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究竟是打破了「飯碗」,還是創造了就業

傳統商業受時空限制,市場的容量終究有限,而電子商務如“洪水猛獸”,大有顛覆傳統經濟的趨勢,藉助電商超時空經濟學和渠道的扁平化,發展的順風順水。於是,我們在看到大批的從業人員下崗的同時,不禁開始擔心,我們到底該不該發展“電子商務”,就像我們到底該不該去發展“人工智能”一樣。或許,這根本就不可抗拒。

電子商務,究竟是打破了“飯碗”,還是創造了就業

但是,站在另外一個角度來審視,這可能也是一個機會。引用狄更斯的話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昧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飯碗”被打破了,會有新的“飯碗”出現,就像是“馬車伕”隨著馬車的淘汰,而演變為“司機”一樣。

電子商務,究竟是打破了“飯碗”,還是創造了就業

新經濟形勢下,我們看到工業化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新增的就業崗位主要來自服務業。而服務行業不同部門的效率和就業容量是不一樣的,電子商務在大數據、雲計算和平臺經濟模式下既是一個高效率的行業,也為無數小微企業提供了數據、金融、流量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創造了大量就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年,“網商”的興起,“全民創業”口號的提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人人都是創業者,無數的新“品牌”,無數的“獨角獸”如雨後春筍大量的湧現出來,一幅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同時,競爭的殘酷性也是空前激烈,同一行業,同一產品會有無數的競爭者加入進來,“活得很累”,淘汰也很快,勢必是適者生存。

電子商務,究竟是打破了“飯碗”,還是創造了就業

這背後需要反思的是,急功近利地去塑造一個品牌或一個模式,實際上都沒有真正聚合用戶的需求。企業不去刻意區分年齡、教育程度、區域性和收入,但營銷的結果卻是形成了新的用戶聚合。目前,很多電商是不相信長尾理論的。其實,電子商務從一開始就是以開放平臺的形式出現的。這裡需要梳理一下電子商務的商業邏輯,並證明電子商務的高效率和巨大潛力。

電子商務,究竟是打破了“飯碗”,還是創造了就業

首先我們需要精眾營銷。目前的營銷的發展已經從大眾營銷、分眾營銷走到了精眾營銷的階段。目前佔據主導地位的大眾消費正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消費者由於態度、觀念、生活方式的不同所呈現出的族群化、碎片化消費。同時,又會因為價值觀、行為方式、消費需求等層面的近似而重新聚合,再次形成規模化的消費市場。這種重新聚合的消費者和市場就是精眾。電子商務的根基來自於互聯網,互聯網的核心就具備“去中心化”和“聚合”的兩個功能。

電子商務,究竟是打破了“飯碗”,還是創造了就業

其次,網絡內容需要結構化。目前的電子商務還存在內容和商務分離的現象,內容貧乏的電子商務,將喪失電子商務重要的競爭優勢—信息披露的優勢,最終也導致轉化率低。而形成結構化的網絡內容,意味著電商不能一味追求閃電戰。電商必需做內容,特別是微電商的競爭力很大一部分就是內容的競爭力。 所以,要做電商,先做內容,這是根本問題,而急躁,資源不足,往往是微商的痛點,因為要做內容勢必需要時間去培養,發展,這或許不太符合一部分人追逐短期利益的心態。

電子商務,究竟是打破了“飯碗”,還是創造了就業

最後,我們還需要人性化的用戶體驗界面實時化的電商和真正的“弱連接”。沒有好的用戶體驗和界面,很難引起用戶購買的熱情,沒有實時化的電商,很難提供最新鮮、最及時的服務,從而獲得應有的溢價。而真正的需求,則來源於弱鏈接,而不是強鏈接。在傳統商業,供應商和零售商、分銷商會形成緊密的關係。而電子商務最大的魅力,不是來自於長尾產品,而是長尾關係,尤其是弱鏈接關係將會創造無限的商業可能性。例如,一個美國商人和一箇中國女孩結婚,他的生意可能會覆蓋大陸市場,而如果他僅僅和美國女孩結婚,那多半就是繼續拓展美國市場。電子商務可以創造海量就業和無限商機,每建立一次新的非同質化關係,就意味著產生新的需求。關係鏈推動需求鏈,需求鏈帶動價值鏈和供應鏈。

電子商務,究竟是打破了“飯碗”,還是創造了就業

所以,我們說電子商務是“洪水猛獸”,電子商務是“雨後春筍”...

電子商務,究竟是打破了“飯碗”,還是創造了就業

淳米科技:小程序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