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台村依託特色產業脫貧

通訊員鄭家雲

8月28日,晴轉多雲,筆者走進宣恩縣椿木營鄉蓮花臺村2組黃柏坨,“順風家庭農場”的牌子赫然映入眼簾,田間道路兩旁的無公害蔬菜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據農場主戴鳳山介紹,現在他每年種植的錯季節無公害大白菜,甘藍菜有80畝,雖然每年的市場行情有別,但平均收入還是十分可觀的。

據村脫貧尖刀班成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湯清江介紹,村裡象戴鳳山這樣的產業種植大戶還有很多,汪金成、湯祚貴、劉興福、劉銀福等都是村裡的種植大戶,種植的錯季節無公害蔬菜和優質烤煙等產業遠近聞名。養殖大戶宋海燕年存欄生態土雞600多隻,出售土雞1000多隻,土雞蛋3000多個,他們都成了村裡率先脫貧的帶頭人。

蓮花臺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186戶569人,1383畝耕地面積,是一個以種植和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小山村,近幾年,隨著特色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各種產業扶貧政策的實施,返鄉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村裡湧現了很多種養殖大戶。2014年,蓮花臺村被精準識別出70戶貧困人口195人。剛開始,扶持項目少,產業開發慢,脫貧成效甚微。“2016年後,鄉駐村脫貧尖刀班強力推動產業脫貧,我們改變扶貧模式,組織種植養殖大戶召開動員會,要求他們‘先富帶後富’一起脫貧奔小康,大家都十分贊同。”湯清江說,蓮花臺村現在有3種脫貧模式讓貧困戶脫貧:一是對沒資金、沒技術又怕擔風險的貧困戶,讓種植、養殖大戶提供就業崗位,增加貧困戶收入;二是對有強烈發展產業願望的貧困戶,請鄉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入村舉辦培訓班,傳授種植養殖實用技術,協調金融扶貧小額貸款,千方百計增加收入;三是土地入股,種植養殖大戶出錢投資,貧困戶參與管理,統一收購銷售,貧困戶按多勞多得工資。截至目前,全村對接市場主體2個,發展種養專業合作社3個,家庭農場5個,已有70戶195名貧困人口成功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