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與康熙一樣在位長達60年且子嗣衆多, 爲何沒有出現九龍奪嫡​?

holland巧克力


首先,高宗皇帝活的長啊,同時他採取的是秘密立儲的方式,基本上很難出現奪嫡的機會。高宗皇帝89歲去世,如果他最喜歡的永璉沒有去世,這個時候已經70歲了,而且阿哥們集中居住,嚴禁和大臣結交,避免了黨爭。



高宗皇帝儘管生育的兒子多,但是最後選擇十五阿哥永琰也實在是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據說開始乾隆是要想立嫡的,但是富察皇后生育的兩個阿哥都早早夭亡,至於繼後,她忽然瘋迷剪掉頭髮和皇帝決裂,乾隆恨她還來不及,她生育的十二阿哥怎麼可能有機會承繼大寶?

看看剩餘的兒子們,在富察皇后喪儀期間,大阿哥和三阿哥負責迎喪,但是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傷心,被乾隆嚴厲申斥,並告訴他們不要想成為儲君了,於是這兩個也pass掉了。

至於四阿哥和六阿哥,被高宗過繼出去了,一旦過繼走了,自然喪失了繼承皇位的機會。

在嫡子去世後,乾隆皇帝屬意過五阿哥永琪,認為他文治武功,而且人品貴重,可是他天不假年,生跗骨瘡去世。

這樣死的死,走的走,最後只剩下四個人可能繼承皇位,分別是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和十七阿哥,這幾個人情況各不相同,據說八阿哥、十一阿哥操行都有問題,而十七阿哥高宗一向不喜歡他,他也沒有多大的志向,選來選去,也只有十五阿哥靠譜了。

十五阿哥正值盛年,且品貌端正(母親令妃顏值很在線的),舉止高貴,鎮定自若,據說乾隆曾禱告,如果十五阿哥能繼承大業,就讓她長壽,如果他沒有能力,希望老天讓他快點死。後來十五阿哥果然破了繼承人總是早夭的厄運,成為了嘉慶皇帝。

寫到這裡,忽然很感慨,高宗皇帝是1790年去世的,在他身後短短50年,鴉片戰爭就開始了,雖然知道盛極必衰,然而這頹勢竟然來得這麼快,實在令人唏噓。


光明大先生



為什麼乾隆和康熙都一樣孩子眾多,乾隆的兒子們卻沒有出現奪嫡現象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從兩個角度來回答。


第一角度:奪嫡的原因。

奪嫡奪嫡,前提是得有“嫡”可奪,康熙的兒子們之所以發生奪嫡的原因,則是因為康熙在很早就開始確定了太子的人選,也就是說,康熙在自己還年輕的時候,就明確了接班人。倘若這個接班人品學兼優,能力出眾,我估計也不會發生奪嫡的事情,可偏偏康熙努力扶持的太子,卻是個草包,最後竟然做了好多出格之事,康熙不得不最後廢除了這位太子。可見,很早就確定太子人選,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太子極有可能出現能力不足的情況。

太子一廢除,皇儲之位空虛,雖說康熙無心立儲,但康熙其他幾位兒子們,早就羽翼豐滿,不僅有了自己的陣營,更為關鍵的是大家都盯著這個空虛的皇儲之位。互相殘殺、互相設計陷害,反正怎麼能搞垮對方怎麼來。一時之間搞得這位千古一帝的康熙爺也是頭疼不已。由此可見,這個皇儲之位不僅不能隨隨便便設,也不能過早設,更為關鍵的是你設了就不能空著,空著就代表大家都有機會,康熙老爺子不確定人選,那下面的人當然就會伺機行動,使出自己的各種看家本領。


而乾隆之所以沒有發生,是因為到了乾隆朝時期,早就開始實行秘密立儲的機制,說白了就是定誰為太子,只有乾隆自己知道,這個辦法的好處就是讓兒子們無法猜測到具體是誰,因此無法開展殘害行動,所以,就沒有奪嫡的說法。


第二角度:兒子們

廣義的說乾隆和康熙都是子嗣眾多,但這多歸多,實際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不一樣。首先,康熙在數量上比乾隆還是多不少。康熙一共是35個兒子,乾隆只有17個。而成年的,康熙是有20個,乾隆只有10個。真正有奪嫡實力的,康熙有九個,乾隆。。。到乾隆駕崩時,只有4個。。。。由此可見,兩人在實際數量上還是有著差距的。

其次,就是看這些兒子們的質量了,放眼大清朝,出了名的皇子阿哥都是在康熙時期,什麼胤礽啊,胤禛啊,胤禩啊,胤禟啊,胤俄啊,胤禵啊,可偏偏這些兒子們不僅僅是靠奪嫡出名,每個人還都是有一首能耐的,例如胤祥和胤禵,都是可以帶兵打仗的阿哥,胤禟更是會好幾種語言。一句話概括就是:康熙的兒子們質量都出奇的高。


而反觀乾隆的兒子們呢,不說死了不少,關鍵活下來的,也沒幾個可以拿出來看的,有的沉迷酒色,有的沉迷文學,書法倒是一流,可就是無心從政。充其量都是富二代,官二代。要真要他們管理國家,就慫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排行十五的兒子最後當上了皇帝。


綜上,奪嫡必須得有兩個先決條件:1、得有“嫡”可奪,倘若都沒有設立太子之位,那壓根就沒有奪嫡的機會。2、這奪嫡並不是靠數量,關鍵乾隆的兒子也沒幾個。更為關鍵的是既然是奪嫡,那肯定得“奪”起來,可乾隆的兒子們,不僅人數少,更為關鍵的是大多數人的心思壓根就不在皇位,在酒色,在文學,壓根就不構成“奪”這個勢。


所以,這奪嫡看的可不是數量,而是質量。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乾隆與康熙在位時間都非常長,而且都是子嗣眾多,為什麼乾隆時代沒有發生“九龍奪嫡”的劇烈權爭呢?其實,康熙朝的所謂“九龍奪嫡”,也有傳說、演繹的成分,不過康熙朝後期,圍繞皇位繼承而發生的權爭還是非常劇烈的,相比之下,雍正-乾隆—嘉慶的皇位傳承,就要平靜得多。這裡的原因,我認為主要得益於雍正朝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

康熙朝之所以會有“九龍奪嫡”,是因為清代的嗣君制度,沒有采取明朝式的嫡長制,立誰為太子,完全取決於皇帝個人的意志。當然,皇帝的意志是可以改變的,也是可以施加影響的,因此,為了爭取嗣君地位為訴求,各種鬥爭便此起彼伏,難以止息。雍正皇帝吸取這一教訓,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所謂“”,用雍正的話來說:“今朕諸子尚幼,建儲一事,必須詳慎,此時安可舉行。然聖祖既將大事付託於朕,朕身為宗社之主,不得不預為之計。今朕特將此事親寫密封,藏於匣內。置之乾清宮正中世祖章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乃宮中最高之處,以備不虞。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數十年,亦未可定。”皇帝不明立太子,誰也不知道嗣君為誰,想爭也不知道向誰下手,自然不太可能發生類似“九龍奪嫡”的故事。


吳鉤的鉤沉


至於說到乾隆時為何沒出現皇子爭位的現象,首先要弄清康熙時出現九子爭嫡的原因。

康熙是個很有作為的帝王,在位六十一年,平定三藩,統一臺灣,掃清漠北,穩定西藏,修治黃河,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社會政策,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促進中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的興盛。其功至偉。但在立儲的問題上,他卻處理得不好,引起了一些混亂。

康熙始立的太子是胤礽。胤礽自小便被立為太子,康熙對他精心呵護,著意栽培。康熙三次親征噶爾丹,都讓胤礽留守京城,處理政事。集中反映了康熙對胤礽的信任和著意栽培之心。可是,胤礽在做了三十三年太子之後,於康熙四十七年,突然被康熙廢黜。這事震動了朝野。半年之後,康熙又將胤礽重新立為儲君。僅僅過了三年,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廢,並且被幽禁。原因很複雜,但主要是胤礽有結黨營私,暴躁殘虐,不忠不孝等表現,使康熙對他失去了信任。

胤礽的才幹原本一般,學識遠不如三阿哥胤祉,韜略不及四阿哥胤禛,名聲比不上八阿哥胤禩,才幹更不如十四阿哥胤禵。他任太子的時候,這些兄弟便心存覬覦,他被廢之後,競爭更趨激烈,便導致了九子爭嗣的故事。好在康熙最後還算明白,選定了胤禛繼位,才有了後來的雍乾盛世。

繼承乾隆的是嘉慶皇帝(顒琰)。乾隆共十七個兒子,顒琰是第十五子。顒琰能當上皇帝,是因為他前邊的哥哥,大多早死,沒死的也沒有成材料的。乾隆三十八年冬天,他將顒琰的名字寫在傳位的木釐之內,藏在正大光明匾後面。直到乾隆六十年九月,才正式下詔,宣佈顒琰為皇太子,並於明年(1796)繼位。

應該說,乾隆的這一招,還真是夠漂亮的!

歡迎點評。::


WM曉奇


康熙和乾隆不僅僅是清王朝做皇帝最久的,就算是縱觀整個封建歷史中,能與之比肩的也是寥寥。在位長達61年,曾經康熙時期演繹出的九龍奪嫡至今也是為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話說乾隆也是不遑多讓,為什麼就沒有如此的歷史事件出現呢?

首先,康熙共有35個兒子,成年的有20個;而乾隆共有17個兒子,可是成年的卻少了不少,僅僅10個,話說雖然少是少了點,可是出現奪嫡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嘛!其實乾隆的眾位皇子中,有資格爭奪儲君的也就皇八子、十一子、十二子、十五子和十七子罷了,而從其能力以及後期發展來看,最後也就只有十一子和十五子,這兩個兒子算是這些皇子中還稍微能拿出手的,一句話,乾隆的兒子能力平平無奇,並不出眾,乾隆也就只能在矮個子中挑高個了。

其次,能力問題,康熙的兒子都不是泛泛之輩,能力才氣那都是上上之選,老三、老四、來八、老十三、老十四等哪個不是精彩絕豔,政治能力顯著或軍事才絕。而看看乾隆的兒子也就十一皇子和十五皇子能夠稍看,比起康熙兒子們,那都不是一個等級的存在。

再次,因為康熙時期的奪嫡,導致一系列的事件,黨爭很是嚴重,國家也陷入了紛爭,有鑑於此,雍正發明了秘密立儲制度,生前不立太子,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誰為太子,還如何去爭,如何選擇有效的對手或者是政治同盟。

最後,康熙8歲繼位,在位61年,69歲駕崩;而乾隆是25歲繼位,60年皇帝生涯以及3年太上皇,去世時89歲,兒子都死得差不多了,還如何去角逐皇位啊,搞不好爭到了卻死在了乾隆的前面那也是未可知的事情啊。

九龍奪嫡的確是精彩至極,像如此政治軍事卓絕的皇子,我看也很難再次出現在同一時代上演奪位大戲了。


歷史風雲天下


我覺得原因主要有兩個,乾隆的兒子們太過平庸,還有就是乾隆時期相對太平,皇子們很難有大動作。

康熙在位期間,國家事務很多,平三藩,收臺灣,剿滅葛爾丹,驅逐沙俄,這一系列的大事件使得康熙皇帝陪伴皇子們的時間很少,而且,在此期間,事情多了,皇子們得到鍛鍊得機會就多了,所以康熙的這些皇子能力相對都很強,事情多,變數多,那麼大臣黨爭就難以避免了,基本上有索額圖一派,明珠一派,還有陳廷敬中立的一派,最開始的時候索額圖支持的太子與明珠支持的大阿哥相爭,沒想到最後都是下場悽慘,而其餘眾皇子也在這些年得到鍛鍊,於是有了後來的“九龍奪嫡”。



乾隆在位期間,雖然有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征討緬甸等戰役,但是有其父親祖父打下的基礎,國家基本上穩定,這些動亂觸及不到核心,所以乾隆時期國家相對太平,而乾隆的17個兒子,都很平庸,沒有多大本事,在自大的乾隆皇帝幾十年的光芒下,難以有什麼表現機會的。

雖然有密儲制度,但是乾隆還是立過兩次太子,第一個是二兒子永璉,是乾隆最寵愛的皇后所生,但是,永璉九歲就死了,乾隆又立了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永琮,然而天不遂人願,永琮兩歲時得天花死了,禍不單行,皇后也莫名去世,乾隆傷心難平,開始遷怒於大皇子,大皇子憂鬱而死,隨後乾隆下令立儲之事不要再提!



乾隆三十八年,立儲之事已經難以避免,此時活著的還有6個皇子,有兩個還過繼給了自己的兄弟,也就是說只能從剩餘的四個皇子裡面選了,沒辦法,矮子裡面挑高個,乾隆只能挑選平庸的永琰為繼承人了,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更多文史野趣請關注潁州小史官!】


潁州小史官


你爺爺吃過的虧你還能再吃一回不?

當然不會。

所以,乾隆走向了另一個反面。

康熙的兒子是個個能幹,所以才斗的起來,就算是明面的小團伙裡皇子們自己還分派系複雜的要死。

當然不可否認的,康熙年間的九龍奪嫡並不是九龍自己鬥這麼簡單,而是牽連了順治和康熙兩朝的朝局。

說來話長要從乾隆曾祖說起。

滿族入關,順治繼位,清朝的開局並沒不是一帆風順,並且滿清上層大部分貴族也不懂中原治國之道,順治不光要應對上層勳貴的犯蠢習慣譬如圈地放牧,還要應對自己不省心的媽帶來的蒙古貴族草原勢力。累。還好,當時也有個別親貴腦筋清楚,譬如,鄭親王一脈,也就是後來的莊親王。

順治妃嬪並不少,但兒子少,孩子也少,不是順治身體不好,而是高位嬪妃全是蒙古族,滿清貴族上層不會允許這一點存在。

順治索性就很少召幸嬪妃。

但後宮活下來的幾個孩子,特別是四個倖存的兒子,老二福全老三康熙老六老七,無一人出自蒙族嬪妃肚子,全是滿清勳貴之女所出,這點不是順治算計,應該無人能做。

順治奪弟妻究竟多少是為了愛情,不好說。

畢竟,他留下的佈局可見,他不蠢。他的天花水痘怎麼染上的,也不好說,畢竟,天家皇權無父母子女!

所以,康熙朝四個託孤的顧命大臣,留下來防的是誰?

至於後來,大臣們心野了,功成自該身退。

康熙朝的慧妃,蒙族,幼而養於宮中,偏偏康熙大婚後,沒有生卒年月,只有模糊死期。她的排位祭祀在康熙朝四大妃之上!連正式的納妃明旨都不存史書的人,為什麼祭祀卻一直在?

孝莊沒有鬥過自己的兒孫。

順治死的早,朝局沒坐穩,康熙好容易才在中年時分穩定了天下。

康熙朝,一開始就怕王朝斷了子嗣傳承,所以封太子太早,康熙又活的太長,偏偏又覺得多子多福,每個兒子又都花了心思教養。這就麻煩了。

因為,康熙為了控制後宮和前朝,控制滿清勳貴,規定了選秀制度和小選制度。

後宮所有的嬪妃後面全都站著勳貴,一個比一個麻煩!而且,全都是闔族供養一個。

康熙朝的三任皇后和貴妃,個頂個的都是頂尖之家,才壓的住後宮。

你以為康熙偏愛表妹啊?沒事就連打帶小拖進宮?那是他沒辦法了,只能藉助自己妻族和母族勢力來彈壓後宮。

就這樣,一共死了幾個皇后和貴妃?4個。後期九龍奪嫡亂起來了,小佟佳氏才僥倖活命。

所以,康熙晚年已經無力控制朝局,只能把握大概方向,已經很不容易了。藉著兩次廢太子,清洗兩次。總算是壽終正寢。

雍正,上位還是受餘波,收拾爛攤子,生生累死的。

乾隆上位,自然要吸取祖輩的教訓。所以,多次重申秘密建儲,而且,多次藉著機會敲打皇子,不惜各種打壓,把排序比較大的幾個兒子全都廢了。

甚至於繼後所出嫡子,在乾隆眼中也無所謂。

乾隆兒子多,自然不在乎。關鍵是朝局不亂。一直都緊緊握在他手裡,即使他禪位,做太上皇也一直緊握朝局大權。

乾隆的兒子,除了正宮皇后所出,幾乎都是出於非勳貴之女,包衣奴才小選的宮女子,這不是偶然。他的幾個貴妃皇貴妃,全都是包衣出身。高貴妃(慧賢皇貴妃),淑嘉皇貴妃,包括令懿皇貴妃(魏瓔珞),還有一個想不起來了。唯一個不是小選包衣的,那是死後追封的。兒子,幾乎出於這些女人的肚皮。

唯一的出身還不錯的例外,愉妃之子五阿哥,二十歲掛了。暴斃,嗯,這個詞挺好的。

一個是例外,全部那可就是政治。

乾隆要打掉後宮與前朝的勾連。

所以壓著大選入宮的秀女位份,提升包衣之家的地位。包衣,抬旗也只抬一家而非全族。

所以,他壓著朝局,壓著後宮,壓著兒子,不給兒子歷練的機會,可不就把兒子養廢了。

乾隆朝這些個皇子哪有人脈?哪有金錢?哪有權力?哪有能力掀起九龍奪嫡?




Wideroad2014


康熙晚年的問題沒有在乾隆晚年再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雍正時期的重大改革。雍正是九龍奪嫡脫穎而出的,他深知其害,不希望自己的兒孫再出現這樣激烈的爭鬥,所以進行了銳意的改革,消除這種皇子紛爭的關鍵點。

九龍奪嫡最核心的癥結在於早年的八旗分封制度,也就是屬人制度,早年努爾哈赤建立八旗之初,把八旗中的人口以佐領為單位,按私產的形式,分封給諸王、諸貝勒,一個佐領是300戶人,比如禮親王代善,那麼代善被分封了正紅旗15個佐領,所謂“旗主王爺”是也,這15個佐領的人口就是他的私產,那麼他這15個佐領裡的人口,首先是代善的屬人,之後才是皇帝的臣子,屬人對於屬主的依附關係極強,雖不是包衣,但跟包衣的性質非常接近。像年羹堯就是雍正當初被封到鑲白旗時的屬人,年妹就直接被送到雍王府裡做使喚丫頭,後來被收房,成為側福晉,而年羹堯也正是以屬人的身份,成為雍正的“潛邸舊臣”的。

雖然,順治、康熙為了加強皇權,一直以來對於這種屬人制度都在進行改革,尤其是康熙,子嗣眾多,他就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不在自己統領之下的下五旗,以弱化早年分封的那些王爺、貝勒們的勢力。但他的這些兒子們被封到下五旗後,他們的屬人同樣對他們有著極強的依附關係,雖然在朝為官,但首先他們都是諸皇子的私屬,由此便有了大量結黨營私的機會,從而造成諸皇子們儀仗著自己的勢力互相傾軋。

雍正的改革,就是從屬人與屬主之間的依附關係下手,在雍正四年他清理了八爺黨之後,通過一系列政策,弱化屬人和屬主之間的關係,使王爺、貝勒手中的權利弱化,最後漸漸成為名義上的依附關係,一方面極大地加強了皇權,一方面極大地削弱了諸王、諸皇子的實力,到乾隆的時候,八旗各佐領下人,首先是皇帝的臣屬,其次才是王爺、皇子們的屬人,而對於王爺、皇子們的關係,主要只存在於名義上。這樣一來,皇子失去了奪嫡的依靠,不可能再有康熙晚年時諸皇子們所掌握的實力,九龍奪嫡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發生了。


紅小豆館主


向敬之

乾隆在位時間稍遜康熙,但實際掌權是超長待機,卻因這一點,熬死了不少皇子。至1796年乾隆禪位給皇十五子顒琰時,乾隆十七個皇子中,除了嘉慶帝外,還剩下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七子永璘。就連出繼旁支為嗣的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也已經病逝。

活過乾隆者少,這是不能出現“九子奪嫡”的一大原因。

其次,康熙後期的皇子奪嫡紛爭,為奪嫡取勝的雍正帝敲了警鐘,加之後來雍正三子弘時捲入奪嫡餘緒被處死的悲劇,加速了雍正全面整頓旗務,將太祖創建的八旗分封制(屬人制度)進行深化改革,避免了旗主皇子勢力坐大、暗結親信、自成集團。如此一來,皇子們雖然有機會兼領旗務,但旗民首先效忠的是皇帝,然後才是新一代皇子。

再次,乾隆高度集權,為清朝鼎盛時期。他把皇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輕易讓成年的皇子分管部分政務。即便他在垂暮之年,讓儲君嘉親王永琰(後改名顒琰)臨朝聽政,但決斷權仍由乾隆支配,由寵信的大臣和珅代為傳話筒和執政人。迄至嘉慶初年,已為太上皇的乾隆仍為實際統治者,經常臨朝執政,使嘉慶帝只是一個唯諾的兒皇帝。

再次,乾隆諸子的才能普遍平庸,除英年早逝的皇五子永琪有待爭議外,明顯不如康熙諸子。被清廷宗室毒舌昭槤批評的永瑆,有能力,擅書法,但為人過於吝嗇,甚至天性陰忮、愛弄權術、逢迎權要,經常被乾隆嚴斥。而永璇舉止輕浮,行事不得體,人際關係差,不為乾隆喜歡。至於老么永璘,最不成器,整天遊蕩,惹是生非。嘉慶最後勝出,是乾隆不得已的選擇,就連他臨近禪位時,還對原來的英國使者馬戛爾尼說最想立的太子是已去世近三十年的永琪。

最後,嘉慶兄弟關係似乎很融洽。乾隆死後,嘉慶即時封永璇為和碩儀親王,總理吏部事務;成親王永瑆領軍機處,主管戶部三庫;永璘更是嘉慶的愛弟,先被封為郡王,在內廷行走,後晉升為慶親王。嘉慶清算和珅,他的兄弟們出力不少,也收益很多。可謂是,兄弟齊心協力,分割了先父的大寵。


以禮觀書


首先是制度比較完善,能夠從康熙帝身上學到很多,嚴格控制朋黨,控制集權於一身,任何皇子權力都很小。在一個就是乾隆活的時間太長,把自己孩子都熬死好幾個,剩下的幾個年輕點能力又較小,最後選擇相對穩重嘉慶。所以絕不會出現爭謫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