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思考力,讓你的思考表達更加清晰有力

結構思考力,讓你的思考表達更加清晰有力

何為結構?

結構可以說是萬物之本。在物質世界,大到太陽系是結構,小到顆粒塵埃原子分子也是結構,世界太複雜,我們通過結構來簡化世界、認識世界;在思維世界,人們也同樣通過結構來認識事物、認識其中的規律。

何為結構思考力呢?

結構思考力就是通過結構的方式來系統思考的能力。

舉個例子:如何把200ML的水裝入到100ML的杯子裡?

按照你的經驗,可能會想到裝兩個杯子、裝大杯子、喝掉一半等等……如果結構思考力強的人,就會嘗試著從“杯子”、“水”、“外部環境”三個方面分析,然後再展開去想可能的解決方案。

比如:

杯子太小:換大杯子、拿兩個杯子、換個像氣球一樣的杯子……

水會流動:凍成冰柱、用一個袋子裝起來……

外部環境有引力:放到太空中去、放到無重力的實驗室中……

杯、水、外部環境三個方面就是看待這個問題的一個結構。

沒有結構時依賴經驗想答案,對錯不好說。有結構以後,可以非常自信地跟任何人說,這件事包含以下三個方面,每個方面有幾個解決方案,既清晰又全面,而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就是結構思考力。

結構思考力,讓你的思考表達更加清晰有力

結構思考力的核心理念源於麥肯錫的 “金字塔原理” ,1973年由麥肯錫國際管理諮詢公司的諮詢顧問芭芭拉•明託發明,為了更好地闡述寫作過程的組織原則,提倡按照讀者的閱讀習慣來改善寫作效果。經過40多年後人的優化、整理和應用,形成一套結構化思考和表達的方式。

你可以想象一棵向下生長的樹。縱向結構上每一組的觀點都必須是其下一個層次觀點的概括 。橫向結構上,每組中的各個觀點互不重疊且有一定的邏輯順序 。

結構思考力,讓你的思考表達更加清晰有力

這個圖看上去很像一座金字塔,所以也叫作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構成了一個嚴謹的邏輯體系。通過這樣的方式做總結,就可以迅速抓住我們要的主旨,幫助聽眾沿著我們的思路去理解內容,表達和溝通都會清晰高效很多。

結構思考力的四個核心原則:

原則1:【論】結論先行,先說結果後說過程

因為從聽者的角度來講,都特別希望在接受信息的時候知道對方總結出的結論是什麼、工作結果是什麼,而且希望能最先聽到。

不過遺憾的是我們日常的表達習慣正好相反,比如一位多年不見面的老同學,見面結果聊了半個小時,結果前28分鐘都回憶當年的校園生活,最後2分鐘臨走的時候說:“這次來主要想……借……點……錢……”

原則2:【證】以下證上,下面的數據證明上面的觀點

每個主論點都是下面的論點和數據的概括。每個論點也都被下面的事實所支持。

我讀行業報告時,如果是一份優秀的報告,有時間會看看PPT內容,沒時間就直接看標題。因為下面的內容是支持主結論,而結論就是PPT標題。

結構思考力,讓你的思考表達更加清晰有力

原則3:【類】歸類分組

分組時,你會發現有的關於工作,有的關於家庭,有的關於學習,這時你需要把這些內容進行分類,分類之後,表達會變得更加清晰。

這些類別最好是彼此不交叉的,比如說工作、學習、家庭生活就挺好。但是如果分為工作、學習、社交,就可能會有交叉。

原則4:【比】邏輯遞進,有一定的邏輯順序

有順序,能讓人更容易理解和記憶。常見的邏輯順序包括時間、重要程度、結構順序三種。平時表達時,就可以按照這些順序來說,比如SMART原則。

綜上,運用四個原則修改後的總結應該是:

“2016年我的人生多維度平衡發展:工作業績超額完成,獲得學習成長,孩子學業有成、家庭關係融洽。”

結構思考力,讓你的思考表達更加清晰有力

有了這樣一張結構圖以後,你可以在短時間內,把任何一件事說清楚、說全,只是深入度會有不同而已。

比如說你只有一句話時間,那就說結論 ;有1分鐘時間就說第二層 ;3-5分鐘你可以說第三層 ;30分鐘,則可以抓住一個故事展開來講。如果想深入,你可以再往下,再展開來介紹。

這樣一種表達方式,背後隱藏的就是一張金字塔結構圖。

如果你花30秒說不清楚一件事,那麼給你30分鐘、半天時間,你也未必能說清楚。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你有沒有這樣一個清晰的結構。

結構思考力是一種強調體系化的思維。

核心原則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即論(結論先行)、證(以下證上)、類(歸組分類)、比(邏輯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