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點|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三審 明確「霾作爲氣象災害入法」

媒體熱點

11月24日,《新京報》A06版發表題為《霾等氣象災害擬納入突發應急體系》的報道,稱11月23日,《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修改二稿)》提交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進行第三次審議,“霾是否應當作為氣象災害入法”得到明確,同時還增加內容,將霾等氣象災害納入北京市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體系。

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把霾納入氣象災害防治,並通過立法規定下來很有必要,因為這是北京市面臨的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符合氣象科學規律。“過去氣象災害的定義裡只有暴雨、暴雪、寒潮、大風、沙塵暴、霜凍、大霧等,並沒有霾。”該工作人員說,國家層面的氣象災害條例裡也沒有把“霾”列入其中。但考慮到現在“霾”已經成為氣象部門報道的“主角”之一,大家要正視它,要建立共識。將霾作為氣象災害寫入法規,可以讓政府部門盡更多的責任,讓全社會更加關注霾的防治。目前,全國已經有多個地方性法規將霾納入立法,天津、河北在氣象災害防禦地方立法中均將其列入氣象災害。

草案修改稿中增加“將災害性天氣應對納入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體系”的內容;同時,明確“市和區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機構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職責、程序向社會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

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小娟介紹說,為進一步釐清氣象災害預報部門和隱患治理部門的責任,明確“防”和“治”的關係,此次草案修改二稿還增加了相應內容,例如將氣象災害納入北京市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體系;按照國家和北京市規定發佈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隱患治理工作由市區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社會單位和個人進行。

此外,草案修改二稿中還增加規定,在製作發佈和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過程中存在重大過失的,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北京市行政問責辦法追究責任。同時,大型活動可據預警調整方案。

媒體關注

一、11月24日,《北京日報》轉發新華社稿件,發表題為《首批中央環保督察8省區3000多人被問責》的報道,稱隨著中央環保督察組23日向雲南省委、省政府進行督察情況反饋,2016年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組赴8個省區的督察工作接近尾聲。截至9月30日,8個督察組共計交辦群眾來電來信舉報13316件,地方已辦結13074件,其中責令整改9617件,立案處罰2659件,共計罰款1.98億元;立案偵查207件,拘留310人;約談2176人,問責3287人,不少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督察組認為,總體看來,黨的十八大以來,8省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汙染治理,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環境質量總體得到改善。但一些地區環境惡化趨勢明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即使在生態基礎較好的江西、廣西、雲南等地,部分地表水水質惡化,違規開發建設等問題也仍然突出。8個督察組交辦的群眾來電來信舉報的數量為13316件,涵蓋了噪聲擾民、空氣難聞、水體黑臭、違法排汙等諸多環境汙染的問題。督察組始終重視群眾信訪舉報情況的轉辦督辦,要求地方建立機制、立行立改,加強公開、依法問責,努力保障群眾環境投訴舉報問題能夠及時解決。根據安排,從2016年起,中央環保督察組將用兩年左右時間對全國各省區市全部督察一遍。這場治汙問責風暴將持續在全國形成強力震懾,為改善環境質量切實發揮作用。

二、11月24日,《光明日報》發表題為《多措並舉治霧霾》的報道,詳細介紹了北京市通州區多種舉措治理霧霾的情況。今年以來該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改善率連續8個月位列全市第一,1至8月累計濃度同比改善率為20%,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5個百分點。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24天,同比增加30天,空氣質量改善率變化明顯。由於首都城市副中心建設對生態建設的特殊要求,通州區把大氣治理放在第一位,首創鄉鎮街道層面的斷面考核,區政府與各部門、各鄉鎮街道簽訂《年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責任書》,督察考核細化到每一天。通州區在北京全市率先建成了“五大環保信息化系統”,實現了汙染源頭監控的全覆蓋。同時依託現有網格化城市管理系統,實現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環境管理網格化模式,環境監管職責已具體落實到了各街道、鄉鎮以及社區和村。

三、11月24日,《北京日報》發表題為《首個土壤修復實驗室落戶北京》的報道,稱 11月23日,記者從第五屆中國環境修復戰略論壇獲悉,汙染場地安全修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北京。這是國內首個土壤汙染修復國家工程實驗室,目前正在籌備階段,明年上半年將投入運營。實驗室建設地點位於朝陽區京順東街,建設期為3年,項目總投資估算為3600多萬元,建成後的實驗室規模將超過2000平方米。北京建工環境修復公司是實驗室的牽頭單位,清華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等為合作單位。建設主體在汙染場地修復領域積累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具備開發更高效、更經濟、更先進的土壤修復技術的能力。汙染場地和農用地環境汙染是我國目前面臨的兩大土壤環境問題,由於起步較晚,我國目前修復產業的發展水平仍比較落後。

往期文章精彩回顧

今日熱點|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三審 明確“霾作為氣象災害入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