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橋離洛陽1700多公里,屹立900年不倒,海內一種動物幫了大忙


洛陽橋是我國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距今已有900多年曆史,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洛陽橋不在洛陽,它在離洛陽1700多公里的福建泉州。洛陽橋在建築上有許多創新,彙集了古人的智慧,其能屹立900多年不倒,與海內的一種動物息息相關,可以這樣說,是海內的這種動物幫了大忙。圖為“海內第一橋”的福建泉州洛陽橋。

洛陽橋又稱萬安橋,位於泉州市區東北郊洛陽江入海處,這也是其名字由來的原因。洛陽橋長八百三十四米,寬七米,有橋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圖為“海內第一橋”的福建泉州洛陽橋。

洛陽橋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樑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圖為“海內第一橋”的福建泉州洛陽橋。

建設洛陽橋時遇到很多難題,其中之一就是建橋處海潮洶湧,江寬流急。為此採用了一種新型建橋方法,即在江底隨橋的中線鋪滿大石頭,築起一條二十多米寬,二里長的水下長堤。問題來了,因當時沒有水泥等凝結物質,大石頭很可能被江水沖走或移動位置。於是,聰明的建橋者想到了海內的一種動物。圖為離洛陽1700多公里的福建泉州洛陽橋。

這種海內動物叫牡蠣,它有兩個殼,一個殼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個牡蠣上,互相交結在一起,另一個殼則蓋著自己的軟體。牡蠣繁殖能力很強,而且無孔不入,一旦跟石膠成一片後,用鐵鏟也鏟不下來。工匠們利用牡蠣的這個特性,在橋基上種牡蠣。沒出幾年,牡蠣把零散的石條、石頭連成一個整體,又把衝散的石頭也膠合在一起。這種用生物加固橋樑方法,古今中外,絕無僅有。圖為離洛陽1700多公里的福建泉州洛陽橋。


經過牡蠣的“黏合”後,石堤牢牢連接在一起,然後在石堤上用一排橫、一排直的條石築橋墩,橋墩雙頭尖,中間大,有如船形,它可經受上游的江流和下游的海潮的交互衝擊。圖為離洛陽1700多公里的福建泉州洛陽橋。

鋪設在洛陽橋上的都是10米多長、又厚又大的石板,每一塊重達二三十噸。怎樣把這麼重的石塊運到高高的橋墩上去呢?修築橋樑的工匠們又從潮漲潮落中受到啟發。圖為離洛陽1700多公里的福建泉州洛陽橋。

工匠們等到漲潮時,把石塊用木排運到橋墩跟前,借用漲潮的浮力,把石塊放置在石墩上。洛陽橋上的300多塊石板和上萬塊石料,都是採用這種方法架上去的。圖為離洛陽1700多公里的福建泉州洛陽橋。

洛陽橋的建成,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為我國石橋建築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如今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是我國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距今已有900多年曆史,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洛陽橋不在洛陽,它在離洛陽1700多公里的福建泉州。洛陽橋在建築上有許多創新,彙集了古人的智慧,其能屹立900多年不倒,與海內的弱體動物牡蠣息息相關,可以這樣說,洛陽橋能屹立900年不倒,是牡蠣幫了大忙。圖為村民在福建泉州洛陽橋散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