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F15升空監視俄軍偵察機,返回後發現飛彈彈翼沒了,是怎麼回事?

宋燕兒


這件事真怪不到俄羅斯的身上了,只能怪日本自己。日本這導彈的彈翼沒了,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武器裝備老化。二、地勤人員疏忽。三、缺乏有效的後勤保養、維修。彈翼沒了不算什麼事,我只想知道,如果它要是發射了出去,它的飛行軌跡會是什麼樣子,估計應該是“神仙難測”。





這是發生在去年的事情,2017年10月5日,日本NHK電視臺報道:當天,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一架F—15戰鬥機,從北海道的“千歲基地”起飛對一架俄羅斯的偵察機執行監視伴飛任務。在F—15返回基地後,地勤人員發現該機掛載的一枚導彈的彈翼竟然沒了。

這幾年,日本航空自衛隊多次爆出“戰機發生故障”等消息,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確實是日本裝備的戰鬥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戰機老化、出動頻繁、後勤保障壓力大等。另一方面就是日本為擴大航空自衛隊規模、增購新式戰機找藉口、做宣傳。想要獲得日本民眾的支持,“有效應對突發事件、保障日本國土安全”,無疑就是最好的藉口。說白了就是:為日本擴軍找個理由,為增加軍費開支找個藉口。
應該是日本的AAM—4導彈

實際上,日本媒體多次報道過F15戰機的類似消息:比如在2017年1月,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一架F15戰鬥機,在那霸基地起飛時就曾發生過故障——前輪脫落。好在不是發生在降落過程,否則……2017年7月26日,日本航空自衛隊一架原定前往沖繩附近海域的F15戰鬥機,前起落架指示燈在起飛時破碎。日本媒體的大肆報道,無疑是有為其政府“背書”的目的:提高日本的軍費開支。
咦,哪去了?是誰偷走的??

根據日本方面的統計數據,2008—2015年期間,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戰機就發生了70餘次嚴重事故。裝備老舊、出動頻繁,使得戰機使用壽命降低、問題不斷,再加上地勤人員疏忽大意、後勤保障壓力大等原因,就造成了此次事故。




此次監視、伴飛俄羅斯戰機,日本航空自衛隊是“防備該機侵犯日本領空”,事後證明該機確為俄羅斯的一架蘇—24MR戰術偵察機,俄羅斯偵察機並未進入日本領空。所以說,與俄羅斯沒什麼關係,即便是俄羅斯偵察機未到日本週邊,這架F15也會遲早出問題——總歸是要飛上天。


儒道之主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10月5日報道,日本航空自衛隊在一架F-15戰鬥機當天從北海道千歲基地緊急起飛監視一架俄軍偵察機。但F-15返回基地後,卻發現飛機掛載的一枚導彈彈翼竟然不見了。

我看主要原因,一是F15戰機老化,彈體老舊,壓力大、被迫頻繁出動造成的;二是倉促上陣失誤造成的。

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並不代表日軍戰機作戰效能下降,也不代表我們從此就碾壓日軍,只是一次偶然事故而已!對小日本的軍事實力千萬不小覷!!!

F-15是由1962年展開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計劃發展出來,1966年4月,美國空軍指定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北美·洛克韋爾和

F-X計劃中NASA提出的4種戰鬥機氣動佈局方案

F-X計劃中NASA提出的4種戰鬥機氣動佈局方案

費爾柴爾德·共和三家公司參與F-X計劃競爭。

波音F-15“鷹”(英語:Boeing F-15 Eagle)是美國麥道公司(現波音)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雙引擎、全天候、高機動性空中優勢戰鬥機。F-15是由1962年展開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計劃發展出來,1969年由麥道(McDonnell Douglas)公司得標,1972年7月首次試飛,1974年首架量產型交付美國空軍使用。

F-15是世界上第一種成熟的第三代戰鬥機,在設計之初便強調高推重比、低翼載荷,它的設計思想是替換在越南戰場上問題層出的F-4戰鬥機,並要求新F-15對1975年之後出現的任何敵方戰鬥機保持絕對的空中優勢。針對奪取和維持空中優勢而誕生的F-15戰鬥機,設計之初要求其“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但1986年誕生的F-15E證明了F-15在對地作戰中也有非常不錯的表現。總的來說,F-15是一款極為優秀的多用途戰鬥機。


F-15服役至今近40年,總生產數量1,200餘架,各種改型數十種,外銷六個國家。參加大小戰爭100餘場,擊落敵機100餘架,沒有一架在戰場上被擊落的記錄。F-15目前仍是美國和日本空軍的主力空優戰鬥機,並且還要繼續服役下去。




5日早,空自發現一架“不明軍機”正從日本海方向接近。接報後,北海道千歲基地一架F-15戰鬥機於當地時間8時22分緊急升空,向北海道北部稚內方向飛去,“防備該機侵犯日本領空”。經過約一個小時的飛行後這架F-15於9時27分返回基地。事後判明,這次又是空自的“老朋友”——俄軍的一架蘇-24MR戰術偵察機。

  俄軍戰機飛行路線:沒有北上靠近北海道,而是向南逼近佐渡、能登方向(日本統合幕僚監部通報附圖)


  但基地地勤在事後例行檢查時發現,F-15掛載的一枚導彈彈翼怎麼不見了?媒體介紹,缺失的彈翼為金屬製,呈三角形,長約45釐米,高約40釐米,重約4.5千克。初步推測大概是在飛行過程中掉在半路了。


  雖然日本媒體在報道時並未提及導彈具體型號,但據《朝日新聞》描述:“導彈全長約3.7米”。結合空自提供給媒體的一張局部資料圖片,可以斷定導彈是日本國產的99式空對空導彈(AAM-4)。該型導彈是一種中距離空空導彈,1994年開始研製,1999年定型,用於取代之前的AIM-7,是目前空自主力裝備。

  在執行類似任務時,空自F-15戰鬥機一般都會掛載兩枚中距彈和兩枚格鬥彈。近年掛載的中距彈一般都是AAM-4。這型導彈定位與美軍AIM-120導彈類似,但空自並未跟隨美軍大規模引進AIM-120,而是選擇自研導彈。

  空自還特別強調,本次戰鬥機主要在山區上空飛行,目前並沒有地面人員物資損失的報告。至於掉的那片彈翼,將“會同飛行路線上的地方警察共同搜尋”。


  AAM-4雖然是空自F-15的主戰裝備,但最新裝備的F-35戰鬥機又將使用美製的AIM-120。美國國務院國防合作局本月4日發佈,美國務院已經批准向日本出售56枚AIM-120C-7導彈,項目總價約1.13億美元。此前美國在2014年12月還向日本軍售過17枚同型導彈。


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導彈彈翼不見了,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並不代表日軍戰機作戰效能下降,也不代表我們從此就碾壓日軍,只是一次偶然事故而已!對小日本的軍事實力千萬不小覷!!!



只要我們堅持戰略發展定力,攻關突破發動機,中國的空軍一定會走在世界最前沿!


祝福祖國,天佑中華!


冬日暖陽素紙一張


原來是機體老化

根據日本新聞媒體報告表示日本航空兵一架F-15戰機當天從北海道的空軍基地緊急起飛監視一架俄軍的偵察機,但是F-15返回基地之後卻發現飛機掛載的一枚飛彈彈翼竟然消失不見,後來仔細查詢事故原因之後是因為F-15戰機老化,彈體老舊,壓力大,被迫頻繁出動而造成的,第二則是倉促上陣失誤造成的,但是需要特別說明的事情是這也不代表日軍的戰機作戰能力下降,F-15是航空歷史上首次設計趨於完美的第3代戰機,在設計之初就注重高推重比,低翼負重,它的設計是替換越南戰場上的F-4,並要求對1975年之後出現的任何敵方的戰機保持絕對的空中優勢,針對奪取制空權和維持制空權而誕生的F-15戰機,設計之初表示沒有任何一點重量用來對地,但是1986年的F-15E證明了F-15在對地支援的戰鬥中也有著十分不錯的表現。


總而言之,F-15是一款十分優良的多用途航空器,F-15服役到目前為止40年,總生產數量1200多架,各種改進型號高達幾十種,向外銷售給許多個國家,是沙場老兵,擊落敵機很多架,不存在在戰場上被擊毀的記錄,F-15目前 仍然是日本空軍的服役的戰機,並且還要繼續服役下去。

在近日日本空軍發現不明航空器正從日本附近海域方向接近日本,接到報道之後日本空軍基地一架F-15戰機於凌晨的時候緊急升空,向日本極北地區的北部方向飛去,阻止該機侵略日本空中領土,經過約一個小時的飛行之後這架F-15返回基地,實際上這是俄國的偵察機來日本示威,日本又一次被戲耍了而已,而日本飛機飛彈彈翼沒了只是機體老化的責任,和俄國偵察機無關。


利刃軍事



我們首先來回顧一下此次事件:據日本廣播協會(NHK)10月5日報道,日本航空自衛隊在一架F-15戰鬥機當天從北海道千歲基地緊急起飛監視一架俄軍偵察機。但F-15返回基地後,卻發現飛機掛載的一枚導彈彈翼竟然不見了。

面對這樣的消息的時候,其實並不算太奇怪,因為F15戰鬥機類似的事故已經發生了很多起,並不是只有一兩起。

今年7月26日日本空自F-15戰鬥機前起落架指示燈在起飛時破碎。《朝日新聞》表示,涉事戰鬥機原定起飛前往沖繩附近海域訓練。

今年1月一架F-15在起飛時前輪脫落,部署在沖繩那霸基地的日本航空自衛隊一架F15飛機加滿油完成準備後進入了跑道,準備起飛。但當其開始滑跑後沒多久,前起落架的輪子竟然飛了出去不見了蹤影!

據權威的數據統計,從2008年到2015年的7年時間,僅日本空自的F-15J戰機就發生墜機和掉零件等嚴重事故70餘起。

類似的事故,駐日美軍也曾大量發生,據日本共同社報道,2014年12月19日上午9點半左右,駐日美軍一架F-15戰機因訓練時零件脫落而緊急著陸,未造成人員傷亡。

更嚴重的是據日本《朝日新聞》2014年3月4日報道,駐日美軍嘉手納基地的一架F-15戰鬥機4日在訓練時,駕駛艙的擋風玻璃掉落。駐日美軍其他飛機的類似事故也很頻繁。

日本《朝日新聞》2015年3月18日報道,駐日本沖繩美軍嘉手納基地(位於日本沖繩縣嘉手納町)的一RC-135V偵察機,據沖繩縣防衛局消息,在2015年3月16日的美軍飛行訓練後的整頓檢查中,發現其中一架偵察機的嵌板墜落。該嵌板長約25釐米、寬約20釐米、重約900克,具體墜落時間及地點尚不明確。僅僅3個月時間,在日本境內的美軍各型戰機至少發生6起飛機部件墜落事件。

比起這些事故而言,日本這次的彈翼掉了才可怕,它可能會讓導彈也掉了跟著出事的,歷史上可發生了不少導彈在飛行中掉落的事故。

2015年7月16日,一架英國空軍的“狂風”GR4戰鬥機在執行軍事任務後返航時,機上兩枚導彈脫落,砸中英國設在塞浦路斯南部的一座軍事基地。

在2015年7月6日,一架伊拉克軍隊的蘇霍伊戰機在巴格達東部由於“技術故障”發生炸彈脫落事故。官員稱該炸彈引發的爆炸導致至少8人死亡。

2014年4月29日10時30分,韓國一架F-4戰機在起飛時,掛載的一枚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導彈意外掉落。韓國日前發佈該事件調查結果稱,導彈掉落原因是電線短路。

最厲害的就是當年的美國了,1957年5月22日,空軍奉命運輸一枚馬克17氫彈,不知道什麼原因,固定核彈的保險帶突然鬆開,巨大的馬克17氫彈瞬間從轟炸機上掉落下去,然後立即發生了爆炸,據後來測量,地面被炸出一個深3.5米的大坑,輻射汙染了附近一公里的地方。

據瞭解,這起事故只是造成了一頭牛死亡,因為這枚核彈並沒有裝載核爆炸的主要裝置鈈核,並沒有造成更大的破壞,它的爆炸威力達1000萬噸當量至1500萬噸當量。


阿爾法軍事


據息,近日日本航空自衛隊一架F-15緊急起飛監視俄偵察機,返回基地後發現飛機掛載的一枚導彈彈翼不見了。

結合日本航空自衛隊提供給媒體的圖片,可以斷定導彈是日本國產的99式空對空導彈(AAM-4)。該型導彈是一種中距離空空導彈,是目前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主力裝備。戰機攜帶的導彈彈翼在飛行中飛沒了,這在各國空軍中都是不多見的。主要原因還是彈體老舊,出動頻繁造成的。

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航空自衛隊開始裝備以美國麥道公司F-15C/D戰機為藍本生產的F-15J戰機,總共接收了213架。目前仍有201架在役。儘管在高水準的維護保養下,F-15J始終保持著驚人的90%以上的出勤率,但其“年齡問題”已不容迴避,最年長的一架已經30多歲,最年輕的也已服役20年。

圖為2017年1月空自F-15在沖繩那霸起飛時前輪脫落

近年來,空自F-15J機體老化的現象開始漸漸凸顯出來。從2008年至2015年,空自F-15J共發生墜機、零部件墜落等嚴重事故70餘起,造成多人死亡和受傷。雖然空自一度停飛了所有F-15J,但事故卻根本甩不掉。今年1月和7月,F-15J戰機先後發生前輪脫落、前起落架指示燈破碎等多起事故,導致沖繩那霸機場一度關閉。

日本防衛省2012年訂購的首批4架美式F-35四代隱形飛機,從去年年底才開始交付,全部42架完全服役成軍至少要等到2025年,而且這一數量對日本的防空需要來說顯然是杯水車薪。


思遠軍事


日本的F-15J在80年代開始,一直到21世紀初都是十分優秀的戰鬥機。

不過隨著F-15J服役到現在,首批戰機已經服役了超過30年。從2010年以後機體老舊問題凸顯,時不時的掉個零件出個事故的新聞層出不窮。這次出事情的99式中距離空對空導彈也不算年輕了,從1985年立項研究,到1999年定型投產到現在,也有個快20年的歷史了。

近年來,尤其是2010年之後,解放軍的海空軍表現的比過去更加強勢,更加有自信,訓練也更多。每次都會出來陪練的日本空自自然出動頻率陡增,讓人最記憶猶新的就是去年解放軍的電子戰飛機日常在東海和日本海上空練習,可能是電子戰系統誤導了美國和其同盟國,美國、韓國和日本空自上百架戰機緊急起飛。

面對解放軍的戰機日本孔子一次就起飛個幾架次到十幾架次,天長日久了空自的F-15J的機體和裝備老化的速度還是很快的。這裡就引出了第二個重要的原因,日本空自的裝備保養問題。

眾所周知,美國的軍機和解放軍的軍機平均年飛行小時都是超過200小時,重點機型出勤率高的嚇人,機體老化相對來講是很快的。俄羅斯最近幾年參與敘利亞戰爭,海軍航空兵和空天軍的飛機出勤率也是前所未有了。但是我們可曾看到中美俄三個大國的戰機頻繁的掉零件(最近美國的MV-22魚鷹是個意外......)?這多虧了給力的地勤維護保養。

日本的空自目前看來對裝備的保養能力是有一定欠缺的,之前的新聞中我們看到F-15是各種掉零件,最近99式空空導彈也開始出現維護不利的問題,估計以後這種類似的事件會更多。


列昂尼德圖波列夫


其實,這就要涉及到整個日本的航空製造業的工業水平了。日本航空自衛隊在八九十年代可以算得上是亞洲霸主,因為其引進生產的F-15J戰機在當時的亞洲國家來說的確是難以匹敵。但時間到了現在,中國空軍的實力已經崛起,這樣一對比其實日本空自問題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日本航空工業根本就是漏洞百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航空工業是受到極大限制的。現在很多小夥伴們都以為中國在尖端技術領域受到了極大的壓制,其實日本這位美國“盟友”受到的限制一點也不必中國輕。

他們雖然能夠買到許多美國的成熟軍工技術,但是都是閹割版,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掌握核心技術,雖然自己能夠造戰鬥機,但是大多隻是美國戰機的日本“複製”版,故障率也高。

比如“著名”的F-2戰機。本來空自雄心勃勃要搞一架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戰機,但是結果搞來搞去還是造了一架日本版的F-16。這傢伙雖然看上去和F-16幾乎一模一樣,但性能可是差了不少!

再者,由上述原因導致日本空自可以用來應付中俄戰機的飛機少之又少,而中俄方面戰機出動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導致飛行員和戰機高頻率出動,機體壽命達到上限,飛行員疲於奔命,後勤保障又跟不上,這些個原因下來,只是掉個導彈彈翼都已經算是輕的了!


軍事帝


小小防務觀察來回答,喜歡請關注作者。答案很簡單,99式導彈性能不過關,F-15也快報廢了。小小把這件事跟幾天前的F-4事故聯繫一起說。

對於日本F-15戰機來說,最近飽受嘲笑的日子終於過去了:據報道,日本航空自衛隊一架F-4EJ戰機準備進行常規飛行訓練(注意是常規飛行訓練,載荷不大),結果在起飛滑跑時候突然起火,起落架折斷,所幸,機場保障比較到位,消防部門馬上控制住火勢,飛行員也沒啥事。

F-15這回終於可以鬆口氣了:前不久,自己在跟俄羅斯蘇-24MR戰術偵察機玩耍時候,把掛載的99式空空導彈的尾部彈翼整沒了,這下很多人都讓自己背鍋,明明是導彈性能不行好不?你99式空空導彈紙面戰技指標很高,卻無法實現,日常接觸你的地勤人員對你的可靠性叫苦不迭,再說,你的固體燃料藥柱難以保存,環境控制稍不如意就會脫膠起縫,自己掉零件,還能怪到我頭上。

行吧,畢竟是我帶你出去玩耍的,有監管責任,可我容易嗎?81年3月,我首次飛抵岐阜基地,到99年12月最後一架特許生產的出廠,20年時間,構建除美軍之外最龐大的202架F-15機群,當時在亞洲很強勢啊,進入新世紀後,85年後生產的還進行了升級,換裝了APG-63火控雷達,任務計算機,自己的數據鏈,99式中距、04近距空空導彈,也算勉強可用。可是,這些年小夥伴越來越強大,我也陪不好,先不說他們的蘇-30MKK、殲-10C、殲-16、蘇-35,就是殲-11B我也不是一個檔次啊,最過分的是,人家出動個無人機你也讓我去陪,當F-15是啥啊!反正我都30來歲了,要報廢了,是陪不了了,2007年以來,113次從空中掉零部件,甚至有一架直接餵魚了。

F-4老哥也不容易啊:F-4於1956年開始設計,1958年5月第一架原型機試飛,生產型則於1961年10月開始正式交付美國海軍使用。1963年11月開始進入空軍服役。F-4EJ/改戰機,日本從1969年就開始裝備,目前約有92架。這歲數比我還大十多歲,別說壽命到了,初始性能也不咋地:幾十年前跟蹤米格-25,都能跟丟了。

F-15其實對今後也很憧憬:F-35列裝後,特別是56枚AIM-120C7空空導彈到貨,自己真該退了。

可現實也很無奈:一共就引進42架,部隊主體還是我,而且我只有七成的弟兄能發射中程空空導彈,這日子咋混啊......

其實,小小想給F-15一個忠告,混不下去,就別混了,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但你也別來惹我!

對了,聽說F-15最近把故障傳染給自己的直升機了,甚至還感染了駐日美軍,F-16十天內發生3起故障。

尤其是三哥聽說後,果斷決定,你這摔飛機速度都快趕上我了,等著,看誰摔的快。


種花家的軍事兔


導彈因為其裝備電子系統暴露在空氣中,也就是有氧環境,造成焊點氧化等諸多原因,會出現諸多奇奇怪怪的問題,而軍備很多時候都不允許出現狀態,比如你在攔截對方的核打擊飛機,導彈飛出去逗逼了,就好笑了,所以導彈的彈體存放很多時候會獨立存放在充填無氧氣體的容器裡,這就要求導彈儘量密集擺放,所以導彈的存放其實是將彈翼拆開的,這個問題估計很多裝備迷都不一定知道,我也是很多年前看到一本臺灣的裝備書籍講述一型導彈時順帶提到的,彈型是什麼都忘記了,偏偏這個點我卡到了,記住沒忘,日軍戰機升空伴飛俄軍抵近戰機一般是陸上雷達發現不明飛機抵近,屬於緊急升空的,通常要求好像是五分鐘起飛,而通常日軍是有兩個編隊,四架飛機執行這種戰備值班的,這種起飛都是應激狀態的,所以很匆忙,不知道是不是這兩個原因導致導彈脫翼,(導彈拼裝失誤,或者緊急起飛掛掉)但不管什麼原因都代表日軍裝備起飛整備的失誤,如果後續沒有這類奇怪的失誤,這只是一個奇怪的特列,沒什麼好喜大普奔的,這既不代表升空日軍戰機作戰效能下降,也不代表我們從此就碾壓日軍,該怎樣還怎樣,就是一趣聞。


黃軒28


這說明日本的製造技術下降了,已經喪失了以前的工匠精神,同時也表示日本人懼怕俄羅斯,是從骨子裡就是恐懼,在與俄羅斯空中鬥法中尤其如此,日本老舊的飛機依然在飛,不更換是錢缺,同時也沒有更好的飛機用來選擇,一切表明,日本的落後是不可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