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四個結構」,從根本上解決汙染問題

□記 者 呂光社 張譽耀

通訊員 李姝熳 報道

本報濟寧訊 記者從濟寧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動員大會上了解到,解決汙染問題,需從強化源頭治理做起,調整產業、能源、運輸、農業投入這四個結構,做到“四減四增”,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汙染問題的根本之策。

調整產業結構,減少落後和過剩產能,增加新的增長動能。一方面,有序推進重汙染企業搬遷,持續深化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另一方面,聚力聚焦“四新四化”產業,按照“1+5+N”的總體佈局和“5+5”的產業佈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特別抓好煤炭產業動能轉換三年行動計劃,實現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減存量、控新增、提效率,確保實現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淘汰落後燃煤機組,擴大集中供熱範圍,2020年實現平原地區散煤清零,全市70%的村莊實現冬季清潔供暖;嚴格控制新上耗煤項目審批、核准、備案,鼓勵天然氣、電力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消費;加強重點工業行業提標改造。

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發展鐵水聯運,加快重點港航項目建設,完善市內鐵路站與煤礦、電廠、物流園區、重點企業對接,最大限度提升鐵路和水運比例,加大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市政施工等清潔能源車輛替代力度,明年底力爭實現全部替代。

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化肥使用量。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2020年全市單位耕地面積化肥使用量較2015年下降5%、農藥使用量下降10%以上;實施土壤質量提升行動,增加有機肥施用量,培育有機肥龍頭企業;實施綠色生態畜牧工程,加快標準化畜牧養殖場、養魚塘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