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正式進入12萬億大時代,你們放心的銀行都去買私募了

3月9日,中基協發佈2018年第2期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月報,管理規模達12.01萬億,私募基金正式進入12萬億時代。

要點如下:

1、總體數據:截至2018年2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3097家,已備案私募基金70802只,管理基金規模12.01萬億元。

2、分類數據:截至2018年2月底,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639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3682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776 家。

3、基金規模:截至2018年2月底,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規模2.60萬億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規模6.61萬億元,創業投資基金規模0.66萬億元,其他私募投資基金規模2.14萬億元。

4、地區分佈:私募基金管理人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浙江(除寧波)、廣東(除深圳),總計佔比達72.20%。其中,上海4668家、深圳4478家、北京4188家、浙江(除寧波)1875家、廣東(除深圳)1466家,數量佔比分別為20.21%、19.39%、18.13%、8.12%、6.35%。

5、從業人員:私募基金管理人員工總人數24.21萬人,已在從業人員系統註冊員工人數20.36萬人。

6、退回補正: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平均退回補正次數2.24次,私募基金備案平均退回補正次數1.47次。

7、註銷數據:截至2018年2月底,已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13936家。其中,主動申請註銷2019家,未完成第一隻私募基金產品備案被註銷11822家,因列入失聯機構名錄滿三個月未主動聯繫協會並提供有效證明材料被註銷95家。

14.3萬億銀行資金湧入私募 你們放心的銀行都去買私募了

私募有何魅力,竟引銀行放心託付14.3萬億委外資金?

這兩年,你可能已經發現,很多牛逼的人都“奔私”了。比如來自金融行業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基金一姐”王茹遠、投資大佬邱國鷺等等。

企業家“奔私”的代表有:打造瞭如家和攜程網兩家上市公司的沈南鵬、新東方的俞敏洪、著名投資人徐小平等等。實際上,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

而“國民老公”王思聰、歌手胡海泉、黃曉明、姚明等名人也都紛紛轉型,設立了自己的私募機構。

而在近兩天,私募圈都被“14.3萬億銀行資金要進入私募”的消息刷屏了,確實,一直以來風險偏好較低的銀行資金大多都投向了債市,而如今銀行委外資金卻開始將目標轉向私募機構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問,什麼是委外業務?

就是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委託基金、券商、信託和私募等公司來管理運作自己的自營資金或者理財資金。

根據銀行口徑統計,目前銀行委外業務資金規模在16.69萬億左右;而據信託、基金資管等口徑統計,目前通過委外渠道投向債券的規模約為2.01萬億元。

近日,多傢俬募人士透露,近期不少銀行屢屢登門造訪,意在加強與私募的合作,將龐大的資金委託其進行投資。

而為深入研究私募行業如何更好地與銀行委外資金對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7月27日在京舉辦私募基金對接銀行委外資金專題座談會,樂瑞、佑瑞持、星石、格上等15傢俬募機構的代表參會。

其實,早在前兩年,工商銀行、招商銀行(600036)等一些較早涉足二級市場的銀行開始試水資金委託給私募進行投資,而近一年多以來,各類銀行紛紛進入,特別是以城商行為首的一些中小銀行,委託私募機構進行投資更成趨勢。

銀行為什麼看上私募?

一、為處理手中鉅額資產

是為了處理手中的鉅額資產。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發佈的《中國銀行(601988)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顯示,截至2015年底,共有426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達60879只,理財資金賬面餘額23.50萬億元,同比增長56.46%。

2015年全年,銀行業理財市場有465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發行理財產品186792只,累計募集資金158.41萬億元。

聚焦 | 私募正式進入12萬億大時代,你們放心的銀行都去買私募了

對於銀行來說,在理財端吸金容易,但吸收進來的資金需要尋找出口,巨量的資金找不到投向,委外便成為趨勢。

二、私募自身的優勢

1、私募基金的期限較長

私募封閉期限長,故運作期穩定,而對於大資金級別又容易在理財端吸金的銀行理財資金來說,長期限不是問題,因而很多銀行對於資金期限也開始變得久長。

一位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目前對接的一些銀行資金期限在3年左右,同時對止損線並不十分嚴苛。

2、私募基金操作靈活

與公募基金十億百億的規模相比,規模較小的私募基金投資操作更為靈活,能及時跟進市場,根據市場變化趨勢快進快出,牛市可滿倉獲取全部收益,熊市可空倉規避系統風險,投資策略眾多。

而規模較大的公募基金在股市下跌時,由於倉位較高往往轉舵較難,轉變投資風格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因此業績表現往往大起大落。

3、私募更規範更安全

公募將收益放在第一位,私募更重視風險,私募的監管比信託有過之而無不及。信託有“一法三規”,私募基金有“一法六規”,特別是新規實施後私募大洗牌,行業運作更規範,信息披露更公開,私募產品也更具安全性!

4、私募追求絕對收益

與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費較少,主要依靠提取業績報酬生存,而超額業績必須在每次淨值創出新高後才可提取。

因此,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和投資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投資者賺到錢,私募才能賺到錢。所以私募基金的激勵機制更強,需要追求絕對的正收益。

除此之外,私募基金的門檻較高,只面向少數特定投資者進行募集,因此能夠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投資服務產品,滿足客戶的特殊投資需求,對於銀行的大額資金來說,這是很大的優勢。

聚焦 | 私募正式進入12萬億大時代,你們放心的銀行都去買私募了

總之,一直以來,風險偏好較低的銀行、保險對委外資金都是謹慎謹慎再謹慎,很少與私募合作,而如今,如此追求安全感的銀行都已經進入私募了,可見私募經過不斷髮展和成熟,已頗具優越性!

投資永遠是收益和風險成正比,風險意識最重要,投資之前先學習,不瞭解,看不懂,不投資。

聚焦 | 私募正式進入12萬億大時代,你們放心的銀行都去買私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