的基本條件。十幾年前,我國的玉米市場需求量並不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市場中的玉米深加工需求和飼料需求日益擴大。

其次,有利益才有動力,正是由於國內外玉米價格的走高的激勵,農民才有了改種其他糧食作物為玉米的念頭。

而且國家也從2008年開始,以託市收購的方式高價收購農民玉米,並且收購標準由0.76元每斤逐年增加,一直到2013年的1.13元每斤。就這樣,種植起來方便,管理起來容易,價格還高,收益有優勢,所以玉米種植面積到2015年達到一個頂峰。

2016年後,玉米種植保持穩定。

但是,慢慢的就有人發現,玉米種植面積太大,產量太高並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太多了,多到了國內消費用不完,最高達到2.3億噸左右的庫存。

我國玉米價格也太高了,高到了加工企業無法承受,是國際價格的2倍左右。

所以,從2015年開始,我國啟動了玉米收儲制度改革,逐步降低最後取消了託市收購價格,因此,在隨後的2016年,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成效開始顯現,國內玉米價格應聲下降,國內玉米種植面積有所回落。

到了2017年,改革初見成效,玉米種植面積繼續減少,供給量降低,但是需求量增加,玉米價格較去年有所回暖。

而到了2018年,改革成果將更加明顯,供需缺口的進一步加大更利於玉米價格的回升。

個人預測,今後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會根據我國的玉米庫存量和玉米需求量這兩大因素而出現可控的浮動,其背後的主導因素並不是市場,依舊會是政策。


鍾情三農


說東北的黑土地,或者說我農村老家的土地,歷史以來,就是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而且種植玉米的產量,與種植其它農作物相比較,具體的說,與種植黃豆,高粱,穀子等其它農作物相比較,產量也是最高的!

不種玉米,那也只能種黃豆,種高粱,種穀子,或種其它農作物的,種黃豆雖然價格高,但是產量低,算總帳還不如種玉米,如果種高粱,種穀子的話,或者是種其它農作物的話,那產量更低,而且不是規模化,品牌話種植高粱,穀子或其它農作物的話,銷售也是個問題的!

簡單的算一下帳,因為各個時期玉米價格也不相同,我只拿近期的玉米價格粗算一下,玉米的產量以畝產2000斤,以每斤0.82元計算,則每畝可毛收入是1600餘元;黃豆的產量以畝產500斤,以每斤1.80元計算,則每畝可毛收入是900元左右,這樣來看,也就可以粗略的得出結論,農民不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都是需要大面積種植玉米的,也就是說,種植玉米的收入一定是高於種植黃豆,高粱,穀子或其它農作物的!

我說的是東北地區農民種植玉米的情況,所以,不管以後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是高是低,東北地區的農民也都是會種植玉米的,因為東北地區這塊黑土地上,也是最適合玉米生長的!

原因剛才也說了,即使玉米價格低,但是玉米的產量高,這樣算下來,種植玉米還是合算的,而且玉米價格也不會總是這麼低的吧!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農民以後大面積種玉米,前景如何?小夥子覺得以後土地經過流轉,大規模的種植玉米前景還是可以的,至少比現在的小地塊種植有前景。但是如果沒有補貼和玉米深加工的話,也是發不了多大的財的。


眾所周知,玉米自從取消託市收購政策以後,玉米價格是持續下跌,從當初和小麥差不多的價格,跌倒現在的七八毛錢一斤。現在大多數農民種玉米基本都賺不了什麼錢,也沒指望種糧食賺錢,種植玉米只是圖個省事,和別的作物相比較玉米種植沒有那麼複雜,不耽誤去外面打工賺錢!



玉米其實價格並不低,和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相比較,咱們的玉米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國內一些糧油,飼料企業從國外進口的玉米,通過輪船運到廠裡面,還要比去我們的地頭收購價格要低的多。國內的玉米在價格和成本上是沒有優勢的。不管是土地成本,大型機械,和國家補貼方面都是有差距的。曾經看過一條新聞,美國一個農場主可以種植一萬公頃的玉米,從播種到收穫也用不了幾個人,全程都是大型機械化。玉米成本很低,即使從國外進口到國內也要比我們的玉米價格要低,同樣的道理還有大豆。導致國內每年都要進口很多國外的大豆和玉米。


所以說即使大規模種植玉米,前景也不是太理想的。主要是價格上沒有優勢。最好可以開發玉米的的深加工,比如玉米澱粉,玉米蛋白粉,飼料加工,玉米油,食用酒精,木糖醇,燃料乙醇等等,或者種植水果玉米等特色產品。走多元化的發展!

————賣柚子的小夥子!


賣柚子的小夥子


農民以後,大面積種玉米,前景如何?



對於大面積種植玉米,宗元三農堂不看好,至少今年、明年兩年大面積種植玉米前景不看好。簡單分析一下:

一、國家今年、明年分兩年把2015年臨儲玉米2億噸陸續拍賣並並投放市場,今年已經投放近8000萬噸玉米,市場玉米價格被衝擊,一直上漲受阻。

二、玉米作為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儘管是市場化運行,可每個國家都有儲備,都會對玉米價格進行宏觀調控,不會讓玉米價格漲跌過大。



三、今年玉米保護收購價為0.95元每斤,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一畝地產量在1200斤左右,除去種子、化肥、農藥、機械費用、人工費用等成本,也就幾百塊錢。如果是目前價格,可以說是成本邊緣,不賺錢。

四、國外玉米大量進口,也衝擊了玉米市場。

所以最近兩年不建議大面積種植玉米,行情堪憂。對於兩年以後,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適當增加種植面積。


宗元三農堂


除了水稻和小麥的種植面積和範圍分佈最廣,其次的就是種植玉米這種大宗糧食了。尤其是在北方的城市,因為水稻不能很好的生長,大家都會種植玉米這種作物。而玉米的產量很高,價格上也不差,同時玉米的深加工利用相比起來更多,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線。不管是日常食用、飼料還是乙醇燃料,玉米的市場需求量一直很大。但自18年以來玉米的市場價就一直低迷不振,普遍的收購價在0.7-0.8元之間。

要知道在過去玉米的價格都是在1元以上,而玉米的畝產量都是在1000斤以上,這樣一來種植玉米的優勢非常高,在收入上也比種植小麥和大豆等都要賺錢的多。但自從玉米取消了最低收購價之後,價格上就開始低迷不振,說到底還是受市場的影響很大,商人為了利益問題自然會降低玉米的價格。而玉米的價格過低和國際進口糧食的增加有關。大家都知道美國的玉米價格很低,商家都會購買進口的玉米,這樣一來玉米的價格也始終提高不了。而現在貿易戰的和解,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玉米進入國內市場,這也會導致玉米價格的低迷。

所以說玉米的價格下半年很難能夠漲起來,而現在的臨儲拍賣從4月份開始,將會投入2億噸的產量,但現在也不會才進行到一半,等等臨儲拍賣完畢,那時候鮮玉米也已經上市,到時候價格上還是長不起來。而現在國家針對玉米的種植,也已經下降了相關的補貼,並且鼓勵農戶種植大豆,可領取278元的補貼,但玉米只能領取一百多元,這樣一來玉米的種植自然會不受歡迎,那麼到底該怎麼種植呢?

1.種植玉米現在的玉米雖然市場價一直低迷,但價格已經低到天花板了,再低是不可能的了。雖然現在的大豆補貼很大,但相比之下還是沒有種植玉米賺錢,自然還會種植玉米。

2.種植大豆

我國的大豆種植產量一直都不高,主要還是因為大豆的產量很低,一畝才600多斤。但種植大豆是不會出現供過於求的關係,農民僅可以放心種植大豆,收購價比較穩定,同時領取的補貼數額大。

3.兩者套種

在農村很多人都會採用大豆和玉米的套種,這樣的話並不會影響到對方對養分的吸收,同時在光照上也不會出現影響,但收割的時候就比較費力了。

現在玉米也已經種在土地裡,雖然現在的玉米價格一直低迷,但可以看到的是,今年玉米的種植購買量還是很大的,這就說明農民對種植大豆還是沒有信心,大家怎麼看呢?


新農村的日與夜


大面積種植玉米,這當然好。

問題的關鍵是不是每個地區都能實現大面積地種植玉米。

首先,我們我們所屬的地區不一定有這種大面積的耕地來供我們集中種植,畢竟不是我們所處的地區都能像新疆一樣的平整,大塊。有的地區人口稠密,雖然看起來土地不少,但我們要想我種你不種,實際上這很困難,我們日常所說的土地閒置了,都打工去了,基本不符合大面積歸攏的可能,張先生,李先生是出去打工去了,地好像也是半種半不種的,但你要給他收回來給你種,你看下張李的反映,他不蹦起來才怪,也難怪的,這看起來有點像把地從他手裡拿出來給你種了,雖然補償是一定要給的,但這時往往就不再是個補償問題,張李會把他自然而然地轉化為公平問題,和你扯個一鍋粥。

記得在八十年代末期的時候,我剛高中畢業,我們村也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經驗,村委會幾個一碰頭,就把我們村後面的一塊衝擊成田的大方塊大約有100畝吧,全都種上了果苗,因為這是自然衝擊成的,不是從農民兄弟手裡拿的,種上了也還相安無事。

根據村委會的研究決定,把這100畝果園規劃成5個自然塊,按抽籤的方法,由5個村民抽出來並繳交押金,實施果園的管理和收成,沒成想,這就像小明閒的蛋疼把馬蜂窩個捅了個底朝上,烏央烏央的村民就湧上來了,連指責帶那啥的,反正是男女老少齊上陣,嗡嗡嗡地也聽不出個頭緒,也不知道是由誰開始的,大家開始連氣帶罵的就把100畝果苗狂風般的席捲而光。這回苗沒了,你幾個發財去吧!最終也就鬧劇一般的草草收場,還是按人頭分給大夥兒了。

究其原因就是,這是個還沒實現的發財夢想,單就你幾個發財這恐怕有失公允,沒有成果共享意識以及共享措施。

現在假定我們有這種大塊的耕地供我們有償使用,來進行耕種玉米,其發展前景是和土地主人的胸懷有多大有多精彩是分不開的,是把事弄砸鍋了還是繡出玫瑰,多半是由土地主人的藍圖規劃以及努力奮鬥的持久性決定的。別人說你行或者是不一定行,都不是主要問題。你想收穫玉米那自然就是玉米,你想讓地長出玫瑰,那她也一樣會綻放出豔麗的玫瑰!祝你發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