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承天寺位於泉州古城區南俊路東側,在古代與開元寺、崇福寺並稱為泉州三大叢林,且有“閩南甲剎”之譽。其山門後有一條近百米的東西向甬道,在甬道的南側平臺上聳立著一排由七座石塔組成的列塔,名為“七佛塔”;塔與塔之間還各植一株大榕樹,共五株。這一列塔乃非尋常之塔,往日它們和這五株大榕樹出現過令人歎為觀止、莫名其妙的神奇景象,是泉州承天寺十奇景中最有神秘色彩的二奇景,更是泉州豐富多彩的塔文化中一奇葩。

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這一列塔全部用花崗岩石構築,形式基本一樣。每座塔各立於一個邊長1.8米、高0.73米的方形基座上,通高5.4米。塔的底座分兩層,下層為六角形須彌座,上層為扁圓形瓜稜座,兩者間以覆蓮圓盤,底座之上又間以仰蓮和覆蓮二個圓盤來承託塔身。塔身作橢圓形瓜稜狀,正面鑿一尖拱式佛龕,內雕一端坐於蓮花座上的佛像。塔頂作六角形飛簷翼角(俗稱“飛簷翹角”),上冠以五重相輪剎。這種形式的塔,有的稱之為窣堵波,有的稱之為多寶塔,兩者都不正確。據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在《中國古塔》書中介紹,這種形式的塔應稱之為球形塔①。由於這七座球形塔每座各雕一佛像,所以名為“七佛塔”。

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那麼,這七佛塔是何時何人創建的呢?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承天寺曰:“寺有七佛石塔,宋景德中僧祖珍建。”②清乾隆和道光的兩部《晉江縣誌》亦都如此記載③。按此記載,這七佛塔是北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年)僧祖珍創建的。

七佛塔若是僧祖珍創建,那府、縣誌記載其創建時間有誤。據泉州承天寺方丈釋向願主編的《承天寺志稿》記載:僧祖珍,號別峰,興化軍莆田縣(今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縣)人,俗姓林,生而相貌奇古,通身毛長2寸許,以“珍獅子”自居。他從福清東山獅子峰佛心本才禪師出家,成為南禪臨濟宗黃龍派第五代弟子,後隨佛心移住福州鼓山,被請作首座。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佛心離任,祖珍被舉薦為鼓山第二十六代住持。

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翌年,泉州知州林大鼐延請他來住持法石寺,不久移任承天寺住持。祖珍蒞臨承天寺沒多久,就在山門外(即山門後)建造7座石塔(七佛塔)。建成後,他與好友、晉江(今鯉城區)人、時任福建路轉運使傅自得感慨說:“某平生無長物,近傾倒囊中所有,造七佛石塔于山門之外,今已畢工,法緣盡矣!”隨後升堂別眾離去,居夾嶺之白水巖(今泉州市洛江區馬甲仙公山)④。由此可以斷定,承天寺的七佛塔確是僧祖珍創建,況且是自己捐資,但不是在北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4年),而是在南宋高宗紹興末葉這個時間段,很有可能是在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至二十五年(1155年)這二三年間。

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承天寺為五代後周顯德年間(955-959年)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舍自家別墅“南園”而建造的,初名“南禪寺”,別稱“月臺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看來,《泉州府志》、《晉江縣誌》可能是不明僧祖珍來承天寺任住持的時間,故將他創建七佛塔的時間和承天寺賜名的時間混為一談。

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這七佛塔,由七座球形塔組成的列塔,其每座塔比之別處的同類型的塔較為高大雄壯,因此一字排開,煞是優美壯觀。然而,它們不僅僅是作為承天寺的一種“點綴”和“美化”,而且還賦有“靈性”,產生出神奇的景象,為承天寺多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七佛塔所產生的神奇景象:“間植榕樹,砌石欄之。至今蒼蠅止塔者首悉下向,榕根不出石欄,禽無矢汙。”⑤。清乾隆和道光《晉江縣誌》都有同樣的記載⑥。

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在七佛塔的第三座與第四座之間,還立有一高2米、邊長0.23米的方形柱式花崗岩石碑,正面陰刻楷書“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字。《承天寺志稿》記載:“據傳飛來的蒼蠅停歇碑上,竟然都是蠅頭朝下,似在讀經,尾朝上,不敢穢染,成為‘蠅不朝天’一奇景。”⑦

在七佛塔的塔與塔之間所植的五株大榕樹,據《承天寺志稿》記載:“這些巨榕鐵幹虯枝,偃臥牆邊(七佛塔和大榕樹的南側築有一堵界牆),宛若一把把大傘遮成午陰榕徑。有趣的是這些榕樹雖垂垂數百年,枝葉鬱鬱蔥蔥,卻枝枝向北(承天寺的主體建築是坐北朝南),遮蔽寺界,跨不過南牆頭,因此才有古樹連枝,‘榕不過牆’之奇。”⑧

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這些神奇的景象,有的是志書的記載,有的是民間的傳說,有人就將它們湊合成承天寺十奇景中的二奇景:榕徑午陰和塔無禽棲。“奇景詩篇爭遞誦,騷人禪客此徜徉”,早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間,泉州歷史上的“名太守”之一的王十朋,就給予寫詩詠贊。王十朋,字龜齡,號梅溪,浙江樂清(今浙江省樂清縣)人。狀元出身,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十月出知泉州,翌年冬卸任,乾道六年(1170年)離開。他是位著名的佛教居士,在泉期間經常訪問承天寺,並與寺僧道潛過往甚密,曾作《遊承天寺後園登月臺贈潛老》的七絕二首,並題承天寺十奇詩,一奇一首(七律),計十首,其中有兩首就是詠贊七佛塔和五株大榕樹所產生的奇景:

塔無禽棲

團團七塔鎮瑤臺,萬古清冷絕塵埃。

古佛放光隨代起,文殊誓願下身來。

依棲野鳥穢無觸,飄泊蒼蠅頭不抬。

自是真如常不滅,檀那永在法門開。

榕徑午陰

古樹連枝護午陰,蕭蕭門徑日沉沉。

清風拂地塵無染,暑日當空熱不侵。

柏子庭前增祖意,梅花夜後悟真心。

雪霜經盡年年在,人事往來幾古今?

到了明代,萬曆十四年(1586年)進士、福建著名地方史學家、晉江(今鯉城區)人何喬遠又作《和塔無棲禽》七律一首:“聽經馴鴿雕樑坐,度海珍禽珠樹回。雖說悅禪多共命,只餘造字到高臺。湧來法相千層出,覆滿慈雲北斗開。總識珍獅最高手,豈隨幻劫化塵灰!”詩人們給予七佛塔和五株大榕樹“詩想象”,使之更富有文化內涵。

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年),晉江(今晉江市)人、時任禮部尚書、著名書法家張瑞圖遊承天寺時,於湛初上人的無垢軒中揮毫,以行楷小字書寫王十朋的《承天寺十奇詩》、何喬遠的《和塔無禽棲》詩以及他自題的《和瑤臺明月》詩,後鐫刻在四方長方形的黑頁岩石版上,嵌於寺之西序“王公祠”牆上,後徙大雄寶殿東廊牆壁間,被譽為“詩、書、刻”三絕。上世紀六十年代“文革”中,寺遭毀滅性破壞,此詩雕板被泉州市文管會收藏,現移交泉州市博物館,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遺憾的是,在“文革”中,七佛塔和大榕樹卻不幸被摧毀,蕩然無存,今之所見乃是在1985-1990年承天寺重建期間恢復的(大榕樹可能是移植的,其樹齡已有300多年)。據《承天寺志稿》記載,現在的七佛塔是“由部分舊構補刻新石復原而成”⑨,以其形式來看,即是由七座球形塔組成的列塔。那麼,原來的七佛塔是否是這種形式?今之承天寺是參照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木刻《敕建月臺承天禪林勝境全圖》來進行復建。此木刻圖原立於承天寺法堂,2010年又用輝綠岩石仿刻立在甬道西端北側。從此圖中則可窺見今之七佛塔與原來的七佛塔的形式基本相同(這裡需要說明,此圖誤將七佛塔標為“孝子塔”。實者孝子塔並非塔,而是一座石經幢,又稱“飛來寶塔”,乃立於大雄寶殿前庭榕樹下),就是由七座球形塔組成的列塔。

球形塔,在閩南、粵東一帶較為常見,都是散立於寺廟中或古橋頭,而由多座球形塔組成的列塔則是罕見。在泉州地區只有兩處,除了承天寺的七佛塔外,還有南安官橋竹口村五塔巖的列塔,它是由五座花崗岩石球形塔組成,較為瘦小。這兩處列塔別具一格,一肥一瘦,在泉州的古塔園地中競放異彩。

據羅哲文先生介紹,球形塔是由亭閣式塔發展變化而來,到了明清時間才出現。{10}然而,承天寺的七佛塔在南宋初就已出現;又南安五塔巖的五座球形塔也是始建於宋(北宋或南宋不明),現還是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於是,從承天寺七佛塔和五塔巖列塔的創建,則可將球形塔出現的歷史提前到宋代。

神奇的寶塔——泉州承天寺七佛塔

承天寺七佛塔及間植的大榕樹,往昔之所以會產生神奇的景象,鞏怕與周圍的環境、地勢、氣流有很大關係。然而,由於如今的七佛塔和大榕樹已非原物,又生態環境大為改變,承天寺內已難見鳥雀和蒼蠅,昔日的神奇景象再無法重現,但它們給人們留下了希奇美妙的歷史記憶,依然具有文化魅力,令人喝彩!

(作者: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理事,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

註釋:

{1}{10}羅哲文著:《中國古塔》第51頁、210頁,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

{2}{5}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十六“壇廟寺觀”。

{3}{6}清乾隆《晉江縣誌》卷十五“寺觀”、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

{4}釋向願主編:《承天寺志稿》卷八“人物傳錄·第一章人物傳”,2010年9月刊印。

{7}{8}同{4}卷六“文物古蹟·第六章奇景”。

{9}同{4}卷六“文物古蹟·第一章經幢石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